返回第425章:谈何容易  大隋主沉浮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25章:谈何容易 (第3/3页)

干了!”

    说着,一饮而尽。

    “不过越公让你帮他一把。”杨广又说道。

    杨集迷惑不解:“越公哪里用得着我啊?”

    杨广看了傻乎乎的杨集一眼,笑着说道:“越公这辈子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但是族中子弟不争气,没有一人继承得了他的衣钵,便是有霸王之勇的玄感,也被他斥为‘匹夫一个’。但不知怎么搞的,他愣是认准你了。不止一次的跟我说过‘若你不是亲王,一定把你绑入府中,然后倾囊相授’。这一次呢,他希望你跟着他军改,借机传授你一些用兵之道。”

    “果真?”杨集听得有些傻眼了,杨素文武双全、多才多艺、潇洒不羁,是真真正正的军神,论军事水准、论军事贡献,他在历史上都顶尖出类拔萃。同时,杨素又是一个十足的名士、狂生,他的确瞧不起窃位素餐的人,但是遇到有真本事的人,却又是十分认同、服气。

    这么一个傲气冲天的大牛人,竟然认准了自己,而且还要倾囊相授,着实令杨集深感意外。

    “不假!”杨广好笑的看着呆若木鸡的杨集:“越公非常欣赏你,说你用兵不拘一格、行云流水,而且傲气冲天,很对他的品味。搞不好,他明天就会找上你,这是你的机缘,你真要好生与他学学。”

    “一定一定!”杨集猛然点头。

    杨素的成就无需赘言,在后世之所以被黑得那么惨,本质是跟了身为输家的杨广。

    事实上,杨素位高权重,最初并不想参与到夺嫡之战中来,因为不管谁当太子、谁当隋二世,都动摇不了他的地位。

    一切,都是杨坚让他支持杨广。

    杨坚当初见到杨勇率意任情、没有主见,只会和一帮文人醉生梦死,从而对杨勇失望透顶,滋生了易储之念,打算换上雄才大略的杨广。他第一时间找了高颎,希望高颎支持易储,然而高颎也是人、也有私心,不赞成杨坚罢免他的女婿杨勇。

    杨坚见高颎认准了杨勇,这才退居其次,选了杨素,让杨素辅助杨广、给杨广“站台”。

    自那一刻起,杨素便坚定的站在杨广这边。

    史上隋朝亡国后,杨广被黑得体无完肤,杨素也因为坚定站在杨广这边,所以被黑成心机深沉、外忠内奸的大奸臣。

    而佐证,往往是他和老婆吵架时,气急败坏之下所说的“我若为帝,你休想当皇后”,其次则是他的儿子杨玄威反隋。

    实际上,隋朝思想开明,根本就没有那么多禁忌,否则杨坚又怎么可能继续重用杨素?否则史万岁怎么可能叫史万岁?

    至于杨玄感造反,更是和杨素没有半毛钱关系。只因杨素卒于大隋蒸蒸日上的时期,这种时候,他又怎么可能想着反隋?

    杨集接着说道:“其实我很想与越公交朋友。”

    “这却为何?”这下子,杨广也好奇了。

    “越公非常大气、大方啊!”杨集眉开眼笑的说道:“当初我要女剑侍,你说没有,让我去找越国。我便去找了他,结果他一言不发,就送我十名武婢,其中就包括如眉。若是我跟他多处几天,搞不好,我还能骗到百余名武婢女。跟他当朋友,实在是件幸福的事儿。”

    杨广、萧皇后、杨昭:“……”

    杨广吃醋了,虎着脸道:“金刚奴,我好像也送了你不少吧?”

    “你还好意思说?你瞅瞅我家那些‘美婢’、你摸着良心说,你觉得你给我的‘美婢’真美吗?”杨集怒气冲天、气极而笑:“你那么坑我,我都不好意思拆穿你。”

    “噗”萧皇后正在喝汤,听了杨集这话,一下没忍住,一口汤水全喷在地上。

    “哈哈。”杨广也觉得当初做得有点不地道,他尴尬一笑,举起酒杯,打着哈哈掩饰:“往事休要再提!喝酒、喝酒!”

    四人饮了一杯。

    杨广看了看杨集,心中不由暗自思忖起来,这小子让他想起一个人——汉之贾谊。

    二人都是年纪轻轻、才略无双,干的都是得罪世家门阀之事。然而贾谊却英年早逝了,他每览这段史实,都有些狐疑,贾谊真是抑郁而亡吗?

    难道和《治安策》全无干系?

    而杨集是坚定的改革派、是他最有力的臂膀,同时也是他最认同的兄弟,于公于私,他都不希望杨集有所闪失;虽说杨集现在有了很多亲卫,然而,他已经遇刺很多次了。

    有些事不得不防。

    思忖至此,杨广说道:“好吧!我承认以前有点过分,改天我弥补。”

    “算了,往事休要再提!”杨集笑着说道:“你给我的‘美婢’虽然与众不同,不过我也习惯了。”

    杨广笑了笑,不复多言。

    改天找些厉害的侍卫送过去即可。

    还有杨纶,那家伙比杨集更愣,而且还是即将在复杂的冀州任职,也得安排一些精通江湖技术的好手。

    杨静在青州按步就班的做事,暂时无虞。

    至于年长的杨智积,反而令杨广大失所望,也不知他他到底怕什么,当了这么久的扬州大总管,却始终不敢勤于政务,整天饮酒作乐,把政务都交给了长史和司马。

    这样的人,让他如何敢以大事相托?

