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06 拿同僚的血染红顶子  大清话事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06 拿同僚的血染红顶子 (第3/3页)

城的衙门里早就人满为患,一个萝卜一个坑。

    甚至有的坑里,蹲着俩萝卜,假装新品种。

    想当个差,太难了。

    而且这些人肩不能挑,手不能提。

    去边疆靠军功上位,是不可能的。

    去冲繁疲难州县,比如改土归流地区。

    若是能做出成绩,倒也硬实。

    可这帮子弟,有这块料吗?

    如果科举增加“养鸟”,“玩鹰“,“斗蛐蛐”,“充大爷”,“唱戏”等科目,这些人肯定能雄踞三甲。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

    所以,

    尽量的去那些安全,富庶的地方,混个一官半职。

    少做事,多捞银子。

    ……

    看着两帮人争执不休,甚至开始出言不逊。

    乾隆才介入了,

    他抬起右手,虚空那么一按。

    仿佛施展了魔法,殿内顿时安静。

    臣子们都乖乖跪地,虔诚的看着自己。

    这种感觉,妙不可言。

    权力的芬芳,是世上最难描述的成就感。

    任何人,

    只要一旦尝到,就会为之疯狂。

    乾隆做了40年皇帝,太知道这个中滋味了。

    “于爱卿,你敢担保江南汉臣都是忠于大清的吗?”

    “微臣不敢,但料想大部分臣子都是忠贞不二。”

    看着这个胡须头发花白的老臣,

    乾隆心中暗骂,老奸巨猾。

    你这么说,就是故意堵朕的嘴。

    难道朕还能说,没有那么多忠臣吗?

    一旁的和珅,终于开口了:

    “于大人,那白莲教案总是真的吧?”

    “当然,老臣觉得对白莲教不可姑息。无论主从,一旦查出,皆应斩首。”

    乾隆点点头,示意和珅继续。

    “白莲教案之后,又有贼船围攻太湖协水师,炮击湖州征粮差役。于大人怎么看?”

    “老臣觉得,此事定有蹊跷。”

    众人都笑了。

    和珅也笑着追问:

    “敢问于大人,蹊跷在何处?”

    “老臣斗胆问各位大人,若是真有如此枪炮犀利,出手就干掉一营兵的巨贼,江南还能如此安靖?”

    ……

    殿内一片肃静,

    混到这个程度的都是人精,立即琢磨出了老家伙话里的含义。

    “于敏中,你的意思是内讧?有人私自动用朝廷的军队,打击报复?”

    “老臣不敢判定,但是有这般猜测。”

    乾隆脸色变幻,

    说心里话,其实于敏中所说,和他心底的怀疑一致。

    这是他最不愿意面对的。

    乾隆的手指在桌子上敲击了几下,下定了决心:

    “苏州府通判黄文运,是几品?”

    “回皇上,正六品。”

    “升一级,从五品,仍担任府通判一职。”

    “苏州府多有空缺,可否让吏部拟出人选,供皇上圣裁?”

    “朕看就不必了,先空着吧。哦对了,巡抚到任之前,苏州城守营暂时归黄文运节制。”

    乾隆一甩袖子,

    准备离开军机处,去给太后请安。

    一只脚刚迈出军机处门槛,又说道:

    “若是江南秩序长期无法恢复,朕拟在苏州设满城,拔擢副都统一名。”

    “天兵一至,魑魅魍魉烟消云散。”

    ……

    军机处内,

    众人愕然不语,正在消化皇帝的话。

    “诸位大人,下雨了。”

