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432【发明和教育】  北宋穿越指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0432【发明和教育】 (第3/3页)

京为了省经费却是一刀切,对偏远州县不管不顾,直接将那些学校废除。

    那么,每年只能毕业几人,并获得进士身份的太学,以及其配套的小学、县学和州学,办来又有什么用处呢?

    当然是为了掌控教育方向,发放标准的各科教材。

    同时,皇帝和州县官员,通过官方学校,可以控制引导舆论风气。

    一旦占领新的领土,立即可以调派师资力量,前往那些蛮夷之地进行教化。

    父子俩还决定搞一种太学肄业生,即无法毕业的太学生内舍上等及以上学生,可以申请肄业,并派往地方做老师。一边做老师,一边还能继续考科举。

    为了不影响教学,老师在教职所在地参加考试,由一省主官亲自监考。并且,每个府每届科举,只有一个老师的举人名额。

    科举制度,会采用明清两朝的形式,但待遇则跟宋朝一样。

    即举人没有特殊优待但不必重复再考。

    这势必会造成应考举人越来越多,因此父子俩又予以修改,连续三届考不上进士的举人,必须重新回去从举人考起。这等于逼着举人放弃科举,三届考不过,九年就过去了,再加上他们之前考举人的时间,极有可能已经超过四十岁。

    同样的,秀才连续三届考不上举人,须得回炉重造去考秀才。

    举人和秀才,虽然没有优待,但这个身份就已能获得社会地位。

    朱铭来到县衙,跟县令和魏泰单独讲解新规则。

    “今后会设置行省,”朱铭说道,“一个府考出来的是秀才,秀才身份可以保留九年。一个省考出来的是举人,举人身份同样可以保留九年。”

    魏泰惊讶道:“新朝的秀才,岂非比大宋的举人还难考?”

    “那倒不至于。”朱铭微笑点头。

    大宋的举人,是一个州或者一个府考出来的。

    宋代不论州府,都比明清的府规模偏小。与此同时,宋代州府的举人名额,也比明清的秀才更少。

    因此,两宋时期的举人,考取难度高于明清秀才,又远远低于明清举人。

    “为何如此改革?”魏泰问道。

    朱铭说道:“大宋动辄上万举人进京,靡费钱财,耽误时间,对朝廷和士子都没好处。改革之后,举人名额大减,每次顶多四五千人进京赶考。”

    “也对,”魏泰点头说,“举人能保留九年身份,虽然额度变少了,却也让考上的士子,连续三届不用再重考。”

    朱铭又说:“老先生若愿去襄阳府学做一年教谕,熟悉新的考试内容之后,就能前往汉中主持议礼厅。”

    “议礼厅?”魏泰动了心思。

    朱铭说道:“就是礼部,三年后负责组织考试。”

    这是直接做礼部尚书啊,魏泰再怎么视功名如粪土,也被如此职位搞得呼吸急促。

    这老头儿连忙平复情绪,却依旧心神激荡,起身作揖道:“明公如此赏识,老朽敢不从命?”

    朱国祥让朱铭来请人,是把礼部也扔给儿子。

    (上一章没说清楚,已改。粮食运到燕京,是由燕山知府处理的,还会拿一些来救济百姓。但郭药师通过强硬手段,直接把粮食扣了。)

    (本章完)

    

重要!!!重要!!由于言情小说阁在百度上可能搜索不到了,所以请各位网友们把我们言情小说阁→→→→阅读记录←←←保存到浏览器收藏夹里,打开返回到自己最近阅读的小说页面,以便实时阅读小说最新精彩内容!言情小说阁承诺:所有的小说绝对最快实时更新最新章节,也可以记住我们的域名:www.xianqihaotianmi.org(鲜妻好甜蜜) 谢谢大家的支持!很重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