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94章 归乡  红楼襄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xianqihaotianmi.org
    第394章 归乡 (第1/3页)

    襄王选妃的事,经过几天时间的传播和发酵,最终在京城内彻底传开,让朱景洪一时间成为了顶流。

    而朱景洪强选所爱之人,更给他带来了些传奇性,也让时人对中选的薛家姑娘深感好奇。

    究竟是何样钟灵毓秀的女子,才会让这位强势的襄王如此爱慕,乃至于连对方“年少失怙”都不顾了。

    这次事件除在民间议论,军中自然也少不了传扬。

    从侍卫上直军到京营,再到五城兵马司,到处都在谈论他的事迹,而他对侍卫们的那番话,也已在军中流传开来。

    相较于百姓们的乱七八糟的议论,军中的谈论明显要正向许多,只因军中汉子对朱景洪品性了解更多。

    此番事件,更印证这位襄王是个直率之人,而军中汉子普遍喜欢这样的人。

    当然了,如今外界的议论和朱景洪无关,他已被皇帝严令闭门而不出。

    每天都是喝酒嬉戏,日子过得不是一般的快乐。

    但只过了几天时间,京城又发生了另一件大事。

    作为皇帝最宠爱的儿子,睿王朱景渊因修书进展太慢,被皇帝罚了半年的俸禄同时其本人被禁足一个月。

    随之一道发生的,还有集贤馆十三名学士被罢官,另有十一人被申饬贬谪。

    世人只道皇帝是心情不好,才让素有贤名的朱景渊遭殃受罚。

    但朱景洪却知道,这是他的“反击”奏效了。

    罚俸禁足都是小事,但集贤观罢免贬谪二十多人,才会真正让朱景渊肉疼。

    时间来到四月二十五,也就是王妃选拔的第十天,礼部奏请迎娶王妃的奏章得到批复。

    “循例办理”四个大字,让礼部官员终于明白该怎么做,此前他们一直都不敢擅动,生怕因此而触怒皇帝。

    既是循例办理,一切自然有章程,当天礼部就给薛家送了公函,让她们回祖籍地准备成婚之事。

    薛家祖籍在金陵,那自然要从金陵娶过来,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对此宝钗早有准备,所以接到公函的第二天,薛家就收拾完毕即将踏上归途。

    有旗手卫上百军士随行,她们的安全可保无虞。

    “姑娘,王爷说不能亲自来送,托我转告你们,祝你们一路顺风!”薛家内宅,宝钗闺房之内,英莲笑意盈盈说道。

    转过身来,宝钗看向英莲说道:“那你也替我转达他,多谢他记挂着!”

    “我一定把话带到!”

    英莲才应了下来,莺儿就从外面走了进来,提醒道:“姑娘,时辰到了……该出发了!”

    出远门也要看黄道吉日,而且会精确到时辰,时辰到了也就确实该走了。

    “好,我马上就来!”

    与英莲告辞之后,宝钗便出门上了轿子去,真正踏上了返乡的路途。

    按当下正常赶路速度,从洛阳到应天要一个月。

    而宝钗一行还在路上之时,她被选为王妃的消息就传回了应天。

    “薛家女……十三爷怎会选中薛家女!”

    应天府内堂,得知消息的贾雨村很不解,因为他知道薛家的情况。

    薛祯早逝,薛家女能参选便已是幸运,选上侧妃就是老天爷保佑了,谁能想到她能选上王妃。

    “如此荒唐之事,圣上竟未阻止,看来这十三爷……比我想象中还要受宠!”

    如今他在应天搞清丈,推行至今已搞得怨声载道,虽说有皇帝一力支持,可贾雨村还是不太安心。

    所以他迫切再找一位靠山,到时若真有什么大灾大难,他贾雨村才有避难的机会。

    “十三爷对我多有看顾……想来跟着他不会有错!”

    既然要巴结朱景洪,那就得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这方面贾雨村绝对是专业的。

    首先派人护卫薛家,其次是在清丈时对他家抬手,再其次便是……

    如今贾雨村身负皇命,有便宜行事之权,他想要给谁好处办法实在太多。

    所以在宝钗还未乡之前,薛家就感受到了给各种善意,也让阖家上下喜不自胜。

    原本想“霸占”家产的各房长辈,在如今这形势下哪还敢有此心,他们如今心里只剩下恐惧,深怕宝钗要翻家族旧账。

    五月十五,宝钗一行到达应天。

    自他们归家之后,每天来拜访的人络绎不绝,这些人都想尽办法巴结王妃的娘家。

    薛家上下对此都很享受,但宝钗却是个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nqihaotianmi.org


重要!!!重要!!由于言情小说阁在百度上可能搜索不到了,所以请各位网友们把我们言情小说阁→→→→阅读记录←←←保存到浏览器收藏夹里,打开返回到自己最近阅读的小说页面,以便实时阅读小说最新精彩内容!言情小说阁承诺:所有的小说绝对最快实时更新最新章节,也可以记住我们的域名:www.xianqihaotianmi.org(鲜妻好甜蜜) 谢谢大家的支持!很重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