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525 虚张声势  人人都爱马文才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xianqihaotianmi.org
    525 虚张声势 (第1/3页)

    第五百三十二章

    乌衣巷着火、谢家子无人逃脱的消息传来时,祝英台刚刚接到了马文才的书信, 请她去魏国暂时帮忙一阵子。

    “科举”的创意, 准确的来说是马文才偶然从祝英台那里所得。昔年祝英台刚刚穿越时, 怕自己来古代的时间久了会忘记自己这么多年教育学到的东西, 所以一有空就用自制的笔记本将自己学过的东西记下来。

    因为不知道哪些东西有用, 她记录的范围从天文地理到历史化学, 甚至连马哲这种无聊的东西都记了下来。

    简体字在古人看来都是缺字的错字,再加上有很多本全是公式定律和莫名其妙的符号, 没几个人都能看懂。

    这些本子是祝英台最大的秘密,也是祝英台在古代最大的倚仗。无论是为马文才制糖、炼铜, 还是和马文才一起做生意时, 她能为他提供很多有用的帮助, 都全靠她刚来时从来不敢放松的那种认真。

    不管如何欢脱, 本质上她还是个理性大过感性的理科生。

    五馆中以考试成绩和类别分甲乙丙科,再用甲乙丙三科决定课程的方法,其实就是一种科举的雏形,这种方法只能在五馆推广, 概因国子学中全是达官贵族之后, 不会将律例、术算这样的学科当一回事, 如骑射这样的, 更是为了不愿和将种扯上关系而避之不及。

    只有为了给学生们多提供些就业路子的五馆,才会全科全通的教授。

    马文才要在魏国推行科举,首先想到的就是祝英台,以及祝英台十分宝贵的那个小本子。

    作为会稽学馆出了名的“全知全能”, 来帮出些题、给些意见还是可以的。

    祝英台收到信后,立刻准备动身,去向陶弘景和陆修远请辞,结果刚说出来意,陶弘景就给出了让人出人意料的决定。

    “英台,梁国即将大乱,你将茅山上的弟子,都带去魏国吧。”

    “都带走?”

    茅山上正式拜入上清派门下的弟子有几千,而且大多是南人,陶弘景一开口就让她全带走,跟老师带小朋友们去春游似的轻松?

    “陛下被软禁在同泰寺,萧纲性子优柔寡断又敏感多疑,梁国三年之内,必有变乱。”

    陶弘景想错了,以为祝英台是舍不得茅山,解释道:“陈郡谢氏是南方高门之首,谢家世居乌衣巷、无异于建康的第二个主人,门第之贵,天下无人能出其右。可清贵如谢家,在如今的建康都能弄出‘失火’的事情来,可见萧纲已经被裴御史传往天下的勤王令弄的方寸大乱,失去理智了。”

    “何况陛下要抑佛的主要原因是为了取铜、土地和人口,不少人都想到铸币需要铜铁,现在佛门因萧纲而复起,日后难保不会把陛下抑佛的原因迁怒在我们铸币上,萧纲并不是个有器量的人。”

    陶弘景叹气。

    佛道之争,既残酷又不可理喻。

    “可是这么多人一起北上,不会被怀疑吗?”

    祝英台担忧地说,“而且离开容易,就不知道马文才能不能安置这么多人……”

    “你不必担心这个,其实从白袍军北上开始,我就在准备北迁的事情了,北方道门的龙虎山现在虽然凋敝,可原本的门庭道山都还在,只是没有人了,我们在那里暂居一阵子。茅山别的没有,却因为你的原因不缺赤金,既然要暂时放弃茅山,你们可以将茅山的赤金全部带走。”

    想起现在的梁国,陶弘景也是不胜唏嘘。

    谁能想象繁荣鼎盛的梁国,竟能这么快便局势连变,到了人人自危的地步?

    “而且,听到你刚刚说马文才准备在魏国开科取士,我已经决定,让茅山弟子们都去尝试下魏国的第一次‘科举’。”

    陶弘景笑道。

    “你要让弟子们都入世吗?”

    祝英台大吃一惊。

    陶真人是有多相信马文才啊!

    之前才让他带走了一批茅山上最杰出的弟子,现在又要让道门弟子全部下山去考科举?

    这这这这……

    这让一群数理化专业人才去考科举,难道她该建议马文才多开些实务科吗?

    “你莫小看茅山上这么多弟子,我年轻时先修的儒学,而后入道,这些弟子之中,很多原本都是我门下的弟子,也曾为出仕而精通经义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nqihaotianmi.org


重要!!!重要!!由于言情小说阁在百度上可能搜索不到了,所以请各位网友们把我们言情小说阁→→→→阅读记录←←←保存到浏览器收藏夹里,打开返回到自己最近阅读的小说页面,以便实时阅读小说最新精彩内容!言情小说阁承诺:所有的小说绝对最快实时更新最新章节,也可以记住我们的域名:www.xianqihaotianmi.org(鲜妻好甜蜜) 谢谢大家的支持!很重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