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一百三十六节 封神  我要做皇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xianqihaotianmi.org
    第一千一百三十六节 封神 (第1/3页)

    回到长安,元德六年正月丁丑(初七)。

    巍巍灞桥,一片肃穆。

    一位又一位,黑甲红袍的士兵,全副武装的林立在道理两侧。

    他们组成了一个绵长而庞大的队列,几乎从灞桥,一直延伸到渭桥。

    足足一万名军人,挺身肃立,面容肃穆,望着那些躺在棺椁之中,被三军将士抬棺而归的英雄灵枢。

    身被孝服,全身缟素的妻子,拉着儿女们,抽泣不停。

    空气中弥漫着哀伤的气氛。

    围观的百姓也都触景生情,许多地方都传来了哭声。

    这次高阙会战,关中父老将他们最优秀最杰出的子弟,送上战场。

    这些子弟兵,没有辜负关中父老的殷殷期盼,他们面对三倍于己的匈奴精锐,勇敢作战,宁死不退,奋勇杀敌,取得了汉室历史上,甚至是中国历史前所未有的大胜。

    但代价也是沉重的。

    灞上军和棘门军残废,至少有三千关中子弟,永远长眠在河阴的平原中。

    三千个家庭,从此失去了丈夫、父亲、儿子以及兄弟。

    第一个棺椁,被郅都和汉军的将军们抬着,走下灞桥。

    棺椁上覆盖着黑龙旗,一个校尉捧着灵牌,走在前方。

    举着灵幡的太常官员低沉的吟唱着指引英灵魂魄回归故里桑梓的诗句,这是屈子著名的《招魂》:“魂兮归来,去君之恒干;何为四方邪?舍君之乐处!而离彼不详邪……”

    少府的乐师们也奏响了著名的诗之出车与南仲。

    激扬向上的乐曲,带着丝丝的悲壮与哀伤,如泣如诉。

    刘彻顺着这些乐声,走下撵车,提着天子剑,走到灵枢之前,望着那一排排的神主牌和一具具棺椁,以及被装载在马车上,盛在搪瓷瓮中的战士骨灰。

    他缓步向前,走到当先的棺椁前,先看了看抬棺的郅都以及将军们,然后再凝视着棺椁前方的那块神主牌上铭刻的文字:汉灞上军骑都尉张氏讳威公。

    刘彻沉默一会,然后忽地拔出那柄汉天子的象征,高帝斩白蛇剑,指向那棺椁,道:“灞上军骑都尉张威,朕命尔永为朕臣,值守朕躬,永永无穷,懋及子孙,咸于万世!朕封尔为博成侯!命为茂陵城隍,永享后世血食祭祀!”

    说着,刘彻的天子剑,就在其棺椁之上轻轻一点,发出清脆的响声。

    城隍神,是中国传统宗教之中的一种神职。

    古称水庸神,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是正神,享受香火祭祀,但彼时的城隍,更像一种宗教神,而非守护神。

    直到,楚汉争霸,局面得到了改变。

    楚汉争霸前期,项羽吊着刘邦打,尤其是彭城之战,刘邦几乎输光了一切,差点连自己的小命也丢在彭城。

    刘邦能活下来,要感谢两个人。

    一个就是郑当时的舅祖父,那位在彭城外围,为了养寇自重或者别的原因,抬了刘邦一手的丁公。

    而另一位,就是刘邦的亲信大将纪信。

    正是纪信伪装成刘邦的模样,假意出城投降,给刘邦争取到了宝贵的逃生机会。

    而纪信的下场,很惨很惨……

    他被项羽活生生的烧死了……

    后来汉室鼎立,刘邦怀念纪信,于是,将纪信的家乡阆中县的一部分,改为‘安汉县’,更封纪信之子纪通为襄平侯。

    同时,还在上林苑之中,为纪信建立神庙,每岁二月初八进行祭祀。

    至太宗时期,因为祭祀纪信的习惯,已经成为传统。

    同时太宗思念忠臣,于是,敕封纪信为史上第一位城隍神,永久守护上林苑的宫阙和山陵。

    至此,影响之后两千年的城隍神神职开始确立,并且在之后的岁月里,不断扩张到天下的大小城市。

    至明朝时,几乎没有那个城市没有城隍神和城隍庙,更发展出判官、黑白无常等等属神。

    然而,在现在,城隍神依旧只有纪信一位,守护的也只是上林苑。

    但刘彻是谁?

    天子!

    什么是天子?

    代天牧狩,上苍之子,除了冥冥中的上苍之外,一切牛鬼蛇神,仙魔道祖,统统都要受命于他,一切不得到他同意和册封的妖神鬼怪,统统是淫祀,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nqihaotianmi.org


重要!!!重要!!由于言情小说阁在百度上可能搜索不到了,所以请各位网友们把我们言情小说阁→→→→阅读记录←←←保存到浏览器收藏夹里,打开返回到自己最近阅读的小说页面,以便实时阅读小说最新精彩内容!言情小说阁承诺:所有的小说绝对最快实时更新最新章节,也可以记住我们的域名:www.xianqihaotianmi.org(鲜妻好甜蜜) 谢谢大家的支持!很重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