    沉吟片刻,杨广朝着杨集问道:“金刚奴,你这《三国演义》一共多少回止?还有刘备,他何时才有一番基业?”

    哪怕对历史知之甚说,但是杨广还是忍不住问起了杨集。

    萧皇后、杨昭也看向了杨集。

    杨集心头暗道,果然还是带入刘备的角色,当然了,《三国演义》本身就是尊刘贬曹的作品。

    “《三国演义》有多少回目,其实我也不太清楚,毕竟还完没完,至于刘备……”

    “行啦!”杨广打断了杨集,笑着说道:“你要是提前说出来,那就没有意思了。”

    萧皇后深表赞同的点了点头,向杨集说道:“虽然你这么写,很让人焦躁,可仔细想想,也是有着期待,其实也蛮好。”

    “……”杨集无语,你们问我,又怕我透剧,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他向萧皇后问道:“嫂嫂也喜欢看逸书?”

    “闲来无事,看看打发时间。”萧皇后看着杨集,温婉一笑:“你写的《三国演义》,虽然采用了大量的夸张的笔法,可是可读性远比《三国志》有意思。”

    “阿耶、阿娘所言极是!”杨昭补充道:“《三国演义》虽未完结,可是前面内容除却夸张内容,里头蕴含了很多谋略、治国方略,许多史实经过王叔以故事的呈现,很容易让人知道某起事件的起因,再结合史实深入思考,便会发现汉末之乱实非一朝之事。回过头来看我大隋,着实感触良多、收获良多。”

    杨集尴尬一笑:“其实呢,我是在侃三国的时候,说起了这些故事,谁想到阿颖、淑英竟然觉得有意思,便在故事梗概之上,加以润色。我看了看,又以读者的眼光加以挑剔,之后,她们又改了。你们看到的内容,实则是她们整编的,本以为她们聊以自娱,没想到阿颖竟然寄给了嫂嫂。”

    “反正你们是一家人;这些细节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些故事,出于于你。”杨广说道:“就目前而言,你认为乱天下者,乃是袁氏世家,我深以然之!但汉末有世家之乱,而后,世家渐渐退居幕后,此为何故?”

    杨广是皇帝,读史、看史的方法,或许没有杨集这么系统,但所处的高度,对汉末之兴衰,有着同样认识。

    因为三国归晋,而晋朝的司马氏,可不就是世家吗?故而,在萧皇后兴致勃勃读故事的时候,杨广却已经把大隋套了其中。

    杨集硬着头皮说道:“世家门阀发展于汉,因九品中正而壮大,而后,在南北对峙过程中,借战争进一步壮大。到了我朝,大伯因为北有突厥、南有南陈,不得不向世家门阀妥协,从而使世家门阀势大滔天。”

    “确是如此。”杨广点了点头,不在细问世家门阀之事,因为这是明摆着的事:“那我大隋之弊呢?”

    杨集说道:“历史有律可循,我族经过春秋战国乱世,最终统一于大秦。秦始皇雄才大略、一统天下,始皇在世之日,六国余孽虽有异动,却不敢大动干戈,到了始皇殡天,各种问题便暴露出来了,加上秦二世治国无道,这便给了六国余孽崛起的机会。经过秦末乱世,六国余孽以及一些新生势力在战乱之中被极致削弱,从而为大汉盛世奠定了稳定的基础。”

    “我大隋结束了数百年的分裂,处境与大秦十分相似,虽无六国余孽,可是执掌军队关陇贵族各个门阀,已经强大到恐怖的地步,比之生活在暗中的六国余孽,尤为可怖。与此同时,还有不甘沉沦的山东士族、南方士族;他们虽然失去了主宰中枢的权力,可是在地方上的影响,仍旧根深蒂固。”

    “此外,关陇贵族、山东士族、南方士族垄断了军政职位,导致寒门子弟上进无路、升迁无望,一旦寒门怨恨积累到一定时候,必然暴发出难以想象的威力。若是再有贪官污吏败坏朝廷名声,百姓也将离心离德。”

    说到这里,杨集注视着杨广,苦笑道:“我不知阿兄是怎么想的,但我认为大隋现在的处境,比大秦还要凶险。弄不好,秦末乱世又会重演。”

    杨广身为当事人,何尝不明白这些道理?但是老实说,他现在左也不是、右也不是,着实没有什么破局良方,过了半晌,问道:“依你之见,又当如何?”

    杨集说道:“第一、加大反腐力度,使民心始终在朝廷这边;第二、借军改之契机,组建一支忠诚于阿兄、忠诚于朝廷的强军,以备不时之须。”

    杨广默然片刻,长叹道:“谈何容易。”

    “有了强军、民心,至少于立不败之地。”

    7017k

    

重要!!!重要!!由于言情小说阁在百度上可能搜索不到了,所以请各位网友们把我们言情小说阁→→→→阅读记录←←←保存到浏览器收藏夹里,打开返回到自己最近阅读的小说页面,以便实时阅读小说最新精彩内容!言情小说阁承诺:所有的小说绝对最快实时更新最新章节,也可以记住我们的域名:www.xianqihaotianmi.org(鲜妻好甜蜜) 谢谢大家的支持!很重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