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31章:儿子,我们有救了  大隋主沉浮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31章:儿子,我们有救了 (第2/3页)

首拓拔氏、费听氏、米擒氏、颇超氏,这四大部落以联姻、结拜兄弟的方式同进同退、患难与共,他们独占党项羌五成人口之多;大总管在渭州消灭的军队,有七成是他们的子民;其次是以野利沾为主的野利氏、往利氏、细封氏,他们占三成人口左右;第三方势力是黑羌、雪山羌、白水羌三大部落,他们是土生土长的羌人,但是在面前两大势力的步步蚕食之下,人口已经不到两成了。”

    杨集从韦云起的介绍中听出了三大势力的区别,问道:“本土势力之所以干不过人家,是因为他们没有一个出色的首领吗?”

    韦云起点了点头,接着便将自己所知的情报一一道来。

    原来黑羌、雪山羌、白水羌是这里土著;论战斗力,他们的勇士是公认的骁勇善战,称之为冠绝党项、冠绝西南诸羌亦不为过。但是几百年以来,他们始终没有出现一个统一三部的领袖。

    不仅如此,这三个实力相当的部落在漫长的岁月中,还一直在干仗,可是打了几百年下来,最终谁也征服不了谁、谁也奈何不了谁,使得彼此的实力在干仗过程中步步消耗。直到拓跋宁丛为首的党项七部大肆南迁,他们才意识到团结对外,但是他们一来旧怨太深、谁也不信谁;二来没有一言不二的“掌门人”,所以他们宁愿相信外来势力,也不信累世旧怨;而拓跋宁丛利用他们的矛盾立稳脚跟之后,便开始收拾他们了。

    不过这三个部落吃了大亏以后,也学会抱团取暖、一致对外了,但是时至今日,以他们仅剩的二成人口,根本干不过一心兼并他们的两大势力。

    介绍至此,韦云起眼中闪过一丝丝缅怀之色:“卑职早年游学至此,与黑羌、雪山羌有些渊源。为了游说他们响应朝廷政策、出山定居,便和他们联络上了。”

    他看了杨集一眼,笑着说道:“羌人生活在恶劣的环境之中,世世代代与毒虫猛兽为伍;残酷的丛林生活,无情的那些把无法适应的老弱病残淘汰掉,不过茫茫大山中,却也给予了他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食物,所以他们的主要危机并非是食物的不足,而是丛林中防不胜防的毒虫毒草、猛兽、瘴气、瘟疫等等。正是因为如此,使不少羌人十分仰慕汉人文化、向来汉人生活。”

    “只可惜南北对峙时期的北魏、西魏、北周皇帝只想如何利用羌人帮他们打仗;而管理这里的官府,也只想着将羌人的财富据为己有,当地方官府把他们的财富掠夺干净,又开始索要女人了,有些官员更过分,他们压榨不了什么财富的时候,便活生生把羌人逼上造反之路,然后再利用羌人的人头去朝廷领赏,并以‘平定叛乱’的方式获得升迁。这些羌人吃的亏多了,于是便患得患失了起来,他们现在一方面想融入朝廷,成为大隋的一员,但是另一方面又害怕朝廷在战时索求无度,战后残酷盘剥、杀良充功。”

    韦云起摸不透杨集的此时的心思,见他气势汹汹的带着大军而来,便以为他被拓跋宁丛在渭州的伏击激怒了,如今正准备用残酷手段血洗党项羌。

    虽然说党项羌哪怕死绝了,也和韦云起没有什么关系,但是血腥镇压和杀戮,必然使凉州大好局面尽数葬送,同时也使他们礼曹之前的努力尽数成空,搞不好的话,已经出山定居的羌人被吓得跑回大山。

    正是鉴于心中的担忧,韦云起才将羌人和以前官府的关系说了出来,言下之意是说羌人与朝廷互不信任的现状,有很深的历史原因,过错并非全在羌人这一方,甚至以前的王朝、地方官府还要负主要责任。

    如果杨集知道韦云起把自己当成是一个只会杀戮的杀神,非得气炸不可。

    作为一个穿越人士,杨集种族偏见远远不如土生土长的大隋人强。他敌视对象是突厥、吐谷浑、高句丽这种野心勃勃、企图入侵大隋的种族,而不是境内的少数民族。

    在杨集的眼里,这些生活在大隋内部的少数民族,和大兴城、甘州的普通老百姓根本就没有分别,只要他们遵纪守法、接受和拥护朝廷政令,他就能一视同仁的对待。

    即便是党项,他敌视的人群,也只是拓跋宁丛那种不安分分子而已,要杀的对象,也只是这些不安分分子和他们的子弟。

    “我只是要让羌人融入大隋而已,并非是要把羌人斩尽杀绝;而且他们生活在穷山恶水之中,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这又有什么好的?我们让他们下山,是为了他们好,而不是在害他们。”

    杨集相信,如果打散分居的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要!!!重要!!由于言情小说阁在百度上可能搜索不到了,所以请各位网友们把我们言情小说阁→→→→阅读记录←←←保存到浏览器收藏夹里,打开返回到自己最近阅读的小说页面,以便实时阅读小说最新精彩内容!言情小说阁承诺:所有的小说绝对最快实时更新最新章节,也可以记住我们的域名:www.xianqihaotianmi.org(鲜妻好甜蜜) 谢谢大家的支持!很重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