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八十八章:遇刺,抓周  知否:我,异姓王,明兰舅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八十八章:遇刺,抓周 (第2/3页)

    林兆远脱口道:“西夏。”

    卫渊点了点头,“李谅祚好手段。”

    “想必此时,耶律信先已经抵达兴庆府数日了吧?也不知辽夏之间,又有着怎样的预谋。”

    “耶律信先若得知本侯被辽人行刺,会是怎样一副表情?”

    郭颢站在他身后,“约莫着要指责西夏背后捅刀的行为。”

    卫渊摆了摆手,“将这些尸体烧了吧。”

    随后,他便返回马车里。

    林兆远跟随着他的脚步,询问道:“侯爷,这件事,就这么算了?”

    卫渊道:“不然该如何?我们明知是西夏所为,但是一切罪证都指向辽国,若是追责,岂不正中了李谅祚下怀?”

    “让本侯不解的是,李谅祚为何偏偏选择在这个时候对本侯行刺?耶律信先与辽国都不是傻子”

    “这个李谅祚,行事愈发让本侯瞧不懂了,可惜,曾经那离间计,未能在李谅祚身上奏效。”

    “此事,我会写劄子,如实向官家禀报,至于朝廷要怎么做,且随他们去吧。”

    闻声,林兆远点了点头,旋即,指挥着虎卫将那些尸体焚烧殆尽。

    有刺客要刺杀卫渊的事情,他们早就提前获知。

    让虎卫远离,是他们引蛇入洞的计划一部分。

    但是,当得知刺客欲要刺杀卫渊那时起,林兆远的心里就充满了困惑。

    按理说,此事不该绝密吗?

    为何轻松就能让自己知道?

    而且,这些似乎明知自己必死却又甘愿赴死的死士,实在过于蹊跷了——

    西夏,兴庆府,李谅祚家中。

    耶律信先已在此处小住几日,近乎将李谅祚的宅院都逛了一遍,愈发好奇道:

    “李兄这座宅院,是按照周人的宅院布局建造,以李兄的身份来说,当真是难得。”

    李谅祚笑道:“周人羸弱,但文化强盛,值得借鉴。”

    耶律信先笑道:“想必此刻,我派出的那些死士,已经行刺卫渊了。”

    李谅祚道:“耶律兄认为,会行刺成功么?”

    耶律信先摇了摇头,“卫渊乃万人敌,区区一些刺客,只怕难伤分毫。”

    闻言,李谅祚难掩失落。

    耶律信先又道:“你我两国合谋刺杀卫渊,本就不是为了真要成功行刺于他。”

    李谅祚点头,“行刺卫渊,只是個引子,他做梦也没想到,你所派出的那些刺客,真就是你们辽人。”

    耶律信先笑道:“即使他信那些刺客是辽人,可天下人又都不是傻子,我怎会派遣辽人行刺一名位高权重的周国侯爵?”

    二人相视一笑,一切皆在不言中。

    他们口中所说的引子,其实是个导火索,这个导火索,将会间接酝酿成战争。

    倘若大周指责辽国他们行刺卫渊,辽国自然会让他们拿出证据,但如果将那些刺客是辽人身份为证据,辽国肯定会倒打一耙,说周国这是诬陷。

    毕竟,真要是想行刺一个人,为何要派能直接联想到自己的杀手?

    派一个不相干的岂不更好?

    倘若大周说是西夏派遣的杀手,那么西夏完全有足够的理由说这是周国故意栽赃陷害。

    刺客是辽人,与我们西夏有何关系?

    所以,无论周国如何做,都是一个错。

    而这个错误,可以视为发动战争的理由。

    倘若周国将此事视若无睹,那么,他们就会散出卫渊被行刺,但大周朝廷却无任何重视此事的消息。

    卫渊是谁?在国内享有着崇高的地位与威望,更是被许多大周百姓认为,是大周的脊梁。

    他被行刺,朝廷不闻不问,再加上他被官家革职,很难不会被大周的百姓多想。

    一旦有了阴谋的意味产生,就意味,大周的社稷出现了不稳定得因素。

    这也是为什么,李谅祚他们,将卫渊当做了行刺的目标。

    成功与否并不重要。

    这是阳谋,就连卫渊这个随时都感觉,战争会来临的武勋都不曾意识到。

    大周境内的那些士大夫们,即使一个个再跟人精似的,只怕也难有预料。

    而且,阳谋本身便无解。

    只要大周做出有关此事的任何表态行为,完全就会被辽夏两国牵着鼻子走,最终,陷入到战争的泥潭里。

    从目前来说,卫渊这个导火索,很‘合格’。

    ——

    嘉佑七年,七月初旬。

    汴京,忠勇侯府。

    张辅夫妇,卫恕意夫妇、卫如意夫妇,还有昌哥儿、木哥儿、明兰等人,此刻均在一间极为宽敞的屋子里有说有笑着。

    除了卫渊之外,几乎将卫家在京城里的至亲都邀请了过来。

    无他,只因今日乃是壮哥儿与静姐儿的抓周礼。

    这是两个孩子周岁礼当中极其重要的一环。

    首先是身为大姐的静姐儿抓周。

    此刻,静姐儿正安详的坐在宽阔的床榻上。

    身边许多亲人都围观着她。

    没过一会儿,就有婢女送来印章、儒、释、道三教经书,笔、墨、纸、砚、算盘、钱币、帐册、首饰、花朵、胭脂、吃食、炊具以及刺绣用具等等。

    张桂芬亲自将这些物甚摆在静姐儿身周。

    与此同时,明兰等人便是议论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要!!!重要!!由于言情小说阁在百度上可能搜索不到了,所以请各位网友们把我们言情小说阁→→→→阅读记录←←←保存到浏览器收藏夹里,打开返回到自己最近阅读的小说页面,以便实时阅读小说最新精彩内容!言情小说阁承诺:所有的小说绝对最快实时更新最新章节,也可以记住我们的域名:www.xianqihaotianmi.org(鲜妻好甜蜜) 谢谢大家的支持!很重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