    几个小太监,端着铜盆进来了。

    他们将铜盆放在漏雨处,接屋顶漏下的水。

    堂堂大清朝的军机处,这么重要的衙门,竟然是木屋子,夏天热冬天冷,不时漏雨。

    说出去,谁信啊。

    不明真相的群众看了,一定以为这是一个清廉克己的朝廷。

    众军机处成员,

    一副见怪不怪的模样,伴随着雨打铜盆的滴答声,开始伏案工作。

    大清朝的精英,最高理想就是进入这排破木屋,有一张属于自己的书桌。

    然后,

    每天跪着记录皇帝的口述内容,见证帝国的每一件大事。

    著名清吹,欧洲良心,法兰西最优秀的诗人,法兰西思想的王,即将在3年后进入天堂的,

    伏尔泰老先生如果亲眼目睹这一幕,怕是要热泪盈眶。

    再次呼吁欧陆皇帝们,多向东方同行学习。

    这种滑稽的误解,

    即是文化的差异。

    也是信息的不全面导致的。

    所以,

    窥一斑可见全豹,很可能是误人子弟。

    没有全面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是对的。

    很多时候,自己看到听到的信息,是片面的。

    甚至,是别人刻意修饰过的。

    ……

    李郁深知这个道理,

    所以他一直在努力的收集信息,试图透过迷雾看到本质。

    大清到底是什么模样,电视剧说了不算,清史稿说了也不算。

    刘千来了,递上了一份他的组建情报系统的草案。

    设固定点,

    以米铺,布铺,车马行这样的店铺为掩护。

    选址靠近衙门,或者闹市区。

    启用面孔陌生,之前一直在堡内效力的人作掌柜。

    每点配两三名护卫队员。

    再选用一批相同条件的人,作为流动情报人员,对外以街溜子,青皮角色出现。

    他们手握金钱,

    发展线人,重点是官绅的下人,码头的苦力,青楼的小厮,行船的水手。

    标准是,

    处于社会的底层,但是大量接触其余阶层的服务行业人员。

    从线人处得到的情报信息,汇总到固定点。

    每一个点对应接洽,不超10个流动情报人员。

    点和点之间,除非极端情况,不存在横向联系。

    而李家堡,

    设置情报小组,每隔数日,固定上门取走情报。

    如果遇到紧急重要情报,由掌柜的亲自送到堡内。

    另外,

    若是需要武力支持,则由堡内护卫队执行。

    李郁不想让情报组织拥有过多的武力资本,否则尾大不掉。

    还有一条隐含规定,

    固定点的掌柜,一定要有家室(要有孩子)。

    ……

    “刘千,你的设想很不错。我先拨给你8000两,算是启动资金,尽快把架子搭起来。人手嘛,你放手挑,最多90人。”

    “谢谢老爷。”

    “苏州府9县1散厅,先布置起来。等运行成熟了,再考虑江宁府,太仓直隶州,还有松江府。”

    “遵命。”

    朝廷的旨意抵达苏州府,已经是7日后。

    一家欢喜一家愁。

    愁的是太湖协副将施令伦,被降为参将,仍署理太湖协。

    同时罚俸6个月。

    他在东山水寨,十分的抓狂。

    除非他能戴罪立功,否则仕途岌岌可危。

    但是,如何立功,却漫无目标。

    他反复询问了逃脱的兵勇,却是越听越糊涂。

    装配火炮的战船,穿着官衣的火枪队,怎么看怎么像是自己人下手的。

    他最近风声鹤唳,

    出门必穿甲,枕下必放刀。

    他猜不透是谁要对他下手,但是绝对是大人物。

    最大的怀疑对象,是指向了两淮盐运司衙门。

    因为,

    他动用了麾下亲信帮着运盐,而且多次帮着清理障碍。

    光这一项,

    他就多赚了6000两,不可谓不暴利。

    ……

    “施大人,江北来人了。”

    “快带进来。”

    施令伦把屋门关紧,瞪着双眼问道:

    “你们是不是想卸磨杀驴?”

    来人一脸急切,解释道:

    “尤大人也想问你,是不是你反水?”

    “放p。”

    “那就是盐帮反水?”

    “更不可能,他们有什么理由反水?”

    沉默,思索。

    既然都不是,那就只能是黄通判的个人行为了。

    不过,

    施令伦还是有些不信。

    “我就是搞不懂,他搞这么大图什么?”

    “图立功,升官。”

    来人阴郁的说道:

    “施大人不知道吧,黄文运升了一级,怕是简在帝心。”

    “他把我们犯贩私盐的事捅给朝廷了?”

    “应该没有,否则我们还能站在这里吗?”

    两人沉默,

    目前的局势很棘手。

    半晌,施令伦才问道:

    “尤大人准备怎么善后?”

    “分他一杯羹,拉进来。”

    “行吗?”

    “哪有猫儿不吃腥的,已经吃了一条大鱼了。”

    ……

    来人又说了一些内幕消息,才匆匆离开了。

    施令伦脸色阴晴不定,拔出佩刀打量了许久。

    才喊道:

    “来人。”

    “标下在。”

    “把震泽县合作过的几个小吏做掉,装作是土匪打劫。”

    “大人,怕是晚了。”

    “什么意思?”

    “他们已经被府衙的人抓走了。”

    “如此大事,你怎么不早说?”

    “咱们绿营和地方官署是两条线,他们想瞒着,我们也没办法。”

    施令伦感觉到了杀机,

    似乎有一张网,正在朝他的脑袋罩来。

    他感觉,那个阴恻恻的黄通判,想拿自己的血去染红顶子。

    (本章完)

    

重要!!!重要!!由于言情小说阁在百度上可能搜索不到了,所以请各位网友们把我们言情小说阁→→→→阅读记录←←←保存到浏览器收藏夹里,打开返回到自己最近阅读的小说页面,以便实时阅读小说最新精彩内容!言情小说阁承诺:所有的小说绝对最快实时更新最新章节,也可以记住我们的域名:www.xianqihaotianmi.org(鲜妻好甜蜜) 谢谢大家的支持!很重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