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06章: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大隋主沉浮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06章: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第2/3页)

得不拿自己的儿子开刀;可尽管如此,也只是给大隋王朝子民树立一个理念、一个标准而已,法治实际上并没有深入到地方。顶多就是在他看到的地方能够以法治国、以法治吏,而远了的地方,其实与以前没有什么区别。

    可是杨集这些年在凉州,一方面维持着对外的稳定,一方面对内部大力推行法治,不断完善着律法。几年下来,在没有太多干涉之下,凉州才有今日的气象。

    从整个天下来说,杨集这是自下而上的改革,若是其他大州也如此,那么以法治国实非空谈。

    而王孝通的想法与徐文远不同,他同样知道法治的好处,因为太原王氏家大业大、枝繁叶茂,一名长老相当于一名宰相、一名管事就相当于一名刺史,子弟们为了争夺有限的长老、管事,同样是勾心斗角、明争暗斗,而诸多长老、管事之中,也有人在贪污腐败、蚕食着王氏的骨髓,所以王氏也有一套家法,其严峻程度,尤胜国法。

    但那是王氏之事,一旦出了王氏的门,王氏子弟就是一个整体,要是全国上下都依法治国了,王氏如何借势壮大?如果照杨集这种做法,光是清算旧案都能令他们王氏萎缩七八成实力。

    “徐兄,卫王推崇的以法治国看到是卓有成效的,只是我们入城以后,便受到自下而上的监督,境内子民在这种高压监督之下,根本就没有丝毫快乐自由可言,久此以往,性情恐怕会出现问题。”

    王孝通向徐文远说道:“儒家讲究以德治人,而法家以律法来约束和压抑人性,人性如果被压抑得太久了,肯定就会出现大问题。这就好比是营啸一样,士兵们的情绪如此被压抑久了,最终会暴发出令人恐怖的力量。所以我等此番回去以后,应当广邀天下大儒,反对凉州的严法,让凉州人们无忧无虑的过日子。”

    说到底,王孝通是怕了。

    一路上看到凉州井井有条,人人遵矩守法,人人都习惯了依法治国的日子,单就这份井然有序,凉州已经凌驾于任何一州了,若是从此扩张到全国,世家门阀又如何贪赃枉法、为非作歹?

    徐文远眉头一皱,默不作声,他出身于寒门,虽然是伪儒学的推崇者,但是并不认同王孝通的说法,以及所谓的反对。

    时至今日,百家的界限模糊不清,很难区分出什么儒家、法家、墨家、阴阳家了,而王孝通所谓的法家、法家子弟,顶多就是朝廷委任的执法者,但你能说他们是法家子弟?而不是儒家子弟?

    而且朝廷之法、凉州之法,实则是给人们划出一条底限,根本就不像秦朝那么严峻,只要百姓不做违法乱矩之事,几乎都不用受到监督;而律法的存在,是在保护绝大多数的老实百姓,哪是恶意压抑人性了?再看往来不绝的人群,又有哪个像是被压抑的样子了?

    所以王孝通所说的“反对凉州的严法”,纯粹就是为了反对而反对。

    但是王孝通的面子不能不给,徐文远想了想,便模棱两可的说道:“先辩论完了,再说吧。”

    “也好!”听了这种模棱两可的这辞,王孝通心中煞是不悦,可也不好什么,便点了点头。

    车队慢慢靠近了州牧府,而跟着独孤平云走在前方的王通、李建成忽然看到官署门口排起了一条长龙般的队伍,而且这些人大都是异族人,一个个绫罗绸缎、珠光宝气,但面对往来的官吏、士兵却是卑躬屈膝、点头哈腰,哪怕是普通的侍者都会受到这些人礼遇。

    “独孤将军,这些人是何来路?”李建成好奇的问道。

    独孤平云看了一眼,随口说道:“这些人都是来自丝绸之路上的番邦小国,要么是国王的使者、要么是贵族子弟和使者,近的有西域小国,远的有粟特八国;更远的,是来自波斯。”

    李建成又问道:“那么他们来做什么?”

    独孤平云随意的说道:“他们的目的大同小异,要么是想要与我大隋建立友好关系、要么是想要开通新的丝绸之路;而有一些西域小国是因为西突厥二部、铁勒二部开战,他们担心自己的国家在战火中给灭了,所以纷纷向我大隋臣服,寻求大隋的庇护。”

    “以前其实也没有这么多,这应该是裴相国出使西域之后,与各国达成了什么协议,所以这些小国先派使者过来,让大王叮嘱一下西突厥二部、铁勒二部。”

    李建成沉吟半晌,问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要!!!重要!!由于言情小说阁在百度上可能搜索不到了,所以请各位网友们把我们言情小说阁→→→→阅读记录←←←保存到浏览器收藏夹里,打开返回到自己最近阅读的小说页面,以便实时阅读小说最新精彩内容!言情小说阁承诺:所有的小说绝对最快实时更新最新章节,也可以记住我们的域名:www.xianqihaotianmi.org(鲜妻好甜蜜) 谢谢大家的支持!很重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