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二十五节 冬小麦(2)  我要做皇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二十五节 冬小麦(2) (第2/3页)

,还有整整一大包晒出来的海盐。

    刘彻看过了。主父偃晒出来的海盐,其实是粗盐,距离它变成后世的食盐,可能还需要几道工序,清除杂质,有害的物质等等。

    但对西元前的农民来说。粗盐也是盐!

    只要能吃,不会死人就行,计较那么多干嘛?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时代,绝大多百姓,食用的食盐,都是粗盐。

    至于精盐什么的,那是只有官宦人家和有钱的地主阶级才吃得起。

    换句话说,主父偃晒出来的盐,是可以直接售卖的。

    而盐铁利润,不问可知,更何况,晒盐的成本,除了人工和土地,几乎等于零。

    岑迈闻言,脸色这才好了些。

    总算,能多一个进项不是?

    将此事决定下来,刘彻看向其他臣子,刘彻心里很清楚,这些人肯定会利用提前知道的消息,去收购小麦。

    不过,这却是在刘彻预料中的事情。

    想推广冬小麦,仅靠一个提高价格,是很难达成效果的。

    必须要得到关中的地主阶级的支持和鼓动。

    没有地主阶级的推广和帮忙,只靠着农民自发的行为,冬小麦的种植规模可能要好几年才能提高到粟米的栽培规模。

    这还是关中!

    想要推行到整个北方,还不知道要花多少时间!

    当然,更重要的是,刘彻一直在布局,从粟米的保护价开始,他就在布局。

    其后,龙首渠、轨道马车,乃至于今天的冬小麦,都是他布局中的一块。

    最终的目标,刘彻的想法很简单:原木立信!

    当年商鞅主持秦国变法,以原木立信为开端,树立了民众对政府信用的信心。

    可以说,秦国变法的成功,离不开商鞅树立起来的政府信用。

    老百姓从此就相信,秦政权的所有承诺和目标。

    而,几百年后的今天,世风日下,人心不古,早就不是那个只靠原木立信,就能取信天下人的时代了。

    特别是老刘家的天子,最近五十几年,干出了一些自己把自己说过的话吃回肚子里的事情。

    譬如最开始,刘邦与功臣大将刑白马而盟:非刘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候,不如约,天下共击之。

    然后……

    太宗孝文皇帝封薄昭为枳候,拉开了汉室外戚封侯的序幕。

    后来更是为了自己下台阶封了淮南王刘长的舅舅为列侯……

    这也就罢了……

    反正是针对贵族大臣的承诺。

    但是,接受晁错的建议,采用输粟捐爵的模式,固然得到了大笔粮食,缓解了边郡的粮荒,但,却也把汉室的信誉给败坏的差不多了。

    至于后来的小猪,则是完全拿着国家的信誉来当敛财的工具。

    他发行了白鹿皮币,一尺白鹿皮。作价黄金一斤,面值最高的,达到了四十万钱!号为白金……

    然后……

    当持有白鹿皮币的商人、贵族、地主要求兑现时……

    这货把桌子一掀,据不认账。

    坑死了无数人……

    这就是史书上第一起以国家信用来进行诈骗。并且成功的案例。

    后世蒙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要!!!重要!!由于言情小说阁在百度上可能搜索不到了,所以请各位网友们把我们言情小说阁→→→→阅读记录←←←保存到浏览器收藏夹里,打开返回到自己最近阅读的小说页面,以便实时阅读小说最新精彩内容!言情小说阁承诺:所有的小说绝对最快实时更新最新章节,也可以记住我们的域名:www.xianqihaotianmi.org(鲜妻好甜蜜) 谢谢大家的支持!很重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