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章(14)汤老相国  陌上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章(14)汤老相国 (第3/3页)

说。他心里也翻滚得厉害。听着汤行的故事,他记起了自己的身世。他父亲去南方打工,一去就杳无音信;母亲改嫁两回都不如意,最后跟个外省人跑了;要不是户族里一位老人收养了他,说不定这世上早就没他这个人了。爷爷是个性格坚强心胸豁达的开朗人,这个性格和老人身上的许多优点一样,最后也传给了他……

    他马上强迫自己的思维从过去的回忆中脱离出来。这并不是说他一点都不怀念过去,而是因为他突然意识到现在压根就不是回忆的时候!

    他眼前是老宰相汤行,可不是什么满腹惆怅的散文作家,更不是什么为赋新词强说愁的酸腐文人!汤老相国是什么人?他四度起伏三次出相,早看惯了世态炎凉冷暖,他怎么可能象现在这样温情脉脉地回忆起少年时代的辛酸苦辣?就算汤行偶尔也有小儿女的柔情姿态,也不可能在自己面前展现出来!

    他把汤行的话稍加琢磨,立刻就懂了几分。

    汤行这样说,表明他是个念旧的人。这个旧,当然不可能是说商成,而是指陆寄。汤行是陆寄高中进士时的座师,向来就对陆寄青眼有加,仕途上也是多有照顾,二十多年的深厚感情,早已经不是普通的师生情谊了。汤行看重陆寄,陆寄又和自己交好,那自己是不是可以把汤行的一番话理解为汤行是在暗示,暗示他对自己是另眼相看?

    至于汤行为什么要讲述少年时的故事,商成觉得故事的重点就在那些凳子上。汤行应该是个憎恨混乱和无序的人,只要事情在他能控制的范围之内,他就一定要让事情循着规矩和秩序发展,而这种秩序到底是有益还是有害,汤行反而不那么在意。这一点从他对张朴和董铨不偏不倚两不相帮的态度就可以看出来;而他一贯的和事老姿态,也正是这一点的体现一一张朴“先南后北”的方略也好,董铨要一劳永逸解决北方的威胁也好,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秩序不能乱,朝廷不能乱,大赵更不能乱!

    顺着这条思路思考下来,汤行这番话的另外一层意思很清晰明白了:朝堂上无论是缓进派占上风,还是激进派卷土重来,他商成都绝不能搅乱了规矩和秩序;这也就是说,假如朝廷在对南诏用兵的事情上有了决议,而张朴又一力坚持要他出任嘉州行营副总管而的话,他必须毫不犹豫地坚决执行!

    这实际上是一个警告。看来,老相国很不满他所提出的针对突竭茨左翼的作战计划。而不满意的根本原因,大概是因为这个计划让朝堂上激进派和缓进派之间的争执充满了不确定的因素吧……

    想到这里,他不禁有点疑惑,难道说老相国是个中间派?一手把持着吏部,一手抓着东西台阁的左相汤行,竟然是个骑墙派,这也太,太……

    他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去评价这个事情了。

    一个本身就算是政治领袖的人物,竟然是个没有政治立场的墙头草,这怎么可能呢?

    他简直无法相信自己的判断。这个判断差不多要彻底颠覆他对政治生活的认识了。

    不过,他也再次确认一件对他来说很重要的事情:看来,他确实不是当提督的料;与必须旗帜鲜明地支持什么或者反对什么的提督比较起来,他更适合去做一个纯粹的军人,做一个不问政治只管练兵打仗的将军……

    “昨天,我和张相谈过了,朝廷暂时不会把你从燕山调出来。”就在他的思路越走越远的时候,汤行把话题转到正事上了。“不过,也暂时不会正式让你提督燕山。你的军事方略在这个时候提出来……”商成马上纠正老相国的话,说:“这方略是我和张绍将军共同拟订的……”

    汤行并没有理会他,而是继续说:“……你的军事方略在这个时候提出来,朝堂上又会不安宁很长一段时间,所以你在燕山做事,就更需要谨慎,有什么事,可以多和伯符商量。伯符虽然在军务上有所短,不过出任过两次侍郎,算是政务精熟吧,是一个好副手……另外,你还是要随时准备着去嘉州。”

    ……汤行没有留商成在宰相公廨吃夜饭。不过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商成已经得到了汤行的暗示。这不一定是朝廷和中枢的意见,但是,它肯定代表着很大一批象汤行这样不愿意卷入政争而埋头做事的官员们的意见一一不调你离开燕山,那你就还是燕山假督;既然是假督,那打不打,怎么打,你自己就可以决定!

    走出右掖门来到天街,商成又充满敬意地回头仰望了一眼在漆黑夜色的衬托下更加巍峨壮观的皇城。

    看来汤老相国并不是骑墙派。

    他就说嘛,轻虚名而重实务的陆寄,怎么可能有个中间派的座师呢?

重要!!!重要!!由于言情小说阁在百度上可能搜索不到了,所以请各位网友们把我们言情小说阁→→→→阅读记录←←←保存到浏览器收藏夹里,打开返回到自己最近阅读的小说页面,以便实时阅读小说最新精彩内容!言情小说阁承诺:所有的小说绝对最快实时更新最新章节,也可以记住我们的域名:www.xianqihaotianmi.org(鲜妻好甜蜜) 谢谢大家的支持!很重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