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九十一章 炙手可热的陆严河(一万六千字更新!)  择日走红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九十一章 炙手可热的陆严河(一万六千字更新!) (第3/3页)

待,但这样的成绩终于让我们《跳起来》成功地打动了石夏老师,我们将在《跳起来》的冬日特刊上刊登石夏老师的新作,敬请期待!”

    郁江下意识地要反击,随后目光落在石夏二字上,嘴角一阵抽搐。

    石夏?!

    陈思琦:“我理解很多人对严河的质疑,因为他很年轻,因为他从来没有在大家面前展示过他作为编剧的能力,这个时候我说再多也没有用,所以我不多说,大家之后看到这部戏播出以后,心中自有判断,但对于某些老师抱着过去的恩怨做一些针对性的、引导性的发言,恕我不能坐视不管。”

    陈思琦又说:“总有人批评我们,两个刚毕业的高中生想要做杂志,以为这是过家家吗?以为靠着陆严河的粉丝就能够把一本杂志做下来吗?现在,这本杂志已经进入了良性的发展时期,它成功地来到了一周年的时间,总共已经发行了十一期,纸质版和电子版累计销量突破了150万册,而在过去这一年里,很多的作家前辈都在鼓励我们,让我们加油做下去,甚至于很多严肃文学的作家老师们都通过各方面向我们表达对我们的鼓励,这是我们决定做一本商业文艺杂志的时候怎么都没有想到的,更别说,现在我们很骄傲地宣布,石夏老师将他的一篇新作交给了我们,将在《跳起来》冬日特刊上首发。”

    陈思琦连着发第三条微博:“年轻意味着没有经验,年轻意味着做什么都会受到质疑和挑战,但年轻同样意味着无限可能,用作品说话。”

    陈思琦的三条微博以旗帜鲜明的态度获得了大量年轻粉丝的点赞。

    而郁江在陈思琦这三条微博的轰击下,又一次被人给喷了。

    可以说,陆严河受到的种种质疑,都在陈思琦这强有力的回应下,消弭了它带给陆严河的伤害。

    主要是《跳起来》的销量太硬梆梆了,这是陆严河和陈思琦两个年轻人做出来的成绩,任何人都抹杀不了的。

    既然陆严河在十九岁的时候能够逆潮流做出一本畅销的杂志,为什么陆严河不能够在二十岁的时候,写出一个热播剧的剧本?

    陈思琦的回应就是让大家的思维来到了这个位置。

    理清基于人生经验所下意识感到的疑惑和质疑,去选择给陆严河一份基础的信任,然后,保持对这部戏的期待。

    -

    陈梓妍跟陆严河说:“思琦真的很适合帮你做公关,每一次你这边受到舆论的攻击,她的回应都能帮你恰到好处地力挽狂澜,她很厉害。”

    陆严河:“如果不是她帮我回应郁江,我还真不知道怎么说。”

    “这种事情,你自己当然不能开口。”陈梓妍说,“你记住,无论发生任何事情,你都不能自己去跟人对线,明白吗?”

    陆严河点头。

    陈梓妍:“但得益于这件事,你这部戏算是未播先火了,不会缺关注和热度了,估计很多人都会想要知道,这部由你担任编剧和主演的新剧,会是什么样子。”

    陆严河低头轻笑,说:“现在他们还不知道这部剧要在京台独播,都不做网播呢,要是他们知道这件事,估计意见会闹得更大。”

    陈梓妍:“这是一个很冒险的做法,毕竟现在看电视的人真的很少。”

    “但是家里有电视机的还是很多。”陆严河说,“我明白胡思维他们想要做什么,他们从一开始就想好要做情景喜剧,而且是低成本的情景喜剧,把一集的成本控制在五百万以内,就是为了这样做。”

    “他们想要拉收视率。”

    “嗯。”陆严河点头,“等在电视剧完成第一轮独播以后,再卖给视频网站播放。”

    陈梓妍说:“但也有可能无法把收视率拉起来,这就真的看这部剧的号召力了。当然,要是这部剧真的把收视率给拉起来了,都不说拉到2%,能拉到1%,都会是一个巨大的好成绩。”

