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一五章 琉球  我的大明新帝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一五章 琉球 (第2/3页)

影响不是那么大了,就直接干掉了他。

    “纪指挥使,如今我们去向何处?”

    依靠与纪纲的密切关系,山名氏利没有与其他名主和将军一起乘一条船,而是在锦衣卫船上混了一个舱室。

    纪纲也需要在石见国附近拉拢一个死心塌地的盟友,如今山名氏利虽然成为了长门国的守护,但是依旧势力最弱。因为最弱,需要依靠大明的支持,所以纪纲觉得他更值得扶持一把。

    纪纲当然知道舰队的航行线路,笑着说道:“如今中山国基本统治了琉球,太孙殿下答应了他的请求,将会去琉球一行,所以我们要绕一圈。”

    这趟回大明,纪纲已经准备好了卸下锦衣卫指挥使一职。虽然下一步的官职还没有确定,但是石见国已经被太孙许给了他,这一次回去,也要把家人全部接到东瀛来。

    大明他是待不下去了,哪怕这次他在东瀛立下大功,但是掌控锦衣卫十几年,不知道树立了多少仇人。

    为了平息民愤,哪怕朱棣对他再重视,也不会为了他得罪一大批文臣武将。

    所以,还是远离大明这个漩涡更安全,他这种形同流放的去职,最少也能平息一些民愤。

    既然太孙已经答应了让他成为石见国的守护,虽然只有一县治地,但是在这里当一个土皇帝,也比留在国内强的多。

    何况,东瀛虽然穷,但是石见国却不穷。其他人将东瀛当做蛮夷之地,但他却很喜欢这种等级分明的国家。

    因为在这里,他可以名正言顺地作威作福。

    作为东瀛的王室,称光和家族的两百多个成员单独乘坐一艘宝船。船上除了水手,就只有大明的一些內监伺候。

    东瀛虽然什么都跟大陆学,但是唯独宦官文化没有学过去。

    这主要是东瀛王室并不是个集权王室,他们这种加盟式的政治制度,并不能让人心甘情愿去势为他们服务。

    其次,东瀛的畜牧业并不发达,他们对家畜的驯养非常落后。不要说在古代,哪怕就是八国联军时期,他们的军马都是没有骟过的。

    为什么,因为没有人会这门手艺啊!

    所以,他们的王室一般都是使用将军府,名主府的贵女服侍。这些贵女一般都会在十几岁的时候,进宫服侍几年,然后再回去嫁人。

    当他们被押去大明,除了少数女官愿意随从,大部分都回了家。

    王室不可能没人伺候啊,别的不说,洗衣服,倒马桶这些事,不能让他们的王爷,公主自己干吧。

    不过朱瞻基让他们不用担心,大明太监不少,就他们这些人,随便安排个一两百人就能伺候好了。

    而且用大明的太监,就更能监控他们的生活了。

    与其他喜气洋洋的人不同,所有的王室成员都是提心吊胆,虽然大明繁华,但是他们的命运从此就不能掌握在他们自己的手中了。

    而且,将军府每年只肯给他们出二十万两银子的例银,这些钱只能够维持相对体面的生活,想要做更多事,也是力不能及了。

    只靠例银生活,许多习惯了各种奢华的成员,都觉得未来一片黑暗。

    朱瞻基却不管这么多,他恨不得幕府一两银子都不给他们,让他们在大明天天吃糠咽菜。

    当然,这是不实际的。最少在目前,大部分东瀛人还是认可王室的统治,没有几十年,想要让大明取代王室的地位,几乎不可能。

    他们现在都已经成了自己锅里的菜,想怎么吃就怎么吃,不想吃,当垃圾丢了都可以。

    他现在考虑的是还没有成为自己锅里菜的南琉球,也就是湾湾。

    湾湾这个名字现在还没有,官方对湾湾的定位也很模糊,有时候称南琉球,有时候称东番。

    自元代以来,这里设置了澎湖巡检司,隶属隶属福建泉州路同安县。

    朱元璋时期也继承了这一传统,一直到洪武二十年,因为朱元璋实施海禁而废除,并把岛上的汉族居民迁到漳州、泉州一带。

    如今海禁虽然还没有取消,但是已经形同虚设,所以朱瞻基决定趁热打铁,将东番问题给解决了。

    朱元璋时期不分青红皂白,将所有的汉人迁回大陆,不管这些人在东番已经有了大片的产业。

    一直到现在,漳州,泉州一带迁回来的汉民,每年都还有向东番那边跑的。

    福建山多地少,人口密集,东番虽然只有西部有少数平原,但是人更少啊。

    汉人迁回来之后,那里就只有一些少数民族,总人口恐怕也不到十万。相比后世的几千万人,现在的人口少的可怜。

    所以,他这次名义上是到琉球,主要还是为了东番。有些事情,必须要有他这个太孙出面,才推动的更快。

    建立巡检司就不用说了,第三舰队肯定要在台北和台南建立水寨,即使不为占领,也能作为以后大航海时代的中继点。

    当然,移民这件事也不能忽视,福建人多地少,那里是个天然的移民地,还没有半点抵触。

    而且,移民东番,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樟脑。

    在后世,许多人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樟脑。

    就连朱瞻基,也只是小时候每次在家里的大衣柜里,见过气味熏人的白色樟脑丸,到了后来几乎不可见了。

    但是在这个时代,樟脑却是神药,也是极其重要的战略物资。

    樟脑的应用非常早,在三国两晋时期就已经入药。具有通关窍、利滞气、辟秽浊、杀虫止痒、消肿止痛的功效,主治疥癣瘙痒、跌打伤痛、牙痛等症状。

    如今征战西南的军队,每个士兵发放的药包里面,就有樟脑成分的药物,能够预防瘴气。

    东番能够被成为“樟脑王国”,是因为这里的北部山林几乎全部都是樟树林,其中不乏千年以上的老树。

    大明军对想要攻略全球,樟脑是必不可少的物资。何况,如今因为樟脑贵重,许多人买不起,家中衣物也常被鼠虫咬烂。

    所以,提前几百年开发樟脑经济,并不会因为时间而不合时宜。

    船行两日,就抵达了琉球中山国的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要!!!重要!!由于言情小说阁在百度上可能搜索不到了,所以请各位网友们把我们言情小说阁→→→→阅读记录←←←保存到浏览器收藏夹里,打开返回到自己最近阅读的小说页面,以便实时阅读小说最新精彩内容!言情小说阁承诺:所有的小说绝对最快实时更新最新章节,也可以记住我们的域名:www.xianqihaotianmi.org(鲜妻好甜蜜) 谢谢大家的支持!很重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