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零二节 乱起!  我要做皇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零二节 乱起! (第2/3页)

子嘴里听过。

    只是限于资金和场地还有顾忌舆论的缘故,一直只停留在纸面上。

    “家上终于下定决心了吗?”义纵心里想着,带着他的三个心腹,走进书房。

    每次来到这太子宫画堂的书房,义纵都会生出一种朝圣一样的心思。

    实在是,这书房的藏书太多了!

    从军事到地理,从医术到工程。诸子百家,三教九流,诸般论著,应有尽有。

    义纵估摸过。单单是这书房的藏书,恐怕就不下数千卷,至少有着百万字!

    除了石渠阁的藏书外,当今天下,再也没有那个地方的藏书,比太子宫的藏书规模更大。类别更多,种类更全了。

    一进门,义纵就发现,今天的书房,好像多了些藏书。

    他来到一个明显是刚刚摆好的书架前,拿起一卷竹简,只看了一眼标题,就惊呼出声:“天,是荀子注释的《周髀算经》!”

    “居然是《九数》还是留候注释过的!”一个小伙伴同样兴奋的大喊:“我早听说过,当年留候隐居山林之时,曾将自己的一些心得和用兵之法,记录在一册《九数》之中,该不会就是这一卷《九数》吧!”

    留候张良,是许多人的偶像,特别是张良所学的《太公兵法》,在民间就几乎等同于《九阴真经》号称得之能成战神的真。无双秘籍。

    因此,也难怪那个少年郎兴奋不已。

    “新的《九章算数》!”义纵闻言,连忙拿起书架最上面的一卷书简,打开来一看,立刻就认出来了:“完全是新出的,而且看笔迹,当是北平侯苍公亲笔所写!”

    义纵此时,只觉得,自己就是全世界的最幸福的人了。

    概因为,太子喜欢数学好的人,所以义纵自然的对数学类的书籍和知识格外感兴趣。

    甚至,他每次来这书房看书,看的也大部分都是数学类的书籍。

    而当世数学这个领域,成就最高的,毫无疑问就是前丞相北平侯张苍了。

    此刻,能亲眼读到北平侯张苍的最新著述,对义纵而言,完全不亚于儒家的学子亲眼看到孔子教学,法家的人在韩非门下听讲。

    “我们抓紧时间抄录吧!”义纵拿着那卷书简道:“不然,一会别人来了,就没有这么好的机会了!”

    于是,四人找了地方,拿了些白纸,跪坐在一起,开始抄录起来。

    可惜,没过多久,就有着脚步声在外面传来。

    义纵稍微抬头一看,就见到张汤带着他的副手宁成走了进来。

    义纵等人连忙起身行礼:“见过张率更!”

    张汤微微颔首回礼,然后,就来到了那个书架前,然后,又踱着脚步,巡视了一番这书房上下,旁若无人的对宁成吩咐道:“贤弟,这些书简,这两天你找人全部抄录出来一份出来罢!”

    “诺!”宁成点点头。

    张汤走到义纵等人身前,笑着道:“义舍人来读书啊……”

    然后,张汤又看了看义纵身边的三个少年。眼中闪过一缕可惜。

    这三个少年,原本都是默默无闻,靠着赀财或者父辈的荫补,才混进了太子宫,当的也是打酱油一类的小官和侍从。

    开始,谁都没把他们放在眼里。

    但偏偏,却被义纵看重,视为心腹。放在身边培养。

    原本张汤都没怎么留意,更没怎么放在心里。

    可谁成想,在这三人的辅佐和帮助下,义纵居然接连的几乎完美的完成了太子交代下来的好几个任务。

    其中甚至不乏。张汤自认为即使自己上阵,也可能讨不到好的一个事情。

    这就让张汤不得不重视起来。

    这个太子的小舅子,未来的国舅爷,可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废柴。

    在经过一段时间观察后,张汤更是发现。义纵所笼络的这三个亲信,居然人人都有特长。

    譬如,左侧那个看上去很瘦弱的少年,名叫咸宣,虽然出身很差,勉勉强强才靠着父辈的功绩和人脉混进太子宫来混资历。

    但这些天下来,张汤就发现他虽然年轻,不过是个刀笔吏的出身,但办事很稳妥,有着不属于经年老吏的沉稳。

    而右侧那个看着像个木头一样的家伙。名曰杜衍,出身更烂,是靠着老爹有钱,用钞票开道进的太子宫,担任的也是文书一类的小吏。

    然而,张汤却不敢轻视他。

    因为,前两日,张汤与剧孟饮酒时,曾听剧孟提起过,这个杜衍。有着大将之风,在军事上的天赋相当高,而且学习能力很快,剧孟已经打算跟太子提议。提拔这个杜衍担任宫门卫尉,负责太子宫某个门禁的安保。

    至于那人,张汤只知道对方姓朱,家里是地方的豪强,与安国候家族有些关系。

    只是,既然咸宣与杜衍都表现出了超然的能力。

    这个姓朱的少年。恐怕也简单不到哪里去。

    张汤低头,看了看这几人在抄录的书简。

    义纵抄的是《九章算术》的新篇章。

    杜衍在抄的是《九数》但仔细一看,这篇《九数》的某些地方,居然藏着几句注释,是关于军阵的内容……

    而咸宣跟那个姓朱的少年,却在埋头抄着秦代的《法经》。

    看了看那篇法经,张汤咦了一声,因为张汤记得很清楚,现行流通于世的《法经》残缺了许多。

    而咸宣与那朱姓少年正在抄录的,却似乎是一个完整版本。

    “这些书简是哪里来的?”张汤不由得奇怪了起来。

    “回张率更,据说是北平侯苍公进献给家上的……”义纵低头答道。

    “哦……”张汤不动声色的拿起那卷法经,看了看,对咸宣和那朱姓少年道:“多抄一份,送到我的案头,行吗?”

    汉法是在秦法的基础上变动而来的。

    因此,想吃透汉法,秦法就不能不看。

    只是可惜,秦代的《法经》在战火中损毁了许多。

    当世,唯一一个能复原出秦法所有内容的,估计也就只有那个当过秦朝御史,背熟了所有秦律的北平侯张苍了!

    “诺!”咸宣与那朱姓少年哪里敢违逆张汤的意思?

    ……………………………………

    几天以后,长安城东的一个市集的外侧,几栋宅院,悄然易主。

    然后,大批的工匠入驻。

    来自蜀郡的土豪根本不差钱。

    数以百计的工匠日夜施工,大批的砖木被运了进去。

    本来,像这样的来历不明的土豪,肯定会被关中商贾排挤和打压。

    但,这一次,别说地痞无赖了,就连乞丐什么的,都不敢靠近那在施工的地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要!!!重要!!由于言情小说阁在百度上可能搜索不到了,所以请各位网友们把我们言情小说阁→→→→阅读记录←←←保存到浏览器收藏夹里,打开返回到自己最近阅读的小说页面,以便实时阅读小说最新精彩内容!言情小说阁承诺:所有的小说绝对最快实时更新最新章节,也可以记住我们的域名:www.xianqihaotianmi.org(鲜妻好甜蜜) 谢谢大家的支持!很重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