    现在京台黄金档的收视率平均在0.3-0.6%之间。

    收视率如果能够破1%,那基本上就是当年的剧王了。

    网络时代,传统电视台的收视率就是这么拉垮。

    除了国家台,其他电视台都这样。

    到时候就是收视率之战了。

    -

    演员的试镜定在十月的一个周末。

    陆严河也是面试评委之一。

    因为前段时间陆严河担任编剧的事情在网络上闹得沸沸扬扬,很多人都盯着这部剧,知道这部剧不管回头怎么样,但肯定是被关注的热剧。

    不会是无效播剧。

    可是胡思维也一早就跟各个经纪公司和经纪人都发出了风声,这部剧目前只有一男二女三个主要角色没有定演员,这一次主要就是为了选这三位,但因为预算有限,所以这一次不会面向一线演员开展试镜。

    这让一些动了心思的一线演员又打起了退堂鼓。

    而这一点都不影响各个经纪公司的热情。

    哪家经纪公司没有签约一些名气不大的演员,甚至是新人。

    对于这一批演员,经纪公司对他们的第一期望都不是赚钱,而是红起来。

    只有红起来才能赚更多的钱。

    这部剧现在热度喜人,眼看着是一部很受关注的剧,谁都想让自己的人上这部戏。

    胡思维和白景年被各种找关系,而陆严河也因为这件事变得炙手可热起来。

    甚至还有人托关系托到黄楷任身上来跟陆严河打招呼。

    黄楷任笑着说:“这也太疯狂了,没有办法,严河,是我一个特别好的前辈,他来找我,我只能给你打这个电话了。”

    陆严河也很无奈,说:“黄哥,我们这只是个小剧组,没有那么夸张。”

    黄楷任说:“你现在有多炙手可热,你知道吗?很多人都跟我打听你这个戏的情况。”

    陆严河说:“这是因为大家没有看到剧本,也不知道是什么戏,然后就因为我被人质疑闹上了热搜,让这部剧忽然就受关注了,其实真的就是一个小成本的剧,别人却说成了大剧,我都不知道怎么解释。”

    黄楷任:“剧本是你写的,这总没错吧?不是谣传吧?”

    “那不是。”陆严河笑。

    黄楷任:“我就说,之前我还跟你说,让你写一个以我们俩为主角的戏,你可是答应我了啊,不要忘了。”

    “忘不了,不过,黄哥,我这部剧,你要不来帮我客串一下呗。”陆严河嘿嘿笑了一下,说道。

    黄楷任:“客串?行啊,你们什么时候拍,我有时间就来。”

    他直接一口答应了下来。

    “真爽快,谢谢黄哥。”

    “客气什么。”黄楷任说。

    挂了黄楷任的电话以后,陆严河又重新回到了关于这个戏叫什么名字的烦恼之中。

    这些天,陆严河一直在为这件事发愁,却没有想到一个好的答案。

    胡思维和白景年也在想。

    但是,大家每每想出一个名字,又给Pass掉,总觉得不行,力度不够,不够贴切,差了点。

    到了周末试镜那天,陆严河一早就出门,来到了京台。

    试镜的地点在京台。

    让陆严河没有想到的是,他到的时候,竟然已经有很多人在候场了。

    放眼望去,候场室里竟然几乎坐满了。都是年轻的演员。

    陆严河的出现也让在候场室的人都惊喜地看过来。

    “是陆严河!”有人轻声说道。

    陆严河向他们点了点头,挥手打了个招呼,就走进了试镜间。

    胡思维和白景年都已经在了。

    桌子上摆着咖啡和点心。

    准备得还挺贴心。

    “我没有迟到吧?”陆严河看到人都来得这么齐了,一时在想是不是自己迟到了。

    “没有,还有十五分钟才开始。”胡思维说,“最近关于咱们这部戏的讨论可不少。”

    白景年笑着说:“主要是讨论严河的。”

    陆严河说:“希望这些讨论能够给这部剧播出的时候多带来一些观众吧,也不枉我被这么多人质疑了。”

    “等他们看到你写的剧本,看到剧播出以后,就知道他们低估你是一件多么错误的事情。”白景年说。

    陆严河摇摇头,“只要他们到时候别朝我扔砖头就行。”

    “哈哈,怎么会。”

    他们三个人闲聊了一会儿。

    胡思维忽然说:“颜良跟温明兰已经在过合同了,我们就准备十二月份开拍了,严河,你这边时间OK吧?”

