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34章 规矩!  大明第一莽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xianqihaotianmi.org
    第234章 规矩! (第1/3页)

    山东临清。

    清河船厂旧址。

    大明在宣德年间全面收缩防线,又叫停了郑和下西洋,转而推行无比严苛的海禁政策,致使沿海各大船厂全部废置,紧接着就是大量沿海百姓失去生计要么逃亡沦为流民,要么就是沦为士绅田地里面的佃户。

    不过此刻的清河船厂,却是热闹非凡,异常嘈杂。

    其实汤昊之所以要推迟前来山东的时间,则是为了等待匠人们抵达此地,以及抽调卫所军士轮换回大明的汤木。

    左一刀早就奉命前来山东,抽调了一批卫所军乘船前去济州马场,换回了汤木所率领的两千战兵,以及先前留在琉球负责训练琉球军士的五百战兵,然后左一刀便来到了这地处临清的清河船厂,先行一步处理好了基础事宜。

    只是汤木对此有些不满,一见到汤昊立刻就咆哮道。

    “昊哥儿,你这也太过分了啊!”

    “我就在济州岛多待了几个月,你竟然他娘地都大婚了!”

    “作为你这位中山侯的绝对心腹兼左膀右臂,我表示自己很受伤!”

    听见汤木的故意打趣,一众战兵也是纷纷叫嚣了起来。

    哪有他们侯爷大婚,他们却不在现场的道理,这不是故意欺负人吗?

    汤昊没好气地瞪了汤木一眼,随后看向一众京军战兵。

    “别叫唤!”

    “放心吧,该给你们的赏赐,一个不少!”

    “此次你们之中,大部分将士都立下了军功,升官发财自然是少不了的!”

    汤昊紧接着拿出了一份名单,直接高声念了起来。

    很快包括王大宝在内的一百二十八人被喊了出来,随即汤昊下达了指令,他们晋升为了山东各卫所的正千户。

    而后又是一批京军战兵,仅有六十四人,他们晋升为了山东诸卫所的高级军官,包括指挥使、指挥佥事、指挥同知等在内。

    这是汤昊曾经承诺过他们的事情,只要追随他这位中山侯奋勇杀敌,那一应赏赐就绝不会少。

    该升官的升官,该发财的发财,反正不会亏待了有功将士!

    听到中山侯这话,三军将士顿时欢呼了起来。

    哪怕其中大部分人还没有得到晋升,但是他们也得到了钱财赏赐,而且他们敏锐地发现,这些升官的人,诸如王大宝这种,确实是立下了军功杀了不少倭寇,而且还是受伤的将士。

    换句话说,升官的将士,大部分都是伤残人员。

    其实王大宝都已经做好了准备,领取一笔饷银就回家耕田种地了,因为他们缺胳膊少腿儿的,也不可能继续留在战兵里面了。

    然而不得不承认的是,这笔饷银即便中山侯给的再丰厚,也迟早会有用完的那一天,可是他们自己缺胳膊少腿的,回家基本上也干不了重活,下半辈子估计会过得很是凄惨。

    可是,谁都没有想到,这个凶恶的中山侯,竟然会兑现了他当初的诺言,绝不亏待任何一个有功将士,直接让他们升官了。

    最低的人,都是卫所千户起步,这可是真正的军官啊!

    而其余没有升官的将士,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他们才会对汤昊心悦诚服,才会振臂高呼。

    因为他们迟早也会有这么一天,面临伤残退役,到时候他们该拿什么养家糊口呢?

    现在,中山侯给了他们答案。

    你们尽管放心大胆地去浴血搏杀,后续问题完全不用你们操心!

    在这一刻,军心彻底凝固,士气高涨如虹!

    汤昊摆了摆手,示意将士们安静了下来。

    “升官的,可以先回去带上家人,一月之内抵达山东相应卫所报道。”

    “发财的,也可以将银钱邮寄回去给家人,本侯保证可以送到你们家人手中。”

    “其余将士,驻扎在这清河船厂,以后此地将会是我们的大本营,很长一段时间内本侯都会驻守此地。”

    得到了这個命令,三军将士彻底放下心来。

    随后汤木和左一刀就开始了安排,带着两千三百余名战兵进驻清河船厂。

    在接下来的半个月时间里,从南京龙江船厂和淮南清江船厂征召的匠人队伍也陆续抵达。

    而汤昊在这段时间内并没有露面,依旧研究着郑和留下来的那些珍贵资料,尤其是那些战船资料。

    大明造船除数量多以外,还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船体增大,二是船型名目繁多。

    大明船舶最大的,要算郑和下西洋的大型宝船,“长肆拾肆丈肆尺,阔壹拾捌丈”。

    根据大明规定的斛斗称尺制度,这一尺相当于三十一厘米,依此换算,大宝船的长与宽约为一百三十八米和五十六米,载重量约为两千五百吨,排水量为三千一百吨。

    随郑和下西洋的巩珍在其著作《西洋番国志》中,说宝船“体势巍然,巨无与敌,篷帆锚舵,非二三百人莫能举动。”

    这样的巨舶,不仅“盖古所未有”,而且达到了十九世纪以前世界上木帆船的顶峰!

    因此,英国著名的科学家李约瑟指出:“在造船方面,中国曾远远走在欧洲的前面。”

    只是可惜,这样的宝船,以大明王朝如今的造船水平,就算能够强行造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nqihaotianmi.org


重要!!!重要!!由于言情小说阁在百度上可能搜索不到了,所以请各位网友们把我们言情小说阁→→→→阅读记录←←←保存到浏览器收藏夹里,打开返回到自己最近阅读的小说页面,以便实时阅读小说最新精彩内容!言情小说阁承诺:所有的小说绝对最快实时更新最新章节,也可以记住我们的域名:www.xianqihaotianmi.org(鲜妻好甜蜜) 谢谢大家的支持!很重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