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一章(49)十七叔到京(二)  陌上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一章(49)十七叔到京(二) (第2/3页)

士其是在说月儿舍不得家里那些破盆子烂碗,就摇头说:“那些不值钱的东西值当什么?要么不要要么送人就是。这里是中原上京,天下第一大城,什么东西没有?”

    “倒不是这些。”霍士其说,“仲山和孙奂他们在草原上划拉到不少破烂,回来就东家西家地分送。你不在家,乱七八糟的就都交与了月儿。大约有三十多车。”他低着头又喝水,让商成自己去体会那三十多辆马车都拉了些什么“破烂”。停了一下,又说,“再者,你府里也是几十近百口人。虽然有些人恋家思乡不情愿跟着南来,可也有一半多的人要过来。这些人还有他们的家什物事也要马拉车送。这又是二三十辆。统算下来,搬个家连人带财货就要七八十的马车。还有我家里的,又是三四十辆……”

    “您也要搬来京里?”商成诧异地问道,“那您这回进京不是,不是……”

    霍士其把茶盏放到案上,一笑说道:“是的,我这趟进京不是出公务,是来替自己奔走前程的。”他停下了话,脸上的笑容渐渐地隐去,良久摇着叹了口气,说,“诸序这个人……怎么说哩,总之比你可是差远了!”

    “怎么回事?”商成急忙问他。

    “还能是怎么回事?诸大将军上任,头一把火就烧到我头上了……”霍士其苦笑着说。

    十一月下旬,诸序随犒赏燕山卫军的礼部到任。当时,为了迎接朝廷的嘉功奖勋,张绍、孙仲山、孙奂和西门胜等一大群有功将士都聚在燕州,听说提督换成了诸序,登时就激起轩然大波。好多人都在质问,假督郭表陷落,可商督还在,朝廷凭什么不教商督回来而另派旁人来坐镇燕山?就算商督有病不能操劳,那也该派个与商督本事相当的人物;姓诸的是个什么东西,敢与商督相提并论?个好在稳重的张绍和西门胜能识大体,尽全力地抚慰劝说,最后总算让诸序勉强坐上提督座,这才没使礼部和朝廷把颜面丢尽。不仅武将们不服气诸序这个新提督,文官们也不理睬他。但文官就是文官,说话比武将有分寸一一当然也更加刻薄。陆寄和狄栩不象孙奂邵川他们那样直白地贬低诸序没能耐,而是扭着陪诸序上任的礼部侍郎求教:看诸上柱国的履历,诸大将军自出娘胎就恩荫着骠骑尉的武散秩,一辈子都在军旅间建功立业,从来没署理过地方政务,朝廷到底是从什么地方发现他有本事处置燕山民事的?又都是哪些人在举荐诸大将军出任燕山提督,又是谁在点头同意?他们还委婉地暗示,今后要是燕山政务出了什么纰漏,这些举荐的和点头的,谁都别想跑。

    将领不支持,文官不合作,诸序的提督座从一开始就做得很艰难。再加他这个上柱国不是靠着军功战绩挣来的,昭余县侯的承袭封爵在一大堆靠人头堆出来的开国公开国侯还有开国伯面前也摆不出什么威风,所以燕山卫这群骄兵悍将压根就不买他的帐。诸序到任后召开的第一次军事会议,一大半的人不是迟到就是请假,当场气得他连摔三个茶盏。随后便被人起绰号“诸三盏”,旋即流传燕山三军……

    “……就是这样,诸序便来寻我的岔子。”霍士其说,“当初仲山袭破黑水城的前后,燕中北连降暴雨,道路完全被泥水阻塞,粮秣军械根本输送不过去。可莫干中军一封接一封的公文全是要求留镇全力维护粮道,仲山也发狠说,要是因为粮食接济不上最后致使大军溃败,他头一个就要拿我的人头去祭旗。我没办法,只好下令用粮包垫道,豁出几千石军粮不要,硬是用粮包铺了条道路,这才维持到大军从黑水城撤回燕山。诸序寻我的差错就是找的这个来说事。我一共犯了三条错,‘不请命而专擅’,‘不体民力’和‘妄耗物力’,三罪并罚就要剥我的将军袍销去军职。好在有张绍的劝说,才没认真罚过,不过功过相抵,我的功劳就被抹掉,本该晋升的勋衔自然就无从说起,另外还受了个撤职的处分。就是可惜了包坎。他替我说了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要!!!重要!!由于言情小说阁在百度上可能搜索不到了,所以请各位网友们把我们言情小说阁→→→→阅读记录←←←保存到浏览器收藏夹里,打开返回到自己最近阅读的小说页面,以便实时阅读小说最新精彩内容!言情小说阁承诺:所有的小说绝对最快实时更新最新章节,也可以记住我们的域名:www.xianqihaotianmi.org(鲜妻好甜蜜) 谢谢大家的支持!很重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