    “没问题,只要避开我上课和考试的时间就行,尤其是我一月份有两周考试周。”陆严河说。

    因为是边拍边播的周边剧,这样的拍摄方式让陆严河不用像之前那样,需要腾出连续好多天的时间在剧组待着。

    这对陆严河来说,时间好协调很多。

    胡思维说:“拍摄时间的问题,我们肯定会协调好的。”

    白景年又说:“《凤凰台》应该是会在十一月份播出,我们台把这部剧买下来了。”

    陆严河有些惊喜,问:“十一月在京台播?”

    “对,台网同播。”白景年说,“这样也有利于咱们后面这部剧的收视了。”

    陆严河在《凤凰台》虽然不是主角,但也是一个有着完整剧情线的主要角色。

    这部剧在京台播,肯定能给陆严河带来一些观众,而这部情景喜剧跟在《凤凰台》后面播,只要《凤凰台》不垮,当然能吃红利。

    聊了一会儿,试镜就正式开始了。

    陆严河以前都是去试镜的那个人,他第一次坐在了面试官的座位上去打量进来面试的人,这种感受有些奇妙,也有些让他恍惚。

    原来面试官看待试镜者,是这样一种感受。

    从人进来的第一时间,就会下意识地去评估这个人适合哪个角色,哪里是加分项,哪里是减分项。有的人给你第一印象不错,但后面的表现却不如人意。有的人给你的第一印象不太好,但是试戏的时候,台词功底和表演却很自然,出乎意料。

    尽管现场有摄影机在录像,但是陆严河也还是用纸笔在做笔记。

    他的面前有所有试镜者的简历资料。

    每一个人进来的情况都不一样,有人会引起胡思维和白景年的兴趣,被提问,有人就直接试一个片段,就直接让他离开了。

    陆严河很少开口。他知道自己其实还没有那么能耐去主导一个试镜,所以只是默默地坐在旁边看着,做自己的笔记,记录下对于每一个试镜者的印象。

    中间休息的时候,胡思维问陆严河有没有印象比较深刻的。

    陆严河说:“暂时还没有看到。”

    来试镜的演员,大部分的演技都不是很好。其实本身需要试镜的片段就不太需要演技,这部情景喜剧对于演员的演技要求也不是很高,陆严河一直以为,大家都会给出比较合格的表演,就像他在前面几部剧碰到的那些年轻演员一样。

    然而,通过这次试镜,陆严河才发现,原来有这么多人的表演,连基础的自然和生活化都做不到,甚至动作僵硬得像一个僵尸的都有。

    陆严河不想说自己大跌眼镜了,但实际情况也差不多了。

    可再一看胡思维和白景年,两个人的反应都有一种见怪不怪的坦然自若,一点惊讶的表情都没有。

    陆严河就知道,这就是试镜现场的常态。

    难怪当时罗宇钟导演到星娱组织试镜的时候,会对他们那一组的表演大加表扬。

    跟今天这个现场的情况比起来,他们当时五个人给出的表演都至少是可圈可点的。

    再一想,陆严河意识到,他对演员的认知从一开始就建立得有些高于平均水平了。

    《黄金时代》《凤凰台》《十七层》,乃至客串的《三山》,每一个合作过的对手演员其实都是经过精挑细选之后选出来的。

    而这才是常态。

    陆严河什么都不说,就默默地消化着这一切。

    但总算试镜的过程中,还是出现了几个让陆严河眼前一亮、觉得还不错的演员。

    也谈不上演技好,但就是给他的感觉很真诚,性格似乎跟人物很贴合。

    陆严河专门做了几个标记。

    这一场试镜从早上九点半一直持续到下午五点半,才把所有报名来试镜的演员看完。

    明天还有一场。

    陆严河只觉得坐了一天,精疲力尽,太消耗人的精神了。

    胡思维感慨:“要不是因为我们预算不够,就应该找专业的选角团队来帮我们找演员了。”

    对于大剧组来说,很少有导演他们需要负责前面几关试镜的。

    往往是由专业的选角团队提供演员名单,供导演团队做最后的决定,只需要再看一到两次就行。

    陆严河笑着说:“也许等第二季开始,我们就不用这么窘迫了。”

