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539【枯燥乏味的宰相生活】  北宋穿越指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xianqihaotianmi.org
    0539【枯燥乏味的宰相生活】 (第1/3页)

    内阁。

    中书舍人捧来一叠公文:“李相,引黄已全部核对,与奏章正文无误。”

    “晓得了,放下吧。”李邦彦打着哈欠说。

    引黄即奏章的内容摘要,这玩意儿在唐代就有了,把字写于黄纸贴在正文前,皇帝或宰相扫一眼便明白。

    明代中后期的内阁,就连引黄之权,都一股脑儿抢到手。

    如今却是让通政院贴引黄,隶属于内阁的中书科进行核对。中书舍人核对无误,再附上自己的意见,交给内阁大臣进行处理。

    普通公文,阁臣直接看内容摘要,就能迅速给出例行批示。

    相对重要或特殊的公务,阁臣才会仔细阅读全文。

    李邦彦如今分管文化宗教,并非文教工作他一言堂,而是侧重于这个方面,相关奏章偶尔也会送到其他阁臣手中。

    昨晚嗨皮到半夜,今日着实有点犯困,李邦彦到内阁还睡了一会儿。

    好在中书舍人提供了参考意见,李邦彦感觉没问题,就迅速写成敕牒与劄子。

    敕牒本是中书门下省草拟的文书,进奏给皇帝写一个敕字,再由政事堂出碟进行公布。

    劄子就是札子,是官员向皇帝进言,或者属官向上官进言的一种文书。

    这两样东西,在宋初得到规范化,随着皇权日渐增强,到北宋末年的时候,其实已经非常类似“票拟”。而皇帝写的那个“敕”字,则跟批红差不多味道。

    只不过,宋代皇帝在大部分时候,都只习惯性写个“敕”字,按照宰相的决策原封不动执行。

    这样一来,皇帝既把最终决策权握在手里,自己又不必太劳累,出了问题还能甩锅给宰相。

    别看朱氏父子把中书门下省变成内阁,其实很多东西都差不多。

    官员们依旧习惯用旧名字,把“票拟”叫做“敕牒”,把“批红”喊做“批敕”。

    就连首辅都没人叫,首辅唤作“首相”,次辅唤作“次相”,普通阁臣唤作“辅相”。

    既然如此,朱国祥便顺着众意,确定敕牒、批敕、首相、次相、辅相为官方称谓。

    叫什么无所谓,关键是要统一。

    宋代不但官职种类繁多,公文名称也五花八门。同样一种公文,它可能有四五种叫法,这让后世刚入门的历史研究者极为头疼。

    朱国祥和朱铭商量之后,对公文名称、格式等等,进行了严格的统一。

    不但如此,日常公文在确定格式之后,还专门雕版印刷常用文字,官员只需把内容填在相关位置即可。

    之所以不用活字印刷,是因为需要反复大量印刷,而且印刷内容也不复杂,这种情况下雕版远比活字好用。

    这一系列操作,让办公效率极大提高!

    风风火火处理完一堆公务,李邦彦终于能趴下休息。

    他把中书舍人叫来,送去首相或次相那边。

    首相、次相没有具体的分管方向,但辅相处理好的公务,需要交给他们再次审定。若有异议,便附上自己的意见,打回去让辅相考虑一下。

    双方意见如果难以调和,就召集所有阁臣商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nqihaotianmi.org


重要!!!重要!!由于言情小说阁在百度上可能搜索不到了,所以请各位网友们把我们言情小说阁→→→→阅读记录←←←保存到浏览器收藏夹里,打开返回到自己最近阅读的小说页面,以便实时阅读小说最新精彩内容!言情小说阁承诺:所有的小说绝对最快实时更新最新章节,也可以记住我们的域名:www.xianqihaotianmi.org(鲜妻好甜蜜) 谢谢大家的支持!很重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