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章 工部  我的大明新帝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章 工部 (第2/3页)

推动,逐渐改善整个经济环境。

    今年年底,他从银楼这里又获得了大约十万两银子的分红,加上他此前留下来的不到二十万两银子,准备直接拿出五万两进行基础建设,其他的二十多万两银子,都将用以基础科学的推动。

    虽然开销不小,但是他相信,只要这些研究院有了研究成果,再强制推广,绝对能赚回更多的财富。

    关键还是一个问题,那就是建立一个成熟的,受监管的经济环境。

    “殿下,宋尚书和吴尚书到了……”

    朱瞻基带着马致德正在农庄南侧秦淮河的一条小支流边查看建房的地址,既然要把人家的女儿收入房中,所以朱瞻基也特意表现了一把,摆出了一副谦恭的模样。

    听到护卫的禀报,朱瞻基楞了一下。“两位尚书大人都来了?”

    “是,两位尚书大人联袂而来。”

    只为了看一看建房的基地,朱瞻基这个太孙就陪着一起,早就让马致才兄弟俩受宠若惊了。闻言立即说道:“殿下且去款待两位大人,无需在我们这里耽搁时间。”

    朱瞻基看了看马致才笑道:“马所副也算是工部的一员,且陪我一起去迎接两位尚书吧!”

    马致才惊讶地看着朱瞻基,激动地快要站不住了,不过嘴上还在谦虚。“殿下,微臣位卑低下,合适吗?”

    马致才以前不过是从九品,现在也不过是正七品的技术官,距离两位正二品的尚书,依旧差了太大的等级。

    如果不是朱瞻基提携,这种场合,他根本没有上前说话的资格。

    “无妨,且跟我来吧。”

    如今的工部有两位尚书,并且不分大小,这在明朝初期很罕见。这也是因为两位尚书都劳苦功高,属于大明少有的技术型官员,就连朱棣也不忍冷遇任何一人。

    宋尚书姓宋名礼,字大本。河南永宁人。洪武中,以国子生擢山西按察司佥事,左迁户部主事。建文初,荐授陕西按察佥事,复坐事左迁刑部员外郎。成祖即位,命署礼部事,以敏练擢礼部侍郎。永乐二年拜工部尚书。尝请给山东屯田牛种,又请犯罪无力准工者徙北京为民,并报可。七年丁母忧,诏留视事。

    朱棣之所以如此重视他,是因为他是如今朝堂最著名的水利专家。如今大明境内疏通的河流,几乎全部都有他的功劳,而且从四川伐巨木,兴建明皇宫,也是他打开了长江水道,才把木头运了出来。

    而吴尚书姓吴名中,字思正。山东武城人。他却是大明著名的建筑专家,如今的明皇宫修复,各地城池建设,包括朱棣为自己和徐皇后修建的陵寝,都是由他负责建设的。

    这两位尚书虽然在一个位置上,但是两人都经常外派,所以一年之中,大部分都只有一位尚书在京。

    加上两人都是技术官员,惺惺相惜,倒也没有其他官员之间的龌蹉,两人的关系还很不错。

    朱瞻基对技术型官员一直是比较欣赏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要!!!重要!!由于言情小说阁在百度上可能搜索不到了,所以请各位网友们把我们言情小说阁→→→→阅读记录←←←保存到浏览器收藏夹里,打开返回到自己最近阅读的小说页面,以便实时阅读小说最新精彩内容!言情小说阁承诺:所有的小说绝对最快实时更新最新章节,也可以记住我们的域名:www.xianqihaotianmi.org(鲜妻好甜蜜) 谢谢大家的支持!很重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