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六章 拜见殿下  我的大明新帝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六章 拜见殿下 (第2/3页)

   但是张士诚在跟朱元璋的争霸中失败,苏州也因此受了牵连。在大明初期,苏州府一地的税收,就占了整个大明的十分之一,由此可见有多重的税。

    从永乐之后这些年,苏州府的税屡屡下降,如今也算是国泰民安。而且几十年过去了,当初认张士诚为主的百姓也大都死了。

    朱棣愿意到苏州,自然也代表了他原谅了苏州百姓。

    从永乐十五年,苏州府紧跟应天府的脚步,设置了不少动力水车。水车的设立,让纺织,丝绸行业大为受益,这些年,苏州的发展越发快速。

    特别是苏州知府刘麟,因为与马家刻意攀交,在太孙那里也挂上了号。他这几年借助马家的关系,与工部进行合作,致力发展工业和商业。

    如今,苏州一地的商税,每年都超过了三十万两,位居大明除应天府外第三,仅次于宁波和泉州。

    而宁波和泉州,完全是因为占了出海口的优势。否则的话,还不一定有苏州府强。

    苏州的百姓欢天喜地地迎接皇上,而在应天府,百姓则是欢天喜地地欢送皇上。

    朱棣是个待不住的人,这些年只要有点借口,他就想到处跑。

    以至于朱瞻基一直怀疑,原本的历史中他五次北征,除了前两次有点效果,后面几次都没有取得什么效果,恐怕他不是为了北征,只是为了出去放风。

    二月底的时候,他就想跑了,还是一众官员劝住了他,认为他去了刘家港,只会拖累准备的效率。

    而且他跟朱瞻基的权力过渡了不到一个月,百官也劝他,再对培养殿下一段时间。

    三月初一的大朝会,朱棣干脆就不上朝了,让朱瞻基一个人上朝,他只是旁听。

    文臣议事自有规则,朱瞻基断事自有分寸,这一切都让他格外满意。

    不等散朝,他就宣布,三月初五他就出发,将领士兵先到刘家港,他要到苏州进行宣慰。

    朱瞻基暗自觉得好笑,朱棣现在就是个犟筋,有点为所欲为的,专门喜欢跟人对着干的恶趣味。

    不过,他早点离开也好。他走了,自己才好一步步地施展自己的抱负,省得旁边还有个人约束着他。

    三月初四这日夜里,整个皇宫都没有丝毫平静。

    朱棣出征,要比朱瞻基出征的派头大的多了。

    别的不说,光是御厨,他就带了超过两百人,擅长各种口味,各种菜肴。

    妃子他倒是带的不多,只有四人,也包括了他近年来最宠爱的朝鲜韩妃。

    一箱箱的行李被太监们装运上船,旗舰的上下,内外,又被好好清理了一遍,可以说,连一只老鼠都没有。

    朱瞻基还是按照自己的生活节奏,到了子时就睡下,睡了一个半时辰,才起床来跟朱棣一起祭祖,祭天。

    破晓时分,朱棣带着朱瞻基在皇城的承天门城楼上,发布了出征徼文,接着,下来就登上了前往阅江楼码头的龙辇。

    一路上,文武百官都紧跟在龙辇之后,应天府的百姓,无不驻足欢送。

    到了巳正,朱棣在文武百官的欢送之中,登上了旗舰,随后他就一直站在船舷,遥望着岸上的百姓。

    朱瞻基陪在他的身边,等待着其他将士依次登船。

    待所有船只都升起了行船旗,他才回头跟朱瞻基说道:“瞻基,朕这大明江山,就托付给你了!”

    朱瞻基双膝跪下,跟在他身后的内侍们也都纷纷跪下。朱瞻基恭恭敬敬地向他磕了三个头,坚定说道:“祝皇祖父旗开得胜,大胜而归,孙儿在应天府为你祈福。”

    朱棣哈哈笑道:“若能将那帖木儿国一举踏平,朕就此生无憾。惟盼瞻基能不急不躁,将我大明之日月旗,插遍全球!”

    “孙儿定当全力以赴。”

    他又转向十三位顾命大臣说道:“尔等精心辅佐太孙,待我凯旋,为尔等论功行赏。”

    众人纷纷跪下磕头。“臣遵旨。”

    朱棣身子一扭,扬手说道:“好了,你们也去吧!升行军旗。”

    随着朱棣的命令,旗舰上面升起了一面绿色的行军旗,接着,船舷处的一门没有装弹的火炮被点燃。

    一声巨响,船都为之一震,不少不习惯的大臣忍不住一个踉跄。朱棣哈哈笑道:“都去吧!朕要去踏平那帖木儿国,待回京时,再与诸位同饮胜利酒。”

    朱瞻基带着十三位顾命大臣和一干内侍沿着舷梯来到了栈桥上,旗舰就缓慢吊起了重达三千斤的两个船锚。

    一排长达十一米的船撸从船后的圆洞里面伸出,抵达水面,然后快速地摇动着。

    船缓缓启动,然后沿着水流开始缓慢向下滑行。

    即使站在栈桥上,也能听到水手们开始测试风速和水速的声音,根据这些数据,一面面船帆开始调整方向,然后升起。

    不过,一直到旗舰离开众人的视线,这些调试工作依旧没有完成。

    朱瞻基向宋礼问道:“宋尚书,将蒸汽机装上海船的测试结束了吗?”

    “禀殿下,海船不同河船乃是平底,传动部分依旧有许多问题难以解决……”

    朱瞻基明白了他的意思,说道:“没关系。今日初五,待孤安排一下行程,十五左右,去夹江工业区巡视。诸位爱卿,一同回吧。”

    虽然只是简单的一句话,但是听在许多大臣的心里,却又不同的解读。

    现在看来,殿下重视工部并没有任何变化,他对吏部,户部,并无特别重视啊!

    不过想想也能理解,吏部是朱棣要求保持稳定的部门。

    至于礼部,那是国家的根基,朱瞻基肯定不会在没有正式登基的时候插手国之礼仪,祭祀,教育之事。

    剩下的几部,兵部现在一切中重心都转到西征方面,这里也不能随便动。

    只有户部,刑部,工部,可以供朱瞻基折腾了。

    户部因为有了两家银行,如今的各部预算又是直接发放,所以作用减轻了许多。

    而且,朱瞻基在没有完全熟悉户部的运作的时候,也不会轻易动。

    刑部自有章法,一切要按照规矩来。

    也就只有朱瞻基最熟悉的工部,可以随意折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要!!!重要!!由于言情小说阁在百度上可能搜索不到了,所以请各位网友们把我们言情小说阁→→→→阅读记录←←←保存到浏览器收藏夹里,打开返回到自己最近阅读的小说页面,以便实时阅读小说最新精彩内容!言情小说阁承诺:所有的小说绝对最快实时更新最新章节,也可以记住我们的域名:www.xianqihaotianmi.org(鲜妻好甜蜜) 谢谢大家的支持!很重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