    -

    晚上,跟胡思维和白景年一起吃了晚饭以后,陆严河回了学校。

    李治百和颜良都不在孜园桥,他也就回宿舍睡了。

    毛佳阳在寝室里举哑铃,肱二头肌十分发达。

    见陆严河回来了,毛佳阳说:“严河,刚才有人来寝室找你,说是你电影史这门课的同学,他说你跟他借了笔记,来给你,但你不在,就直接放你桌上了。”

    陆严河马上看了自己的桌上一眼,果然看到了一沓复印出来的笔记。

    他点点头。

    “不过,电影史应该是选修课吧?”毛佳阳问。

    陆严河点头。

    毛佳阳有些诧异,问:“你选修课都这么认真地要别人的笔记吗?选修课不都是只要及格就行了?”

    陆严河笑了笑,说:“我是对这门课感兴趣所以才选的,分数是其次,主要是对这门课的内容感兴趣,上这门课的老师也很有学识,每节课都旁征博引,我不想因为记笔记耽误听课,所以就跟别人借笔记了。”

    毛佳阳:“酷哦。”

    在学校里,其实很多关于陆严河的流言,什么他隔三差五地在图书馆出现只是为了营造自己学习努力刻苦的人设,什么他爱读书都是假象,其实很多书都没有读过,等等。

    哪怕在公开的场合,陆严河几乎是每一个振华学生的偶像。

    但是在背后,仍然有人出于不具名的心理嚼舌根。

    也许这是每一个名人都无法避免的遭遇。

    只有真正在陆严河身边的人才知道,他对于读书这件事的热爱,有多少是出自于本心,又有多少是出自于流言里的功利目的。

    这也是寝室里几个人对陆严河由衷欣赏和敬佩的原因。

    毛佳阳都跟黎晓说过:“我们学校至少有一半以上的人都是抱着很功利的目的在读书,在努力,甚至是刷绩点,刷综测,像陆严河那样单纯地对知识感兴趣、对书的内容感兴趣的学生,我没见过几个,一点不像一个艺人。”

    黎晓还戏称过:“我感觉你现在都是陆严河的粉丝了。”

    毛佳阳点头,“这么说也不是不行。”

    黎晓:“不都说艺人都是远观近臭吗?真正在生活中跟明星艺人近距离接触的人,都会打破滤镜,意识到他也是一个很多缺点的人。”

    毛佳阳:“陆严河不一样。”

    “嗯?”

    “媒体把他吹捧成了一个天才,好像是一个学什么都不费力的人,可你真正认识他就会知道,他真的是做什么都投入了百分之百的努力和专注,才能够把每一件事做得举重若轻。”毛佳阳说,“天才可能招人嫉妒,但我们寝室里没有一个人嫉妒他,都觉得他现在获得的一切是应得的。”

    黎晓听到毛佳阳这么形容陆严河,也很吃惊。

    她对陆严河了解不多,如果不是因为毛佳阳是陆严河的室友,可能她也跟其他人一样,只是远远地在校园里见上陆严河一面,或者在校园某个地方跟他擦肩而过,却不会有任何真正意义上的交集。

    那一次她跟毛佳阳一起参加陆严河的生日派对,还有些觉得格格不入。

    后来听毛佳阳说才知道,原来那一次的生日派对竟然起源于他提议的情侣活动。黎晓才知道,为什么在陆严河的生日派对上,她们几个跟陆严河一点都不熟的女孩,会出现在一个只属于陆严河私密朋友圈的内场。

    “陆严河很真诚的,你就将他当成一个很nice的同学就好了。”毛佳阳不止一次这么跟黎晓说过。(本章完)

    

重要!!!重要!!由于言情小说阁在百度上可能搜索不到了,所以请各位网友们把我们言情小说阁→→→→阅读记录←←←保存到浏览器收藏夹里,打开返回到自己最近阅读的小说页面,以便实时阅读小说最新精彩内容!言情小说阁承诺:所有的小说绝对最快实时更新最新章节,也可以记住我们的域名:www.xianqihaotianmi.org(鲜妻好甜蜜) 谢谢大家的支持!很重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