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七十三章:现代军事编制构想,为国尽忠无惧罪责  知否:我,异姓王,明兰舅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七十三章:现代军事编制构想,为国尽忠无惧罪责 (第3/3页)

曦点了点头,“那就改。”

    卫渊心中一喜,作揖道:“谢殿下!”

    所谓军改,其实是将现有的,零散的延边各军整合起来,统一番号与编制。

    如今,光是镇守在延边的禁军番号,就有不下七八种,各部之间都成独立体系,就算是种谔都无法在战时做到统一调配,这太费事了。

    既然决定要军改,接下来,卫渊就开始向赵曦阐述自己的想法,

    “原先臣与官家商议的是,将延边三十万军队划分为三军,一军十万,但是奈何军队数量太过于繁杂,所以臣思前想后,又将三军整编为五军。”

    “一军掌管六万人,军下辖三师,一师掌管两万人,师下辖四旅,一旅掌管五千人,一旅下辖三营,一营掌管一千五百人到两千人左右,视布防情况而定。”

    “一营又下辖三连,每连掌管五百到八百人不等,一连下辖四排,其中三排为战力编制,另有一排,主管后勤保障等工作.”

    他直接是将前世历史上那套编制给照搬了过来。

    每个编制下辖人数统一定量,能够在极大程度上,解决冗兵与难以调度等问题。

    其实整编为五军的想法与西夏成立的六大军司不谋而合。

    但是卫渊想要推行的军事编制,更为详细。

    简单来说,他是想在延边搞个试点,将来可以顺利推行五大营的编制,然后通过改制之时大裁军,直接使大周的军队迈向一个崭新的时代。

    当王安石与赵曦听到那新奇的军事编制后,都是忍不住的赞不绝口道,

    “如果这套法子真的能够顺利推行下去,则我大周各军实力一目了然,作战时更有利统一调度,不再陷入各自为战的尴尬的境地。”

    “王师说的不错,延边军改,必须要改,若成,则可顺势推行整个大周!”

    改革,从来不是说,改一改编制,改一改机构就好了。

    而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推陈立新,这才叫改革,改制。

    卫渊的改革措施,乍一看就是改改编制,但若是细想,就会发现,原先各军存在着的诸多繁杂编制,扩大了冗兵问题的严峻形势,都在这改了编制中而烟消云散。

    嘉佑七年,元月二十日,赵曦以监国身份向延边下达旨意,军改!

    责任种谔全权负责此事军改事宜。

    并且,此次军改设立的五大军,按照卫渊的意思,不再以什么什么军来命名,比如说定边军等等。

    而是以数字命名,让指挥军队的将士更为清晰易懂。

    比如,第一军,下辖第一师,第二师、第三师。

    比如第二军,下辖之第四、五、六师。

    这样的话,在调度军队作战时,也有助于指挥者能够确切知道各军、各师所在位置,而不是以繁杂的番号定义。

    当然,这只是在统一作战情况下的称谓。

    像是平时,各军,各师指挥使,想要给自己领导的军队取个什么名字,只需走个流程上报朝廷即可。

    但是在统一指挥时,仍是用数字来代替。

    军队改编之后,由谁来担任指挥使,就成了当前的重中之重。

    卫渊与王安石商议,用吏部大考的方式,考究各级武将的武艺、韬略等等,从各个角度来评判这名将领的综合实力,不说做到绝对公平,但也要做到相对公平。

    毕竟,卫渊需要安插很多人到五大军中,真正意义上的公平是不太可能出现。

    二人商议间,王安石不解道:“明明可以再等等,为何卫将军就是不愿等了呢?如今官家时醒时昏,待官家真正清醒,只怕卫将军免不了责罚啊。”

    卫渊道:“西夏突然成立六大军司,而辽国也陆续向燕云十六州增兵。”

    “如果咱们得这位太子殿下是二十来岁的年龄,咱们自是不用惧怕什么。”

    “官家龙体有恙,太子年幼,伱若是辽夏两国君主,会放弃这个机会么?”

    王安石皱眉道:“辽夏两国也并非一心.”

    卫渊正色道:“王尚书,那是以前的事情了,就现在来说,西夏都将铁鹞子卖给辽国了,还有什么事,是他们两国做不出来的?”

    “延边军改还只是要提防西夏,咱们大周军事布防的真正重点,是辽国!延边军改,只是先试试水而已。”

    (本章完)

    

重要!!!重要!!由于言情小说阁在百度上可能搜索不到了,所以请各位网友们把我们言情小说阁→→→→阅读记录←←←保存到浏览器收藏夹里,打开返回到自己最近阅读的小说页面,以便实时阅读小说最新精彩内容!言情小说阁承诺:所有的小说绝对最快实时更新最新章节,也可以记住我们的域名:www.xianqihaotianmi.org(鲜妻好甜蜜) 谢谢大家的支持!很重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