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20章:大兴城外  大隋主沉浮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20章:大兴城外 (第3/3页)

。”

    见她很爷们的样子,杨集不禁呵呵一笑:“将士们已经收拾了,不必扔了。”

    李神符这时已经游出来了,他看出杨集是这帮人的首领,便气势汹汹上前,指着自己的鼻子道:“你知道我是谁吗?你他……”

    “哗啦”一声响,宗罗睺一大jo,将他踹入了护城河中。

    “哈哈!”

    “嘿嘿……”

    两岸的人们见状,纷纷笑出声来。

    独孤凌云指挥几名士兵把侧翻的车辆抬起,亦步亦趋的跟着马前行,还有一些士兵帮助李家家丁将货物拣入箱子,然后由李家家丁抱入城内,等朱粲将一匹红马、一匹白马牵来,道路已经恢复了顺畅。

    杨集见堵在前方的车辆已经进去了,便向李秀宁说道:“你要是学有所成,可以去凉州找我,我让你带兵。”

    “当真?当真?我也可以带兵吗?”李秀宁又惊又喜。

    “凉州有女兵。”杨集一夹马肚,向清出通道的独孤凌云走去。

    身后的将校、侍卫连忙跟上。

    李秀宁望着杨集的背影走远,心中涌起一种莫名滋味,她知道杨集当她是一个小孩子,可她觉得自己是个大人了。

    看了看了家丁茫然接过缰绳和那两匹马,迷茫的目光慢慢的变得毅然起来:她一定学好骑术、武艺,一定可以当女将军。

    。。。。。。

    进得城来,杨集带着众人走向墙边宽阔的街道,纵身下马,向微笑等候的独孤凌云走去,抱拳道:“表兄。”

    “表弟。”独孤凌云还了一礼。

    独孤平云也上来拜见兄长。

    等他们兄弟见礼,杨集向独孤凌云说道:“这里不是叙旧的地方,表兄又有公务在身,咱们还是长话短说吧。”

    独孤凌云深以为然,说道:“表弟所言极是!”

    “大舅上任了吗?”杨集问道。

    “未曾!”独孤凌云叹了一口气,说道:“阿耶已经请辞几次了,根本就不想当并州总管,但圣人恩重,驳回了阿耶的请辞。”

    杨集深感惊讶,大舅二舅都是隋朝忠臣,以前是帝党,现在也是。

    杨秀担任益州大总管的时候,其实和杨谅一样,有不臣之心,打算像刘备那样关闭四塞、据蜀地自立,但是他又没有造反的魄力,杨坚在他没有定下心的时候,立刻派任命独孤楷为益州总管(小州),前去制约杨秀。

    独孤楷到任不久,杨秀立即带兵准备袭击益州,后来得知独孤楷早有准备,这才放弃造反,乖乖的入朝谢罪。而独孤楷由于制止了杨秀、使其造反计划破产,杨坚便加封他为益州大总管(大州),他在益州,极有惠政,蜀中父老莫不称赞。

    如今的并州处于“群龙无首”的局面,杨广便独孤楷转任并州总管,让他在太原居中调度,这既是一种莫大的信任,同时也是对他能力的肯定。

    可他怎么就请辞了呢?

    这让杨集甚是不解!

    他想了想,试探着低声问道:“难道因为我?”

    “与你没有半点关系!”独孤凌云摇了摇头,忧心忡忡的说道:“是阿耶病了,他现在视力模糊,几近失明。至于其他,倒是没有问题。”

    “啊?”杨集、独孤平云尽皆震惊出声,杨集连忙说道:“如此的话,大舅确实应该在家休养,圣人又是怎么说的?”

    “圣人的意思是让阿耶去坐镇太原即可,不用处理具体事务,并且让我跟着去,有什么事,我都可以代阿耶处理。”独孤凌云苦笑道:“可是你也知道,阿耶不是尸位素餐的人,一旦他接下了并州总管之职,就会尽心尽力、忠于职守,而并州现在又乱成一锅粥,我很担心他病情加重。”

    “大舅是怎么想的?”杨集问道,按照杨广这种搞法,哪怕是资本家看见了,都要流泪!

    但是在这个年头,却是最顶级、最令人羡慕和向往的“君以国士待我”;便是独孤楷也不认为是盘剥,而是一种无上的荣耀。

    “阿耶只说了一句话,那就是‘君以国士待我,我以国士报之’。”

    “……”杨集无言以对。

    独孤凌云拍了拍杨集的肩膀,以近乎恳求的口吻道:“金刚奴,阿耶现在决定去并州总管了,谁都不听了。”

    “我希望第一时间见到你,将这番告诉你,同时也希望让你去劝劝阿耶,所以跑来当城门官了。”

    杨集总管知道独孤凌云为何在这里守门了,他沉默了半晌,说道:“有用吗?”

    “如果阿耶这里说不通。你可以找圣人啊,让圣人收回成命,这便完事了。”独孤凌云重重的说道。

    “那我还是直接和圣人谈吧。”

    。。。。。。。

    大兴宫千秋殿。

    杨安面带喜色的进入殿中,向伏案批阅奏疏的杨广行礼道::“圣人,信使来报,称卫王已经入城。”

    杨广连忙放下手中朱笔,笑着说道:“我刚才还想着,他也差不多到了。长秋监,你即刻前去召他入宫。对了,别记了拿《三国演义》的手稿。”

    “卑职这就去。”杨安一礼而退,心头暗道,大兴城这段时间因为将要迁都之故,表面上是波澜不兴、实则早已暗流涌起;卫王回来,怕是又要掀起一番风浪了。

    目送杨安离去,杨广拿起手中的奏疏,正是杨集得知朝廷将要剿灭关中匪类所写。

    在奏疏中,杨集不仅罗列了他在凉州募集流民、乱匪为军的种种利好之处,最终还说明一个至关重要的观点:“收关中匪徒为国家所用,以防迁都之后,有人挟匪生乱,滋扰地方。”

    杨广暗自点头:太子和相国们只知剿匪之表,却不知用意之深。还是金刚奴知我,一眼就能看穿剿匪与迁都的微妙之处。

    念及于此,又继续往下看,其上文字赫然记载每次剿匪之后,百姓惜别官兵之盛况,最终又提到了一个‘军民鱼水一家亲’。

    “军民鱼水一家亲?这也许就是亚圣说的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的缘由了吧?罢了,等他到了再谈。”杨广喃喃低语,心中不由产生出了浓浓的向往。

    7017k

    

重要!!!重要!!由于言情小说阁在百度上可能搜索不到了,所以请各位网友们把我们言情小说阁→→→→阅读记录←←←保存到浏览器收藏夹里,打开返回到自己最近阅读的小说页面,以便实时阅读小说最新精彩内容!言情小说阁承诺:所有的小说绝对最快实时更新最新章节,也可以记住我们的域名:www.xianqihaotianmi.org(鲜妻好甜蜜) 谢谢大家的支持!很重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