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章(50)在端州(下)  陌上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章(50)在端州(下) (第2/3页)

年暑假里到过古燕长城,还去过据说就是“造阳”的河北张家口市的怀来县,读研究生时闲着无聊,还找来不少资料论文考证燕长城的历史,《史记》上的这段话他至今还记得清清楚楚,“……燕亦筑长城,自造阳至襄平,达千余里”,不是“千五百里”,更没有提到什么“葛水”和“燕水”!

    他的心头马上浮起一个疑问:是李慎记错了,还是自己读过的《史记》有残缺?或者,是自己记错了?

    最后一个疑问马上就被他排除了。看样子李慎也不可能记错。要说是《史记》因为版本不同而有残缺遗漏,似乎也不太可能一一古往今来那么多的学者专家,不可能都是翻着同一版本的《史记》论证燕长城吧?只要相互映证比照一下,马上就可以察觉史书记载上的不同,也会因此而再追溯考证一回史料,并且还会为此留下大量的文献资料。可他从来就没看见过一篇文章有这方面的论述,甚至连提都没人提到过“自葛水越造阳至襄平千五百里”的事。难道说……这就是他看《三国志》时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的原因?这个世界的历史在某个细微的片段上曾经出现过偏差?

    他马上就敏感地意识到,或许不是一个偏差,而是一连串的偏差最终导致他眼前的世界和他以前认识的世界有差别。他还记起自己曾经看过一个物理学还是天文学方面的科学假设。假设的细节他已经记不清了,但是道理还有点印象,记得那个假说的核心就是这个宇宙一一当然也包括他曾经呆过的世界一一并不是单一的,而是无数个世界同时并存的,就象两面相对摆放的镜子一样,每一面镜子里映照的镜子影像都是无限延伸的,这就意味着镜子是无数个,世界也就是无数个……

    “……前唐的燕州地方志也有记载,‘燕塞在葛水东。贞观四年,靖破突厥,易葛水为燕,置郡县,治在燕城。’”李慎倒没注意到商成的走神,兀自侃侃而谈,“不过那时的燕城很小,户不足两千,人口不及一万,县治就在座牌驿附近,和现在的燕州倒不是一回事。”

    商成笑道:“历史变迁沧海桑田,大都如此。就象书上说‘燕塞在葛水东’,可葛平镇现在不就在燕水西了?正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啊。”

    商成本来是有感而发,李慎却觉得这是他在用隐晦的言辞来敲打自己,涨红了脸干笑两声,也不搭话,挑了目光去看即将没下西边山颠的一轮红日,心头暗暗发恨:自己本来想借着谈古论今拉近两人的关系,谁知道他竟然不识趣,打哈哈胡诌什么“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再没有比这种毫无遮拦的警告更让他觉得丢脸的事情了!

    哼!不知进退的东西!

    商成倒没留意到李慎的脸色不自然,继续说道:“说到葛平,我倒是想到一件事。离开燕州时,葛平驻军报说,燕水北边的土匪水耗子邓老九投案了。眼下除了几股惯匪之外,燕州和枋州的小股土匪已经纷纷放下刀枪甘心服苦役,就是端州的剿匪进展不大啊……”他咂了下嘴,诚恳地问道,“李公,端州这边是不是有什么困难?或者遇见了什么难题?你说说我听听,咱们一块商量一下,有什么问题就地解决,别耽搁了才好。”

    商成觉得自己把话说得如此委婉,李慎应该不会有太多的抵触情绪,顶多发两句不着边际的牢骚就可以进入主题。可谁知道李慎一点都不领情,他话音刚落,李慎就硬邦邦地顶回来:“我倒是想剿匪,可兵士们连饭都吃不饱,哪里有力气去剿?”

    商成搓着手不知道该怎么说了。端州的士兵吃不饱饭?这话从何说起?就是怕张绍和李慎有私怨,卫府卡着右军的粮饷做文章,所以他才亲自过问右军的军需补给,无论哪样物资都是足足的分量,怎么可能出现吃不上饭的情形?

    他苦笑着说:“李公,剿匪是紧要公务,咱们可不能义气用事,张游骑也是秉公处置,并没有夹杂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要!!!重要!!由于言情小说阁在百度上可能搜索不到了,所以请各位网友们把我们言情小说阁→→→→阅读记录←←←保存到浏览器收藏夹里,打开返回到自己最近阅读的小说页面,以便实时阅读小说最新精彩内容!言情小说阁承诺:所有的小说绝对最快实时更新最新章节,也可以记住我们的域名:www.xianqihaotianmi.org(鲜妻好甜蜜) 谢谢大家的支持!很重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