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60章 干塘捕鱼  穿在1977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xianqihaotianmi.org
    第460章 干塘捕鱼 (第1/3页)

    前文说过,有一段时间,也就是从69年3月份起,全国大部分学校都是春季入学、冬季毕业,小学上5年,初中、高中都是2年,一直到74年才变回来。

    但是,众所周知,祖国地大物博。嗯,跟物博没关系,主要是地大,所以执行的时间很不统一。

    首先是春季入学,有少部分地方根本就没变过,人家春季入学,他们依旧秋季入学,安之若素。

    等变回秋季入学的时候,同样的原因,别人轰轰烈烈的变,有些地方的学校却安稳不动如大地,甚至到80年代初期的时候,还有学校是春季入学。

    关键是教委也不管,不管你是春季入学还是秋季入学,他们竟然都认!

    就是这么神奇。

    所以70年代知青下乡,基本上一年分两次,一次在春季、一次在秋季,分别对应两季毕业的学生,以及少数半年前毕业了拖着不肯走的人。

    春季入学的,正常情况下是在正月下乡,也就是过完春节以后,那时候冰天雪地的,却要坐着敞篷解放大卡车下乡,想想都让人潸然泪下。

    秋季入学的,自然在7、8月份走人。

    哇,这个运气简直了!

    7月份是什么时候?双抢啊!

    下乡先脱一层皮,还不如冰天雪地里吹冷风呢。

    还有一个,很多人认为上级要搞这么一件事,是为了解决就业问题,这就有点本末倒置了。

    也不能说跟就业没关系,只不过相对于全局而言,这点就业问题根本算不得什么。

    当时的情况是什么呢,内忧外患,粮食、橡胶等战略物资极其匮乏。

    而出产这些物资的广大农村地区,却普遍比较落后,另外边疆等偏远地区还有大片的荒地有待开发。

    与此同时,大、小三线建设也需要大量的后勤志愿。

    以至于形成一边是急缺物资,另一边又有大量土地资源被闲置、以及现有农村资源生产效率不高等问题。

    如果仅靠国家力量,远远不足以将这些地方的资源及时转化为物资,并促进农村生产力的提升。

    恰好这时候建国后第一波新出生的人口基本长大成人。

    建国后,在社会基本稳定、医疗条件持续改善的情况下,婴幼儿夭折率大幅降低,所以在十几年后的60年代中期,带来第一波人口成长红利。

    那么当时的情况是,一边是农村和偏远地区急需人力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同时面临着国家急需大量粮食、矿产等战略物资,而人力储备和技术条件极端落后的矛盾。

    另一边则是第一波人口红利的长成。

    再加上各种大大小小的因素推动,尤其是“运动会”的失控,于是这场前前后后加起来近两千万的人员迁徙就这么发生了。

    所以从本质上来说,这场运动,是上级希望通过“具有一定知识水平”的青年学生,到落后地方去、帮助当地发展的这么一个事情。

    出发点是好的,当然,最后结果都知道了。

    话说回头。

    其实以当前的社会情况,大部分地区甚至已经停止安排未升学和未就业的青年毕业生插队,即便是还有继续安排的,行动也大幅放缓。

    所以从77年秋季,一直到79年春季,下乡的总体人数曾阶梯下降趋势。

    等到79年秋季的时候,正式宣布终止知青下乡安排。

    再到80年1月份,上级进一步做出决定,“全面撤销知青点”!

    于是从这一刻起,知青返城的序幕才真正被拉开。

    以前知青返城,不是要求这个条件、就是要求那個资格,上学、当兵、招工,是最常见的三条路。

    其他的诸如本人伤、病,家属伤、病、亡,只要能返城就嫁、只要能返城就入赘……,等等方式不一而足。

    而且走的时候还要再求爹爹告奶奶的盖一遍章。

    到了知青点撤销的那一天,好嘛,什么都不用了,公章就用一根绳子吊在公社办公室外面,想回去的自己盖。

    有极个别不想回城的,……确实有不想回城的,当然是极少数。

    这些人该怎么办呢?

    抱歉,知青点撤销了,房子自然被生产队收为公有,你自己住的地方请自理,另外知青田也要收回。

    除非能找个本队的人结婚、有人收留你,否则就算你想留下来,也要将你往城里轰!

    以前想走的、偏偏不让走,现在想留的、也坚决不给留。

    哎,就是这么神奇。

    以上,便是当前知青即将再来卢家湾的背景。

    ……

    卢家湾6队东侧池塘边的高坎上,陈凡一脚踹断一根杂木,搭了个横杆坐上去,翘起二郎腿点燃一支烟,看着下面忙碌的身影,吐出一口烟雾,那愁眉苦脸的样子,宛如一位忧郁的老农。

    旁边杨队长三人有样学样,只不过他们踹不断太粗的木头,太细的又承受不住他们的重量,只能各自找了块烂木头垫着坐下。

    还好现在是冬天,否则陈凡真怕突然有虫子从他们屁股下面钻出来。

    杨书记抽着烟,眉头紧紧皱起,“以前那些知青,倒不是没有主动下乡的,而且还不少,不过那都是十年前的事了,今年倒好,又有人抢着下来。哼哼,还真是见了鬼了。”

    刘会计咬着自卷烟,却没有点燃,“要我说,事出反常必有妖!”

    黄保管员做在另一边,眼睛一直盯着下面,“那还要你说?!”

    刘会计咂咂嘴,对着杨队长招招手,“老杨,借个火。”

    杨队长将烟杆递过去,没好气地说道,“你们家今年收入少说也有两千多,连根火柴都舍不得,还想建新房?!”

    刘会计也不在意,凑着烟头点燃,叭叭抽了两口,再将烟杆还回去,咧着嘴笑道,“该花花、该省省嘛。”

    虽然今年还没开始分红,不过大差不差的,收入状况已经算得差不多了。

    以往那些项目也就罢了,尽管今年大丰收,可他自己拿着算盘打了三天,反复盘算了好几遍,终于得出来一个结论。

    今年传统项目部分,一个壮劳力可以分120块左右,比去年几乎多了一半。

    可对比今年新增的副业,那就远远不够看。

    别人家他不管,他就算自己家的,收入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nqihaotianmi.org


重要!!!重要!!由于言情小说阁在百度上可能搜索不到了,所以请各位网友们把我们言情小说阁→→→→阅读记录←←←保存到浏览器收藏夹里,打开返回到自己最近阅读的小说页面,以便实时阅读小说最新精彩内容!言情小说阁承诺:所有的小说绝对最快实时更新最新章节,也可以记住我们的域名:www.xianqihaotianmi.org(鲜妻好甜蜜) 谢谢大家的支持!很重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