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四十六章:不首先动用武则天  唐朝贵公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四十六章:不首先动用武则天 (第2/3页)

跟陈正泰没有多大的关系。

    不过提及陈正泰的人不少,新晋网红嘛,面子还是有的。

    不出意外,骂的人比较多。

    大唐的人比较刚烈,这也能理解。

    许多人非议的,是练新兵的事。

    为何要练新兵?朝廷的禁军已经足够多了,地方上还有许多的骠骑,足以应对任何的外患和内忧。而且新军明面上还属于东宫卫率,东宫需要这么多兵马做什么?

    至于招募百工子弟,更是没有道理,国家的基础来源于良家子,什么叫农业社会,农业社会就是基层的骨干都是大大小小的地主子弟,这样的人才是出身清白。

    这被歧视的对象,居然也招募进入了军中,就形同于是招奴隶入伍一样的道理。

    “陛下可知道牧野之战吗?牧野之战,商纣王召奴隶充实商军,结果战事一起,商军中的奴隶和战俘全无斗志,纷纷倒戈,于是兵败如山倒。在臣看来,非良家子从军的危害,实在太大,百工脱离了农事,和商贾一样,眼里都只是小利,他们贪生怕死,并无守土之心,以奇巧淫技为能,这样的人,大唐可以信任吗?区区一个新军,纵是只有五千人,可臣恐此例一开,大大挫伤我唐军的士气,恳请陛下三思。”

    见李世民不理会。

    说话的乃是兵部侍郎韦清雪,韦清雪随即看向陈正泰:“韩国公以为呢?”

    陈正泰不得已只好道:“这个……要问陛下。”

    韦清雪只好又看向李世民:“陛下难道还不发一言吗?”

    李世民瞪了陈正泰一言:“这是陈正泰的建言。”

    “可您是陛下啊,陛下乾坤独断,自有主张。”

    “朕的意思是……且看看,虽然百工子弟积弊重重,可无论如何,他们也是我大唐子民,让他们从军,尽一尽守土的职责,有何不可呢?”

    “这样的人入了军中,就是害群之马,非但无法提高军队的战斗力,还糟蹋了兵部为数不多的钱粮,甚至还会令其他军马士气低落的,良家子从军,承袭着父祖们的恩荫,他们……”

    “好啦。”李世民笑了笑道:“就不要在此事上纠缠了。”

    韦清雪绷着脸:“臣……”

    这时,却有人正色道:“陛下,臣也以为韦侍郎所言甚是。”

    众人循声看去,站出来的人相貌堂堂,大义凛然状。

    只是他一出马,连李世民都露出无奈苦笑。

    站出来的乃是秘书监少监,也就是陈家当初的同行魏征。

    魏征这个人……这朝中的人都是闻名遐迩的,倒不是因为他喜欢劝谏,也不是因为他性情刚烈似火,实际上,此人能从当初李建成的心腹中脱颖而出,确实是个极有才能的事,李世民交代他做的事,他都能非常迅速的完成,而且能让人心悦诚服。

    如若不然,一个只晓得骂人的喷子,依着李世民这样的性子,再加上他这李建成旧党的身份,此人又更非有什么极高的门第,早就一脚踹开了,何至于到了后来,扶摇直上,甚至成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排在第四位,远比许多功臣名将的地位还要高了。

    正因为这个人能力强,而且不开口则以,一旦开口,就总能说中要害,所以李世民才对他有着敬畏之心。

    此时,魏征慨然道:“人各有自己的性情,自有府兵以来,朝廷就是这样的军制,现在擅自更改,如何能够服众呢?就说军中各卫,所挑选的都是良家子中的佼佼者,这样的人,才能效忠国家,拥有强大的战斗力,而百工子弟,此前没有受过骑射的调教,也没有习武的传统,让他们从军,臣最担心的是……会令长安各卫,为之寒心啊,军中的士气,是最紧要的。若是陛下将百工子弟和良家子弟置于同等地位,难免令他们无法心悦诚服。而且朝廷花费大量的钱粮,养这么一支难成气候的军马,也过于奢靡浪费了。”

    这是魏征的看法。

    府兵制能流传到今天,良家子从军能够延续至今,它自然是有根源的,历朝历代,不是没有尝试过用其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要!!!重要!!由于言情小说阁在百度上可能搜索不到了,所以请各位网友们把我们言情小说阁→→→→阅读记录←←←保存到浏览器收藏夹里,打开返回到自己最近阅读的小说页面,以便实时阅读小说最新精彩内容!言情小说阁承诺:所有的小说绝对最快实时更新最新章节,也可以记住我们的域名:www.xianqihaotianmi.org(鲜妻好甜蜜) 谢谢大家的支持!很重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