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二十三章 关于骑兵的构想  捡到一只始皇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二十三章 关于骑兵的构想 (第2/3页)

没有道德的人要死,不孝顺父亲的要被杀,路上遇到盗贼不帮忙的杀!跟兄弟打架的剃胡子!偷邻居东西去修长城!

    而汉天子和他的官吏们则是笑着,他们对百姓说:人必须要孝顺,要有道德,你看天子多孝顺啊,你看我们多谦让啊,有道德的人可以得到尊重,可以当官,大家都要尊重有道德的人啊。

    这两种做法,所带来的影响当然是不同的,汉朝的道德教化使得中国正儿八经的成为了礼仪之邦,注重道德,同时,这也造成了后来的乱象,人们刻意作秀,追求道德的名声...可是汉朝并不在意这个,他推广这些不是为了得到真正的道德君子,只是为了让百姓们注重道德而已,只要他们达到目的就好,作秀算什么呢?

    那这样的孝廉会不会造成无能的人来担任官吏呢?想多了朋友,孝廉只是让你有进学的资格,除非你本身就是道德和才学俱佳的名士,否则还是要认真学习,得到认可后才能当官..古人并非是傻子,他们也知道光有道德没有才能是什么下场...而秦国如今的军功制度,在大一统的环境下,将失去很大的作用,因为没有战争。

    汉朝就通过这样的办法来培养人才,将有道德的人培养成有才学的人,一举两得。

    赵括所想的,当然也不是全盘复刻汉朝的教化,他要将这种道德主义与如今的秦国凝聚在一起,例如说,地方有道德俱佳的君子,那他就可以得到进入学室的机会,可以得到奖赏,就如孝廉那样,而同时,律法精神也不能丢弃,不能像西汉初那样的太过宽松,不过完成一王天下后,的确要松一松的。

    最少需要五十年的时间,让百姓们彻底的成为秦人,然后就可以聚集国家的力量来办成更多的事情。

    道德教化是必不可少的,可是道德却不能只是孝顺和谦让这些东西,敬业这些行为都值得奖赏...赵括满脑子都是在想着律法与道德结合的治国理论,而李斯满脑子都是披着道德外衣的律法,可两人却还是能聊下去,因为李斯不会将自己的真实想法说出来,也并不会像韩非那样的执着。

    赵括觉得,若是自己跟韩非说这些事情,他能编出一套道德法,强行要求百姓执行,可道德教化却不能是律法规定,只能是一种鼓励,鼓励你这么做,这么做是对的,可不能说你不这么做就砍死你。

    赵括跟李斯几乎是探讨了一整天,直到次日,李斯恭恭敬敬的送别了赵括,并且将启蒙教材的事情揽了下来。

    赵括的心情还是非常不错的,走在街道上,看着沿路的百姓们,心里在想着如何完成割据到统一的过渡...当他走到了自家门口的时候,却惊讶的发现,一个身材消瘦的半大孩子,正在跟善聊着天...两人就站在家门口不远的地方,善口若悬河的说着什么,小男孩只是听着,时不时的傻笑着。

    那一刻,赵括仿佛听到了自己心碎的声音。

    他家的白菜....遇到了一头小猪。

    强忍着捏死小猪的冲动,赵括转过身去,继续乱逛了起来,走在咸阳的街头,赵括的思绪异常的混乱,这或许是每一个有女儿的父亲都会经历的事情,想着那小男孩与善在一起的模样,思绪纷纷,想着善终有一天将离开自己的身边,心情就更加的低落,伴随着一种莫名的愤怒。

    赵括明明知道这是正常的事情,可心里还是无法忍受,这样的情绪下,他不知不觉又转弯来到了赵康的家里。

    赵康正在哄着孩子,看到走进家里的父亲,笑着走上前来,两人坐了下来,赵康很快注意到赵括那复杂的面色,他惊讶的问道:“父亲?出了什么事情?”

    “没什么...没什么...对了,你怎么没有和李牧一起庆功?”

    “哎,李牧将军这几天都在王翦将军的府邸上,两人言谈甚欢,相见恨晚...”,赵康摇着头,说道:“甚至,他们说要合力拟定一部兵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要!!!重要!!由于言情小说阁在百度上可能搜索不到了,所以请各位网友们把我们言情小说阁→→→→阅读记录←←←保存到浏览器收藏夹里,打开返回到自己最近阅读的小说页面,以便实时阅读小说最新精彩内容!言情小说阁承诺:所有的小说绝对最快实时更新最新章节,也可以记住我们的域名:www.xianqihaotianmi.org(鲜妻好甜蜜) 谢谢大家的支持!很重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