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六十二章:募兵准则,五大营初步构思  知否:我,异姓王,明兰舅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六十二章:募兵准则,五大营初步构思 (第3/3页)

那几战,如高粱河之战,将我大周开国精锐尽丧.”

    卫渊点头道:“实际上,太宗皇帝当年北伐,或者近代以来的几场国战,我大周投入兵力至多四十万,其余皆为民夫,约五六十万人。”

    “可民夫不算作是军队当中,每次国战,以我大周实力,至多能支撑三四十万人多线作战,官家有没有想过是为什么?”

    赵祯陷入沉默。

    卫渊继续道:“大多时候,太多州县将士,根本就是无用,说是闲时务农,战时从军,但如若真调动百万大军作战,又需多少粮草供给?”

    “上百万将士中,又有多少人能够全副武装,佩戴甲胄?”

    “官家,上百万大军,太多了,我大周不需要那么多的军队。”

    这话换做是谁来讲,只要那个人不是武将、勋贵,赵祯都能理解。

    但这话从卫渊的嘴里说出来,赵祯却觉得有几分诧异。

    “你想要裁军?”

    赵祯惊讶道。

    按理来说,身为武勋,定是乐意见到全国军队只多不少的。

    像是卫渊这样提出裁军的武勋,却不多见。

    “臣议先改延边军制,将募兵准则提出,就是要进一步筛选壮力为国效劳。”

    “臣有一个大胆的构思,一旦延边军制改革成功,则推行全国,大裁军,将冗兵问题一劳永逸。”

    卫渊语出惊人。

    赵祯像是被震撼到了,接连咳嗽几声。

    裁军一事,他不是没想过。

    可真正做起来的时候,就会发现,哪怕是裁十万军都无比艰难,这当中会遇到很多阻力。

    “你想要裁多少?”赵祯眯着眼询问。

    卫渊道:“据臣估算,裁军三十万,不再设厢军,只留百万编制。”

    “西北三十万,北方三十万,京畿二十万,东南方向十万,另有十万,驻扎在蜀道一带,以备不时之需。”

    “不再设都军制,以大营来代替,设立五大营,五营之下再设诸军,归朝廷统一调遣,不再是以繁琐的各州县驻军为主。”

    “届时,军事与地方民生经略彻底分开,作战之时,彼此互通有无,攻防兼备,皆听从朝廷调遣,省去诸多麻烦,不至于贻误战机。”

    闻言。

    赵祯下意识点了点头。

    无论这个方法可不可行,他都觉得,设想很好。

    如今大周的军队,的确如卫渊所言那般,散于各州县,而且番号繁杂,并不统一,难以一时间尽数调配。

    用卫渊的话来说,就是一盘散沙,不堪一击。

    “所以,你今日来见朕,还是想要在延边搞军改?”

    “将延边三十万大军划分为三军,一军领十万兵力,该军指挥使谁来担任?”

    “若是想前朝末年那般,藩镇割据,届时,谁来承担这个责任?你吗?!”

    赵祯深深皱起眉头。

    卫渊作揖道:“官家息怒。”

    “为防止边将做大,可三年一换任”

    赵祯冷笑道:

    “换任?说得好听,但来来回回,不还是那几名边将?”

    “短期尚可,日子一久.”

    卫渊突然接过话茬,“今后,在我国朝境内,设立五大营,每营麾下设诸军,每三到五年,五营都指挥使,军指挥使,对调换任。”

    “待五营都换防一遍,差不多,也到了营都指挥使或军指挥使告老还乡的时候了。”

    听到这里,赵祯面色缓和,道:

    “既如此,你们殿前司,还有步军司,马军司,就无存在的必要了。”

    “就连兵制,也要改,你可想清楚了?”

    卫渊拱手道:“这一点,臣的确还没想,不是想不到,而是还不到时机。”

    “当前要紧,是将延边军制彻改,以防西夏反扑。”

    “他们突然成立六大军司,摆明了,就是要在休养生息过后,与我国朝死磕到底。”

    “官家,此事,不可不察,不可不提防!”

    卫渊给出的解决方案,就是要改革延边军制。

    赵祯是担心如此大刀阔斧的整改,会出问题,万一真引起内乱,哗变,或是让某个边将趁机做大,不服管教了怎么办?

    (本章完)

    

重要!!!重要!!由于言情小说阁在百度上可能搜索不到了,所以请各位网友们把我们言情小说阁→→→→阅读记录←←←保存到浏览器收藏夹里,打开返回到自己最近阅读的小说页面,以便实时阅读小说最新精彩内容!言情小说阁承诺:所有的小说绝对最快实时更新最新章节,也可以记住我们的域名:www.xianqihaotianmi.org(鲜妻好甜蜜) 谢谢大家的支持!很重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