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三十章:风波(二)  我是刘病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章:风波(二) (第2/3页)

   刘询微微一笑“副使有礼了,朕常常听人说,副使汪可,不苟言笑,今日一见,名不虚传……”

    这一位就是刘询此来主要要找的人了。

    因为按照汉室制度,御史副使为御史大夫副手,秩比虽然不过千石,但却有着监督天下百官,弹劾九卿的职权。

    毫不夸张的说,遇上这一位,就算是两千石封疆大吏,在他面前,也得赔笑!

    在此时,御史副使就是西汉的中纪委书记!

    日后,御史副使的权柄更是不断扩大。

    孝武皇帝当政时,设置刺史部,这些刺史就是归御史中丞管的,并且将御史中丞剥离开,即使是现在,刺史的前身,郡监察御史和各国的监御史,也是归着御史中丞管!

    所以,御史台又设

    立了御史副使,管理御史台的主要工作

    所谓监察御史。

    这是一个秦始皇发明的官职,跟御史大夫一样,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而造就的产物。

    到了汉代,依然沿袭这个制度,用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度,防止诸侯王和地方郡守玩脱了。

    不然,以各诸侯王和郡守的权柄,要是没个明面上的威慑力,想杀人杀人,想强抢民女强抢民女,这世界还不得被他们这些家伙玩坏了?

    根据后来三国时期夏侯玄的说法是先王达其如此,故专其职司而一其统业。始自秦世,不师圣道,私以御职,奸以待下;惧宰官之不修,立监牧以董之,畏督监之容曲,设司察以纠之;宰牧相累,监察相司,人怀异心,上下殊务。汉承其绪,莫能匡改。

    这是夏侯玄在出任曹魏的征西将军前与司马懿的对答之中对西汉监察御史的分析。

    从这还是可以一窥西汉时期监察御史的职能的。

    当然,在三国的大门阀看来,这监察御史真是坏死了,设置这个职位就是对俺们这些‘善良的士绅’的不敬,是秦国的暴*政,大大的坏!

    但在此时,汉室朝廷一天比一天重视监察御史和统领监察御史的御史副使。

    随后几十年,御史副使将取代御史大夫,同御史中丞合并,成为三公之一。

    基本就相当于后世天朝的中纪委书记进入长老团,取得投票权一样,是不可阻挡和必须发展的潮流!

    魏 相又接着给刘询介绍了十三位御史。

    这些人或是顶着一个侍御史的头衔,或是兼着一个某曹御史的职务。

    当跟薛蔡、汪可一样,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挂着一个给事殿中的名头。

    御史挂上给事殿中的前缀,在汉室大抵就相当于后世的人大进了常委,有了发言权和投票权,看到不爽的事情,可以直接开喷。

    这十五位挂了给事殿中头衔的御史,才是这御史大夫衙门真正的精英和实权人物。

    剩下的三十号御史,基本上是在打酱油,最多协助某位给事殿中处理或者调查某事。

    但却也不能小瞧他们!

    在汉代,是君权不断扩张的时代。

    为了加强君权,皇帝于是不断的加强御史的权柄。

    至孝武皇帝统治中期时,挂着直指绣衣使者的御史,甚至能调动郡队,进剿叛军和盗匪。

    著名的江充更是拉着一位汉室太子陪葬了!

    在此时,这些其貌不扬的低调御史们,战斗力也相当不错。

    不少人本身就兼着一些要害衙门的监督之权。

    譬如少府、内史衙门等关键部门。

    这就像后世,某位副市长虽然排名靠后,也没入常,但手里面的权柄,却一点也不小!

    刘询听完魏 相的介绍,强行将这十五人的名字、样貌、籍贯、履历全部记在心里。

    像御史大夫衙门这种实权机构中的话事人,记熟了总没有坏处,指不定哪一天就可能需要提拔其中一个委任重担。

    介绍完之后,魏相开口询问道:“陛下,不知传召,是何事吩咐”

    刘询将胡建,续相如告诉给他的事情,对魏相复述了一遍。

    魏相听完天子的话,沉思了起来。

    天子的意思,魏相很清楚。无非就是让他命令御史副使汪可去把关中各县令、县尉以及内史衙门的大小官员叫来训话。

    用御史台的权柄给关中各县县令施压。

    让这些县令回去管好那些手下的亭长和游缴。

    这个办法也是刘询现在唯一能想到的一个解决办法。

    正所谓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整个官场就是一条完整的生物链。

    站在食物链顶端的。毫无疑问是刘询这位大汉天子。

    但,偏偏有时候个头大,未必对付得了小虾米。

    就好比狮子奈何不了打洞的耗子一样。

    真正能管得了关中各县得那些亭长和游缴的,只有他们各自的顶头上司,县令和县尉。

    因为,汉室的制度,亭长和游缴,是由县令任免的。

    这些家伙的乌纱帽就捏在上头的县令和县尉手上。

    而县令和县尉的乌纱帽,恰恰捏在御史中丞手上。

    尤其是现在接近年关,马上就要考绩了,这些县令县尉是回家种田还是高升或者嘉奖留任,全系于接下来的群臣会审。

    而在这其中,御史大夫衙门将发挥重要作用。

    甚至毫不夸张的说,这些县令、县尉的仕途,取决于御史台给出的评价。

    实际上,汉室的御史大夫,并不怎么管御史们,御史大夫的本职工作还是辅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要!!!重要!!由于言情小说阁在百度上可能搜索不到了,所以请各位网友们把我们言情小说阁→→→→阅读记录←←←保存到浏览器收藏夹里,打开返回到自己最近阅读的小说页面,以便实时阅读小说最新精彩内容!言情小说阁承诺:所有的小说绝对最快实时更新最新章节,也可以记住我们的域名:www.xianqihaotianmi.org(鲜妻好甜蜜) 谢谢大家的支持!很重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