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四百三十九节 龙城大会(1)  我要做皇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xianqihaotianmi.org
    第一千四百三十九节 龙城大会(1) (第1/3页)

    狼猛塞。

    长城上最古老的要塞,可以说没有之一。

    早在春秋时期,晋国就在此设置了烽燧,防备北方狄人。

    至战国初年,三家分晋。

    新生的赵国,为了维护和加强边境,于是将狼猛塞从晋阳拆出来,单置为县,号曰:狼猛邑。

    这也是狼猛塞的由来。

    自那以后,狼猛塞就成为了文明与野蛮的分割线,直到今天,一切改变。

    站在狼猛塞直道一侧的山丘上,司马迁望着眼前直道上奔流不息的密集商旅,眼睛都要瞪出来了。

    “这里起码有数百辆重载马车吧?”司马迁感慨着:“这些马车所载的物资,至少重达万石!”

    其他几位随行的年轻人,也都是点点头,唏嘘不已。

    甚至还有一位儒生打扮的年轻人,愤慨着道:“贾人祸国殃民,劳民伤财啊!”

    其他人也或多或少在心里面对商贾有所反感和厌倦。

    毕竟,众人都不是什么傻瓜,更不是宅在家里,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

    如今这世道,书呆子可不吃香!

    在过去,有一篇著名的鸡汤文。

    讲的是公羊派巨头董仲舒年轻的时候的事情。

    据说当初,董仲舒少年时,其父为了让他能有地方玩,专门给他建了一个花园,花园建成后,邻里都是啧啧称奇,周围的小伙伴们纷纷跑来凑热闹、游玩。

    独独董仲舒连花园的大门都没有进去过。

    埋头在书房之中,苦读诗书。

    这就是曾经著名的故事——三年不窥园。

    无数人纷纷拿着这个故事,鞭策自己的孩子:人家董子为何能有今日的成就?就是人家读书特别用功啊,有玩都不玩,埋头读书,你看看你!天天就知道调皮捣蛋!

    不知道多少年轻人,在自己年少时,都被父母长辈拿这个段子教训过、鞭策过。

    但在这两年,风声却变了。

    连董仲舒的弟子们,也都不愿意再提什么‘三年不窥园’的事情了。

    而父母们鞭策孩子的故事的主角,也从董仲舒换成了张汤、汲黯、颜异。

    张汤八岁审老鼠的故事,更是天下皆知。

    而这一切变故的背后,既是因为江山代有人才出,也是因为天下人心的变迁的缘故。

    昔者,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

    如今,天子喜欢的是管仲、北平文侯这样的人物。

    天下人自然用脚投票,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现在,上至列侯公卿,下到士大夫官僚,年轻人都开始了游历。

    依据各自家庭的经济情况和能力,游历的范围也都各不相同。

    而宅男书呆子的数量急剧下降。

    特别是成长在元德年间的这一代人,便是纨绔子们想出去嗨皮嗨皮,也知道打块‘采风’‘游学’的旗帜。

    而老一辈则都稍微有些不适应。

    就像后世70后觉得80后药丸,80后感觉90后大抵要跪一般。

    而物以聚类,人以群分。

    司马迁游历天下的同伴,素质当然差不到那里去。

    基本上都是士大夫之家,官宦之族的精英子弟。

    而且,基本上都曾经跟随父辈,在衙门之中历事过,知道社会现状以及时局的微妙之处。

    哪怕是司马迁这样的史官子弟,心里面也是明明白白。

    虽然如今,为了支撑对匈奴的战争,朝廷和地方都大力的修葺和拓宽了道路,更开始兴建起轨道马车,用于运输。

    但是,物流成本依然高的吓死人。

    马邑之战、高阙之战的故事告诉人们——平均每五十石粮草出塞,就会有二十石在路上被消耗。

    这还是没有意外和遇到天灾的前提下!

    而现在,这些重载马车,却在太平之时,运载着这如此海量的物资出塞。

    可以预见,他们的成本,肯定会高于朝廷。

    五十石粮草里,能够有一半运抵目的地,就应该笑了。

    而这许多的物资出塞,能换回什么?

    左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nqihaotianmi.org


重要!!!重要!!由于言情小说阁在百度上可能搜索不到了,所以请各位网友们把我们言情小说阁→→→→阅读记录←←←保存到浏览器收藏夹里,打开返回到自己最近阅读的小说页面,以便实时阅读小说最新精彩内容!言情小说阁承诺:所有的小说绝对最快实时更新最新章节,也可以记住我们的域名:www.xianqihaotianmi.org(鲜妻好甜蜜) 谢谢大家的支持!很重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