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零一十七节 战前准备(3)  我要做皇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零一十七节 战前准备(3) (第2/3页)

  传说,当年赵武灵王营建高阙要塞后,巡河而望,见南方的河岸,有鸿鹄飞天,于是,下令在那里建造一个支撑高阙要塞的基点。

    这就是鸿鹄塞。

    在偏北,高阙要塞的身后,扼守着北出高阙的要道的蒙氏塞。

    传说,那是蒙恬所筑。

    为了给阴山守军提供补给而存在。

    而最后一个,则就在高阙之侧的阳山脚下。

    名为河上塞!

    顾名思义,它就是扼守北河的一个军塞。

    当然,这些都是老黄历了。

    匈奴人占据河套这几十年,大批的秦赵军塞都被废弃了。

    秦始皇所建三十四个县城,现在还留在地图上的,就剩下三个。

    就这三个,还是因为秦人太牛逼了,他们建造的城市太坚固,以至于大自然的风化力量,都无可奈何。

    匈奴人一看,就跪下来膜拜了。

    将这三个县城视为有鬼神保佑的城市,然后……

    他们拿这些城市,当成了自己过冬的营地。

    至于秦始皇所建造的二十七个障塞。

    现在,还在发挥作用的,大抵只有五指之数。

    然而,可惜的是,包括高阙在内的这四个军塞,都在这五指之间。

    那最后一个没有废弃的是扼守着阴山的榆林塞。

    自高阙至榆林,秦人的军塞,沿着大河与阴山、阳山,次第展开,形成了秦长城的最北端体系。

    所以,当年蒙恬被逼自杀前,曾说:罪固当死矣,起临兆属之辽东,城堑万余里,此其中不能无绝地脉哉?此恬之罪!

    虽然,这可能是赵高胡亥编造的谎言。

    但是,哪怕是谎言,也揭露了一个事实——秦长城是因河、山而建。

    特别是在秦长城的北端,秦人通过修建运河,连通山脉,通过构造要塞,改变地貌,形成自己的防御体系。

    近代的大思想界贾谊贾长沙,也曾经说过:(秦始皇)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溪以为固。

    这都是在告诉世人——秦人在九原郡,干的就是改变地理,修改地脉,用人力改造自然的活计。

    魏尚等人,都是久于沙场的老将,也自都明白这些历史。

    而且,侦查的情报和消息,也都显示了,匈奴人虽然废弃很多秦人的县城和障塞。

    但他们并不蠢,依然保留了秦九原防御体系的精髓。

    甚至很有可能,秦人留下的这个防御体系,曾经在匈奴的崛起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东胡人和月氏人不可能没打过河套的主意。

    但他们都铩羽而归了。

    现在,轮到汉军来挑战自己的前辈和先人们用智慧和鲜血建造而成的这个防御体系了。

    所有人都是聚精会神,审视着地图。

    “天子交给吾等的任务是梓岭、鸿鹄……”魏尚望着众将缓缓的道:“其中梓岭之敌,只要他们不冒头,就且先不管他们,吾等全力拿下鸿鹄塞!”

    魏尚伸手在地图上,鸿鹄塞的位置点了一下。

    鸿鹄塞,与云中郡的关系和渊源非常深。

    甚至,云中之名也来自于鸿鹄塞。

    当年,赵武灵王,望鸿鹄于飞,于是在其地建立鸿鹄塞,以拱卫高阙。

    最终,又在距离鸿鹄塞数百里外的云中,建立云中塞。

    最初,云中与鸿鹄是赵长城的防御体系的一部分。

    甚至,在本质上来说,云中、鸿鹄、高阙,乃至于榆林,都是秦长城的链条中的一角!

    对云中人来说,当然做梦都想收复这个自己的姐妹城。

    哪怕,它今天实则已经残破不堪了。

    “鸿鹄塞之敌,请杨郡尉代为介绍……”魏尚也感觉有些累了,于是坐下来。

    而他身侧的杨喜,则恭身一拜,道:“诺!”

    然后,他看向诸将:“天子命我云中郡兵,取鸿鹄之塞!”

    “根据探子以及‘友人’之情报,吾在八月之时,初步计算出了鸿鹄之敌的数量!”杨喜让人取来绘制好的更清晰更详细的鸿鹄塞地图,与众人观看。

    “在河南,有匈奴四千邑落,约三千五百骑,皆属匈奴浑邪部族……”

    “这些人,且不管他们!”杨喜说道这里,微微一笑:“彼辈若胆敢螳臂当车,王师,自当碾碎他们!”

    云中众将都是哈哈大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要!!!重要!!由于言情小说阁在百度上可能搜索不到了,所以请各位网友们把我们言情小说阁→→→→阅读记录←←←保存到浏览器收藏夹里,打开返回到自己最近阅读的小说页面,以便实时阅读小说最新精彩内容!言情小说阁承诺:所有的小说绝对最快实时更新最新章节,也可以记住我们的域名:www.xianqihaotianmi.org(鲜妻好甜蜜) 谢谢大家的支持!很重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