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2章:财神上门  大隋主沉浮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2章:财神上门 (第2/3页)

“糯米粥、草灰、鸡蛋混在一起,再和粘土拌匀,能将石块、青砖粘合在一起,城墙一般都是这么建造的,靠水渠、河道的路基如不这么粘合,也容易发生坍塌。”

    难怪隋长城都是夯土城墙,恐怕就是因为黏合剂造价太高,所以大隋修不起砖石城墙。

    杨集看着后世农村还用来填墓穴和棺材的黏合剂,想了想,便吩咐道:“去找些石灰粉过来。”

    石灰在西汉乃至更久之前就出现,只是多数是和木炭一起在墓穴防潮,而杨集却想到用来搞建筑,虽然他搞不出水泥,但却知道光靠石灰粉、粘土、细小黄土就能形成粘性极大的黏合剂,农村老家的灶台就是用这种泥浆粘合的。

    工匠们虽然不太明白杨集为什么要让他们去找这些东西,不过也不敢多问什么,当即有人去弄来一些石灰,在杨集指挥下用筛子筛出了细小的粘土、黄土,然后和石灰搅拌成泥浆。

    “你们用这这种泥浆试一试,看它能不能替代糯米鸡蛋草灰浆。”杨集说道:“如果可以取代糯米浆,必将节省大量的钱财。”

    “喏。”工匠们听了杨集最后那句话,顿时来了兴致,不过终究只是用来当作试验之物,所以他们并未立刻用泥浆来修路基,而是兴奋的堆砌了一堵墙。

    “郎君对营造之术也有兴趣?”萧颖好奇的看着那堵渐渐变高的墙壁,向杨集询问道。

    “许许多多人连糯米、鸡蛋都吃不上,可是朝廷却用来修城墙,这倒不是朝廷奢侈,而是不得已为之。”杨集推了推微微晃动的试验墙,满是期待的说道:“如果泥浆可以取代糯米浆,光是这条直道省下来的糯米、鸡蛋,就够甘州全州百姓吃上很长一段时间。”

    萧颖连忙问道:“那要多久才能看到成效?”

    “我也不清楚。”杨集摇了摇头,又说道:“不过时间越久越坚固,我们明天再来观看好来了。”

    杨集虽然比较清闲,但是并不代表他真的没事可做,当然不可能盯着这堵试验墙观看。

    随着军户、移民的与日靠近,要忙的事情自然也就多了起来,尤其是庭州那边,不说全程跟进,但至少要知道下发展到什么地步了。不过因为消息传递原始、飞鸽传书尚未全面普及的缘故,发生在庭州的事情,最快也要几天以后才能知道,而且很多事情李靖、尧君素就有能力完全解决,更多的是汇报进度,偶尔会向杨集询问一下意见。

    甘州福禄县军户这边,目前处于分田分地的初级阶段,虽然千头万绪,但也是甘州州官的事情,且由于总管府就在他们的地盘之上,好与不好一眼可知,所以甘州官员做事比其他地方官员都要上心,这根本就不用杨集太过操心。

    关键还是朝廷那边,朝中的利益纠葛、勾心斗角几乎每天都在发生着,而公孙桓也会时不时的放只鸽子过来通报,这些才是杨集目前重点关注的内容。

    此外,杨纶和阎毗已经收集到黄河数百年的水文情况,在这其中,荥阳郑氏起了巨大作用。

    郑氏在黄河以南生活了数百年之久,饱受水患威胁,所以他们对黄河水情的关注,甚至比魏晋南北朝的各朝皇帝都要重视,所以家族史中就有大量关于黄河水情的史料,当他们听说杨纶准备治理黄河、修筑新堤的消息,便积极主动把这些异常珍贵的完整的史料抄去给杨纶、阎毗参考。

    阎毗根据朝廷典籍、郑氏提供的珍贵数据,估算出了黄河史上最高水位,然后根据杨集的“束河攻沙”和“宽河固堤”理念,对缕堤、月堤、格堤、遥堤作出适当修改,将两岸四层堤坝夹着的河床宽度也算计了出来,若是按照他的设计方案修出两大河堤,那么史上最高水位再高几成也不会出现险情。

    但是估算出来的成本也高得离谱,高得令不差错的杨坚都犹豫不绝,最后在河南朝野一致请求下,杨坚决定修这黄河大堤,而惊人的成本之中,恐怕堤面要用到的粘合剂就是庞大的开销之一。

    若是他搞出来的泥浆可以取代糯米浆,在黄河大堤之上,又能为大隋王朝节省一笔天文数字。

    正是意识到了泥浆的重要性,所以第二天一早,杨集就带着总管府官员来到了试验墙前,那几名工匠已经早早地等候在那里,众人见礼认识之后,一名工匠拎着一杆木槌,在得到杨集的示意之后,举起木槌用力砸在墙面上。

    “嘭~”的一声闷响,墙体却并未发生丝毫损坏,他看了看杨集,见他点头,然后继续用力去砸墙体,一直狠狠地砸了第七下,墙体才出现了龟裂。

    “怎样?”杨集不清楚糯米浆的粘合力和抗击力,便紧张的的询问工匠。

    几名工匠又将糯米浆粘合的试验墙砸了,经过一番相对,一名老工匠喜滋滋的对着杨集一礼道:“回大总管,泥浆粘合的墙体比糯米浆还要坚固几分,只不过糯米浆很难干燥,而泥浆却不好估算,所以敦优敦劣说不清楚,但就算两者粘性持平,泥浆损耗的钱财也比糯米低,若是用泥浆修完整条走道,其成本不足糯米浆一成!”

    “好!”杨集忍不住开怀大笑:“做法可还记得?”

    “不敢或忘。”几名工匠拱手道。

    “那以后便以泥浆代替。”杨集道。

    “喏!”

    旁边的何妥问了一下配方,皱眉思索半晌,向杨集说道:“大总管,您这泥浆好像在西方有人使用。”

    “哦?”杨集惊讶道:“谁用了?”

    “我也不太清楚。”何妥摇了摇头,道:“先父乃是西域人,在丝绸之路上经商致富以后,于在益州定居。他说西方大秦有些诸侯国的石造建筑相当高大,粘合物与大总管类似。他们发动大量奴隶采集火山石,捶打碎成粉末以后,搅拌成泥浆,然后修出高大的房子和城堡。”

    杨集听得怦然心动,好像火山石、火山灰就是最原始的水泥吧?

    他也不知真伪,但无论如何也要试一试,于是连忙向何妥吩咐道:“尽快找些火山石、火山灰来试试;对了,搅拌火山灰时,只加入石灰和碎石即可,千万不能用土。然后再做个四四方方的模子盛放,任它自行硬化即可,看它最后能不能变成一块大石板。”

    “喏。”何妥应了下来。

    “公子!”这时,李大亮远远的策马奔来,大声禀报道:“从大兴少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要!!!重要!!由于言情小说阁在百度上可能搜索不到了,所以请各位网友们把我们言情小说阁→→→→阅读记录←←←保存到浏览器收藏夹里,打开返回到自己最近阅读的小说页面,以便实时阅读小说最新精彩内容!言情小说阁承诺:所有的小说绝对最快实时更新最新章节,也可以记住我们的域名:www.xianqihaotianmi.org(鲜妻好甜蜜) 谢谢大家的支持!很重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