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八十三章 履胜各翘楚  红楼之扶摇河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xianqihaotianmi.org
    第三百八十三章 履胜各翘楚 (第1/3页)

    金陵,陪都六部官署。

    原先人气寡淡的工部衙门,这几天突然变得热闹起来,常有官员兵丁出入,其中甚至有金发碧眼的白夷人。

    因为,工部官堂内一个两进小院中,新设立了陪都火器司衙。

    大周虽从金陵迁都神京,但金陵为江南半壁河山枢纽,大周鼎定龙兴之地,在皇家和士民眼中依旧非比寻常。

    且神京地处北地,座落中原农垦文明和北方游牧文明交界,地缘形势十分复杂。

    大周立国历经数帝,统御江山七十余年,但与北方残蒙、吐蕃、女真等异族的拉锯争斗,虽未成坐大之势,却从未真正平息。

    因此,在江南富庶枢纽,设立完整的理政官衙体系,以备社稷后端不备之需,就显得非常必要。

    因此,即便迁都神京,朝廷依旧在金陵保留陪都六部,以彰显陪都为江南扼要的地位。

    陪都六部官制架设,和神京六部一致。

    但自迁都之后,镇国政事毕竟轻于国都神京。

    所以,陪都六部虽官制架构不变,但除承担江南政事重担的兵部、户部、吏部、刑部为满额配置。

    工部、礼部这两个政事不太繁忙的衙门,通常空置尚书之位,以左侍郎为尊,以下规制官职也都有空置,减少人浮于事。

    另外,陪都六部还有一个特殊作用。

    那些在神京六部官斗失败的人物,不少人会被贬到陪都六部投闲置散,等待形势扭转,再待起用。

    所以,陪都六部虽比不得神京六部权势嚣然,但这里却从不缺少韬略深厚的官场老饕。

    ……

    自从嘉昭帝明圣发布,命贾琮入金陵组建火器司分部。

    神京工部尚书李德康,便向陪都工部发出照会,让其安排火器司分部设立准备事宜。

    其实所谓的准备事宜,就是给火器司分部准备办理公务的处所。

    金陵原为国都,六部官衙本就空旷,加上陪都工部如今人少屋旷。

    工部衙门空出一个二进小院,作为陪都火器司分部官署,也是挺容易的事。

    江流和四名火器司吏目,先一步到达金陵,在贾琮到达之前,早就对接办妥这些庶务,贾琮一到金陵便有官衙可座。

    因此一到金陵,火器司分部事务,便立即开展起来。

    而火器司分部的官吏,都是贾琮从神京火器司抽调,并不从金陵本地筛选。

    ……

    他虽领有秘旨办事,到了金陵之后,也第一时间和大理寺正杨宏斌、中车司邹敏儿先后见面,商议相关对策。

    但表面上的火器分部事务,他还是做得非常充足。

    虽然在嘉昭帝、顾延魁、韦观繇等人眼中,贾琮下金陵开办火器司分部,只是便于行事的幌子。

    但他对于火器分部的事务,并不只是简单在金陵官员面前摆个样子,而是真抓实干的去做。

    这几年他已两下金陵办事,对金陵的特殊性深有认识。

    金陵历来被称虎踞龙盘之地,兵家扼要之所,大周太祖当初凭金陵江涛天险,北望中原,一统河山。

    自从朝廷推行海贸,金陵带动江南六州一府,银流富庶,冠盖天下。

    在大周社稷体系中的重要性,它已不单单是一国陪都的简单含义。

    天下大势,犹如水无常形,引高汇低,却是必然之举。

    随着金陵带领大周海政繁茂,虽造就周边各州富庶,但天灾人祸也从未平息,优劣相抵,攻伐交合,鲜花烈火已显烹然之态。

    如此世态情形之下,这样的关要之地,引来内外觊觎不算奇怪。

    不要说起后世那些坚船利炮的故事,就这几年东瀛倭寇日渐泛滥,苏扬两地私盐贩卖猖獗,绝对不是空穴之风,无根之源。

    更不用说在历朝历代,天时人势剧变之时,朝堂政争,后嗣谋权,江湖隐社,这些眼下隐而不显之事,谁能断定不会再现。

    所以,贾琮认为在金陵推行火器等先机之学,乃壮其根基,厚其底蕴,是大有所为的关要之事。

    绝不是知情之人所想的,只是为了断案而做的区区幌子。

    他又是有明旨在身,做起事来自然更加堂而皇之。

    一入工部临时官署,他便给从神京带来的四名吏目,分派职责。

    让他们从户部调来因传教、技业入册的西夷人员名录,又从市舶司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nqihaotianmi.org


重要!!!重要!!由于言情小说阁在百度上可能搜索不到了,所以请各位网友们把我们言情小说阁→→→→阅读记录←←←保存到浏览器收藏夹里,打开返回到自己最近阅读的小说页面,以便实时阅读小说最新精彩内容!言情小说阁承诺:所有的小说绝对最快实时更新最新章节,也可以记住我们的域名:www.xianqihaotianmi.org(鲜妻好甜蜜) 谢谢大家的支持!很重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