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百一十八节 拿错剧本的儒家(1)  我要做皇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xianqihaotianmi.org
    第七百一十八节 拿错剧本的儒家(1) (第1/3页)

    仔细想想,其实部分朝臣与士大夫的思维,很容易就能理解。

    中国对宗教,自古以来就非常包容。

    翻开历史书,什么拜火教,佛教各派系(密宗、禅宗什么的)、基友教甚至绿教。

    大凡地球上有的主流宗教,基本上都曾经来过中国发展业务,而且都还活的很滋润。

    甚至有不少宗教,在它的发源地都已经消失了,但在中国大地上,却是香火鼎盛,朝拜求神问签者络绎不绝。

    对信奉朴素实用主义宗教观的中国人来说,甭管什么宗教什么神明,拜上一拜,总归是没有坏处的。

    在这种思维影响下,现在长安城里,就有一堆冒着掉脑袋的风险,在偷偷摸摸在家里供奉着来自三越的巫女和巫蛊的家伙们。

    至于其他什么乱七八糟,古古怪怪的宗教和神明,更是满中国开花。

    如今,就连算个命,都有七八个不同派系的算命先生可以请教……

    至于看风水就更夸张了——你至少可以得到十个不同专业的风水专家的建议……

    在这种大环境下,匈奴爆出‘单于也有了神明庇护’的新闻。

    甭管它是不是真的。

    对中国人来说,先信一信,起码没有坏处嘛!

    等到被证明是假的,再去拔他的皮也不迟。

    更何况,匈奴还是已知世界内,唯一能跟汉室掰一掰腕子的霸主级势力。

    在很多人的思维里,既然我中国天子有神助,那夷狄之君,大抵也应该有个毛神在帮忙吧?

    不然就很难解释,这个夷狄为什么能跟中国掰腕子了。

    但,站在刘彻的立场上,这样的想法,无疑是很危险的。

    在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且只有天子能合法的与天地鬼神沟通。

    这个传统,奠定了中国必然是个世俗国家,永远不会变成宗教国家的基础。

    但,现在。这个基础遇到了来自匈奴的挑战。

    假如说,刘彻什么也不干,坐视甚至默认了匈奴单于也有神佑,那岂非等于承认这个世界上其他人也能跟天地鬼神沟通?

    这个口子开不得!

    “夷狄无义,所从来久!夫稽粥氏狂孛无礼。率兽食人,岂有天命?泰一在上,八主布德,朗朗乾坤,昭昭日月,稽粥氏必作法自毙!”

    “且夫稽粥氏若果有天命,安有冒顿八子,只存二人,老上十一子,只得三脉之理?此天之罚也!”

    很快。刘彻的断然否定跟抹黑言论,就从宫廷里流传了出去。

    所谓稽粥氏,指的就是匈奴单于的宗姓。

    这是因为,到目前为止,汉室官方依然没有弄清楚匈奴单于的姓氏。(注1)

    而匈奴人也从不对外界宣称自己的单于宗姓。

    这是因为,匈奴觉得,高贵的单于姓氏,不能让外人知道。尤其不能让奴隶跟附庸部族们知晓,不然,这将玷污光荣的挛鞮氏。

    所以。匈奴单于向来只以其名彰显世间。

    但在中国人看来,只有名而无姓,大大不妥。

    于是自作主张,以匈奴最强的单于老上的名字作为匈奴单于的姓氏。

    至于为什么不是冒顿?

    这是因为在汉室看来。老上单于比冒顿要危险一万倍!

    那个用兵如神,而且懂得从战略高度思考问题的单于,可比冒顿那个只会杀杀杀砍砍砍的夷狄之主要强的太多了。

    匈奴也正是在老上手里,成为了东北亚地区,无可置疑的绝对霸主。

    拳打东胡,脚踢月氏。西臣西域,南压汉室。

    可谓横压一世。

    这位单于在世时,几乎为匈奴解决了它的所有内部问题,就连外部的唯一隐忧汉室,也在其手中被压制在长城之内。

    选他的名字作为匈奴单于的姓氏,这是出于对敌人的尊重。

    而刘彻对匈奴的抹黑,正中匈奴的弱点。

    事实上,匈奴王室成员体弱多病,命运多舛,这根本不是什么秘密。

    自冒顿以来,平均五个王室男性,只有一个能活到成年。

    现在的军臣单于,更是一个茶几上的杯具。

    他的剩下了起码八九个儿子,但是,从公开的消息上来看,貌似从没有一个能活到六岁的。

    就是现在嫁给刘彻的夏胭脂,其实身体也不是太好,要不是汉室医疗技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nqihaotianmi.org


重要!!!重要!!由于言情小说阁在百度上可能搜索不到了,所以请各位网友们把我们言情小说阁→→→→阅读记录←←←保存到浏览器收藏夹里,打开返回到自己最近阅读的小说页面,以便实时阅读小说最新精彩内容!言情小说阁承诺:所有的小说绝对最快实时更新最新章节,也可以记住我们的域名:www.xianqihaotianmi.org(鲜妻好甜蜜) 谢谢大家的支持!很重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