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 第136节  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 第136节 (第3/3页)

次随朱襄去巴蜀赴任郡守的李冰好奇:“将军为何叹气?”

    李牧道:“朱襄就爱逗弄政儿。如今长辈都在咸阳,没人管束朱襄,我真担心政儿被朱襄欺负太过,无人撑腰。”

    李牧很有自知之明,他显然是无法在嬴小政被朱襄欺负的时候帮嬴小政出头。他嘴笨,说不过;脸皮也薄,不好意思说不过就动手。

    李冰嘴角微抽。他已经很努力想要融入朱襄公、公子政和李牧将军这一伙人中,但仍旧很容易就陷入尴尬的沉默,不知道如何接话。

    李冰在观察如何融入朱襄等人中的时候,朱襄也在观察李冰,寻找一个“历史名人打卡”的机会。

    经过半月相处后,朱襄确定李冰是个虽然处事较为圆滑,但心胸较为豁达,性格也十分务实的“实诚工科男”,便主动与李冰接触了。

    朱襄用的是公务的借口,询问李冰对蜀郡有多少理解。

    此次入秦,李冰虽是郡守,但秦王特意叮嘱李冰,农事上多问朱襄,军事上让李牧施展,如果朱襄哪天脑袋一拍非要做什么,一定要按照朱襄说的做。

    “你可将朱襄视作假相国。”秦王虽然偶尔会犯疑心病,但在该放权的时候,也放得非常狠。

    他此次把朱襄放出去,已经在心中把巴蜀之地视作朱襄的封地。朱襄放手做,他在咸阳护着。

    李冰此次赴任,心中将自己放到了副手的位置上。朱襄的问话,他当然知无不言。

    朱襄先询问了巴蜀水文、土壤、植被、特产等自然条件。

    他很了解后世的巴蜀农耕条件,虽然两千余年的时间不足以改变巴蜀的自然风貌,但细微上的差别在,对农耕仍旧有很大影响。

    李冰虽然是初次赴任巴蜀,但他已经做好了完全的准备,来之前就寻访了许多去过巴蜀的官员,还寻找过往返巴蜀的商队求教。

    朱襄拿出纸笔,和李冰对照互相了解的信息,都在这场聊天中对对方的敬佩与日俱增。

    李冰作为一个消息不畅的古人,能在赴任前做如此详备的功课,朱襄感慨,历史留名的能吏真的是万里挑一的人才。

    四川盆地开发非常早,气候和土壤与长江中下游类似,但因为早早开发,土壤评级比扬州等地高许多,物产丰富,蜀锦已经有了些许名气。

    不过问题也很大。

    四川水脉丰富,所以洪涝灾害严重,急需修建水利设施;

    种植作物仍旧以粟为主,兼种稻菽,种植方式较为粗犷,并未发挥出其地理气候条件的优越;

    因为气候湿热,所以因蚊虫而生的疟疾和各种寄生虫病频发,是四川盆地最主要的疫情,特别在水灾后高发;

    蜀中蛮夷较多,语言略有不畅,且风俗迥异,时常与官府和移民来的秦人有冲突;

    巴蜀封闭,懂律令的人少,极其缺乏基层官吏,导致政令下达和执行十分不畅……

    李冰说着说着,就从巴蜀的自然条件说到了政务民生上了。

    朱襄认真倾听,没有提多少意见,只在适当的时候安慰李冰几句。

    他相信李冰处理政务肯定比他老道,不需要他比比划划,越俎代庖。李冰只是初次担任一个远离朝廷中央的大郡郡守,心中积累了许多忧虑。这时候,朱襄只需要当好一个倾听者就够了。

    果然,在朱襄倾听过一次李冰的烦恼之后,李冰的精神状态迅速好转。

    嬴小政无聊地摆弄着拨浪鼓,撇嘴。什么时候自己能把舅父这超高的亲和力学到,估计就不缺人才了。

    李牧问道:“政儿,你不是不喜欢拨浪鼓吗?”

    嬴小政面无表情地晃动拨浪鼓:“但无聊,无事可做。”

    

重要!!!重要!!由于言情小说阁在百度上可能搜索不到了,所以请各位网友们把我们言情小说阁→→→→阅读记录←←←保存到浏览器收藏夹里,打开返回到自己最近阅读的小说页面,以便实时阅读小说最新精彩内容!言情小说阁承诺:所有的小说绝对最快实时更新最新章节,也可以记住我们的域名:www.xianqihaotianmi.org(鲜妻好甜蜜) 谢谢大家的支持!很重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