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12 人在资本积累的初始阶段,难免用点卑鄙见不得人的手段  大清话事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12 人在资本积累的初始阶段,难免用点卑鄙见不得人的手段 (第2/3页)

江南小镇的繁华,远超世人想象。

    这还仅仅是实物金银,银票地契要么被主家带走了,要么被烧了。

    若是仔细翻找,掘地三尺,

    怕是收获还要翻倍。

    ……

    胥口镇,

    刘武也带着人满载而归。

    有黎巡检的指点,寻找的也不困难。

    相比横塘镇,胥口镇更惨烈。

    因为是在睡梦中被乱兵包围,少有活口。

    刘武几次摔倒,都是因为地面的鲜血。

    他也明白,这是一次考验。

    那么多的金银,若是自己贪心昧了,说不定李郁会知道。

    谁敢说,

    他带的人马中,没有一双眼睛盯着自己。

    就连那黎巡检,搞不好也会为了讨好李郁,而卖了自己。

    所以,

    这一趟他很规矩,搜罗金银装车装船。

    中途,镇子外还响了几枪。

    哨兵说是,有人鬼鬼祟祟靠近,被他们开枪打伤了一人,就逃了。

    刘武也不想节外生枝,猜测是太湖协的溃兵漏网之鱼。

    掀不起什么大浪了,随他去吧。

    直到扬长而去,驶入太湖。

    胥口本就是个临湖小镇,镇子里有一条河直通太湖。

    ……

    芦苇荡中,

    一队人趴在泥地里,悄悄窥视着。

    为首的是施令伦的亲兵队长,陈茂坤。

    “队长,施将军会不会出事了。”

    “别乌鸦嘴。”

    “老陈,你清醒点。如果施将军没出事,这帮人敢大摇大摆的打扫战场?”

    “我亲自去打听一下。”

    陈茂坤因为受过施的恩情,所以一定要搞清楚他是死是活。

    他换了一身百姓衣服,悄悄的绕路,去了府城。

    一路潜行,抵达府城外。

    他看到了城墙上挂着的头颅,顿时就晕了。

    还有鞭炮声。

    醒来后,跌跌撞撞的回到了芦苇荡,已经是一天后。

    路上,

    他砍了一个骑驴的百姓,省了些脚力。

    “施将军死了。”

    “咱们怎么办?”

    有人提议:“要么分了这些银子,散伙吧。”

    还有人说:“分开会被官府通缉,不如聚在一起,去浙北山区落草。”

    陈茂坤从悲痛中恢复过来后,

    就一言不发,只是盯着所有人。

    “老陈,你是队长,你来拿个主意。”

    “好聚好散,想散伙回家的拿着银子走,留下兵器。想落草的,咱们有船有银子,去浙北。”

    很快,50人分成两派。

    其中十几人想回家,不想吃刀头舔血饭了。

    有这几十两银子,日子也能过下去。

    陈茂坤看着这些人离去的背影,

    转身对着剩下的人说道:

    “他们当了叛徒,如果落到官府手里,肯定会出卖我们。”

    “如果官府知道,太湖协的人还没死绝,会怎么做?”

    众人默然不语,

    有人握紧了手里的刀。

    “追上去,杀了他们。”

    ……

    夜幕中,

    三艘舢板载着剩下的30余人,消失在了太湖深处。

    为了掩盖痕迹,还在芦苇荡放了一把火。

    熊熊大火,让逃难的人心悸。

    直到3日后,才陆续回到各自的村子。

    府衙中,

    李郁和黄通判彻夜未眠。

    斟酌报捷战报的细节,该怎么写。

    首先,

    肯定要突出领导的作用,黄通判运筹帷幄,大摆空城计。

    激励城中兵丁奋勇杀敌,

    全城百姓踊跃上城,叛军胆寒不敢攻城。

    之后,胡千总率军出城,和叛军激战数场。

    最终,

    手刃施令伦,这个功劳够大了。

    而石湖巡检,胥口巡检,横塘汛兵,金鸡汛兵,守土有责,在黄通判的感染下,都有杀敌。

    首级功劳各分了二三十颗。

    李郁,也作为本府义民,被写进了战报中。

    就连元和知县张有道,也分润了一些功劳。

    ………

    熬到清晨,鸡都叫了。

    黄通判才让人把战报送了出去,接下来,就是等待了。

    按照驿站的速度,

    这份加急战报,会在7天后送达紫禁城。

    也就是说,黄通判需要耐心等待半个月,就能升任知府了。

    “来,熬了一夜,喝点莲子羹。”

    黄夫人亲自端着托盘来了,托盘里是两碗精致的羹。

    李郁道谢后接过,一饮而尽。

    这倒是给黄夫人留下了好印象,觉得这个少年不虚伪。

    她是胥吏家族出身,

    更看重实际内容,利益互惠,对于繁文缛节倒是有些方案。

    “府尊大人,夫人,有一份厚礼你们千万莫要推辞。”

    “哎,不可如此孟浪,朝廷的旨意还没到呢。”

    “有如此军功,加上和大人从中斡旋,知府不在话下。”

    李郁笑着,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

    上面写着10万两!

    黄通判愣住了,随即她的夫人也凑过来瞧了一下。

    “这是?”

    “叛军一路烧杀,粗暴敛财。被城守营击溃后,略有缴获。”

    ……

    黄文运立即明白了,这是怎么回事。

    他是文人出身,虽然功名心炽热,却还有点矜持。

    “想到那些无辜百姓死难,本官有些~”

    黄夫人却比他想得开,笑盈盈的收了纸条:

    “李小哥不是外人。”

    “夫人说的是,等金银整理清洗干净了,这两天就可以送来。”

    李郁也收敛起了笑容,突然说道:

    “黄大人不忍百姓受难,在下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以府衙的名义邀请高僧,做场法事。”

    “好,好。难得你有这个心思。”

    “李小哥心善,人又精明,以后前途无量。”黄夫人笑道。

    出了府衙,

    李郁又寻了老胡,在茶楼一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要!!!重要!!由于言情小说阁在百度上可能搜索不到了,所以请各位网友们把我们言情小说阁→→→→阅读记录←←←保存到浏览器收藏夹里,打开返回到自己最近阅读的小说页面,以便实时阅读小说最新精彩内容!言情小说阁承诺:所有的小说绝对最快实时更新最新章节,也可以记住我们的域名:www.xianqihaotianmi.org(鲜妻好甜蜜) 谢谢大家的支持!很重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