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八十一章 赵括的软肋  捡到一只始皇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八十一章 赵括的软肋 (第2/3页)



    赵康傲然的拍了拍胸口,说道:“请您明日召集群臣,我会让父亲支持出兵的。”

    嬴政不知道赵康为什么如此的自信,可是嬴政心里清楚,赵康为人虽然不是很靠谱,可是绝对不会乱说话,没有把握的事情,他是不会夸下海口的,看来自己这位弟弟的确是有办法让父亲支持出兵。嬴政也就将这件事交给了赵康来负责,在送走了赵康后,嬴政又将太尉,左右丞相,御史大夫叫了过来。

    庙堂的核心还是在这三公,而嬴政的三公阵容还是比较强大的,太尉缭,丞相有李斯与韩非,御史大夫则是启,嬴政最容易被忽视的一个优点就是识人,始皇帝和大多数优秀的皇帝一样,都有很不错的眼光,他总是能挑选出一些人才来辅佐自己,始皇帝的太守们,朝中大臣们,那都是天下最优秀的一批人。

    这些人的名声可能没有后来的萧何张良这些人大,可是能力还是不错的,建立一个大一统的政权,不只是需要优秀的将军,更是需要这些杰出的内政人才,在始皇帝时期,秦国内部矛盾重重,问题很大,可是还能保持着和平,保持强大,很多人都习惯性的将这些归纳为始皇帝个人的威望上。

    实际上,始皇帝个人的威望,在六国余孽的眼里,还真就不是不可侵犯的,想要刺杀始皇帝的余孽也并不少,在一些相关文献里,我们能看出始皇帝在大一统后还是遭受了几次的刺杀,这就导致后来皇帝出巡,需要故意隐瞒自己的真实位置,以免遭遇行刺。而能保持和平局面的原因有两点。

    第一是强大的武力,王翦这些老将军都在,秦国军队战无不胜,就是百姓觉得自己被欺辱了,也不敢冒然的发动叛乱,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始皇帝身边的大臣们都还不错,治理地方有腾这类的优秀太守,在国内李斯等人也是兢兢业业,上下官吏帮着维持天下的稳定,当始皇帝逝世,接替者开始乱杀大臣,听不进劝谏,身边聚集了无数小人的时候,国内矛盾就压制不住了。

    始皇帝召集了自己的三公,就将与赵康所谈论的事情告诉了他们。李斯是最先同意的,他这个人就是这样,他不会去想这样的举动是否有利于家国,他只是一个擅长完成命令的机器而已,说到底,他跟当初的白起,似乎也没有什么区别,白起是一台战争机器,那李斯就是一台内政机器。

    白起从不会想战争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他只是想要战胜敌人,李斯同样也不会去想皇帝的命令是否正确,他只是想要完成皇帝的吩咐,除非皇帝的命令是连累到了自己,他才会急忙写一封劝谏,让皇帝收回成命,否则,与他何关呢?故而,皇帝刚刚提起要征伐百越的事情,李斯就已经在计算出兵的耗费和征召民夫的事情了。

    太尉缭沉默了许久,他在想,这次战争能给秦国带来什么,百越有充足的人口,拥有肥沃的土地,百越地区并非都是蛮荒之地,有的地方是野兽成群的山林,有的地方却是一年多熟的肥沃土壤。缭要想清楚战争的利弊,若是付出极大的代价,却得不到相应的利益,那他是不太赞同出兵的。

    太尉缭思索许久之后,还是决定赞同出兵,大概是他认为,征服百越地区的利远大于弊,太尉缭并没有将百越放在眼里,这些人能凑出个二十万军队都是顶天了,主要就是靠着地理优势,像赵康这样的将军们在南方也待了一段时日,对南方的地理环境也算是比较熟悉....

    唯独反对的,就只有韩非和启,韩非是认为如今的秦国得完成制度上的变革,不该急着出兵讨伐其他地区,启则是单纯的受到赵括的影响,形成了反战的思想。韩非最近想要做的事情有点多,他不希望在这个时候,秦国耗费巨大的代价去讨伐百越,李斯眯着双眼,不悦的说道:“稳固国内就是为了能抵御外部的敌人。”

    “您只顾着要治理国内,却任由国外的敌人欺辱我们,荒谬啊!”

    “百越又不是匈奴,他能造成多大的威胁?这次讨伐百越,又要动用多少人?五十万?六十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要!!!重要!!由于言情小说阁在百度上可能搜索不到了,所以请各位网友们把我们言情小说阁→→→→阅读记录←←←保存到浏览器收藏夹里,打开返回到自己最近阅读的小说页面,以便实时阅读小说最新精彩内容!言情小说阁承诺:所有的小说绝对最快实时更新最新章节,也可以记住我们的域名:www.xianqihaotianmi.org(鲜妻好甜蜜) 谢谢大家的支持!很重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