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二十五章 一点工业革命的小小震撼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二十五章 一点工业革命的小小震撼 (第2/3页)

见大庆殿前面的校场还挺宽阔的,就占用了一部分,作为其余部门的官邸。

    不过大庆殿前面的校场本来就大,以前为了显气派得留出了几十亩的空地,现在即便被占用一部分,依旧还是可以举行仪式。

    只是今天却不是在这里举行,随着赵祯出现在大庆殿后,百官和诸多使者行礼,接着赵祯一声令下——出宫!

    百官和使节们就顺着秩序,浩浩荡荡从大庆门往南离开,接着出了宣德门。

    宣德门外就是宽阔的御街。

    此刻街道上早就被肃清,一辆巨大的马车摆在宫门口,各类伞盖、宫牌高举,上千护卫左右开道。

    赵祯和曹皇后登上马车,左右两侧骑马的护卫离三层外三层地把马车保护起来。

    “官家出宫了。”

    “那就是官家的仪仗队啊。”

    “真是威风凛凛。”

    御街两侧的行人们已经被几乎挤到了铺面边上。

    但这并不妨碍他们伸长了脖子去看。

    如果是宋真宗时期,百姓们还有机会瞧瞧皇帝出宫是什么样子。

    毕竟赵恒也出过几次宫,比如去澶州“御驾亲征”,去山东“泰山封禅”。

    然而赵祯自继位二十四年来,还从未出过宫,甚至他没继位,还是太子的时候,也没有出过宫。

    汴梁百姓已经几十年不知道皇帝长什么模样了,所有一个个都想瞅瞅。

    但可惜离得太远,隐约只见到了两个穿着红色大袍的人登上了马车,随后就消失不见了。

    “你们瞧着官家的模样了吗?”

    “没瞧着。”

    “也是,官家是何等神人?怎么瞧得见哦。”

    “这些年来,官家在宫中运筹帷幄,天下治理得井井有条,真是天降圣人啊。”

    “可不是吗?如今咱们大宋国家昌盛,连辽国和西贼都不敢小觑我们,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报澶州的仇。”

    百姓们议论纷纷。

    天子脚下的百姓可跟普通地方县里乡里的百姓不同。

    即便是在报纸没有出现之前,市井小道消息遍布,而且朝野各种事情传播得也非常灵通。

    茶余饭后之间百姓们什么都敢谈,什么都敢议论。

    甚至当初烛影斧声之后,民间还有人传赵光义搞死赵匡胤的事情,弄得赵光义让武德卒打探消息,到处抓捕试图让天下人闭嘴。

    结果最后惹得朝野上下天怒民怨,百官纷纷群起而攻,才逼得赵光义收回了武德卒的权柄。

    如今赵祯形象早就不是当初那样刘太后的傀儡皇帝。

    从最初大力扶持赵骏的杀伐果断,让民间都认为赵祯是一个有决心有毅力大搞改革的好皇帝。

    到后来赵祯发明了肥料、水泥、玻璃、杂交蚕豆等等乱七八糟的东西出来后,风口就又不一样,有人说他不务正业,有人说他为国为民,反正众口不一。

    等最近几年范仲淹在赵祯的支持下,五次庆历新政,口碑瞬间飙升到了极点。

    特别是赵骏和范仲淹经常把政绩推到赵祯头上,结果就是天下百姓无不感恩戴德,民间对于赵祯的评价可谓是有加无已,不少地方都有人为他立生祠。

    归根到底,百姓心里有杆秤。这些年来范仲淹的改革不一定惠及天下所有人,但一定能惠及天下大部分人。

    大部分都能够感受到生活的变化。

    从前苛捐杂税严重,生活贫困潦倒。如今赋税减少,生活蒸蒸日上。不一定很富裕,总要比以前饿死人强了太多。

    因此这种改变大部分百姓都看在心里。

    正如后世那样。

    为百姓服务,从来都不是一句空洞的话。也不是让当官的,去给百姓端茶送水,送温暖。

    而是需要你拿出足够的魄力和智慧,去改变,去造福!

    实实在在地改变普罗大众的生活。

    你做到了,你的威望就会增加,你的名字,就会被黎民百姓所牢记。

    正如伟人和总设计师的高瞻远瞩。

    此刻。

    赵祯夫妇在百姓们的注视下,马车徐徐向南而行。

    百官也各有马车,数千护卫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车队,浩浩荡荡地离开了汴梁城。

    御驾车中,赵祯好奇地拉开车窗帘向外张望。

    曹皇后本想阻止。

    因为皇帝得保持威严,如果让百姓看到他偷偷摸摸地撩开窗帘探出半张脸向外窥视,也不像个样子。

    但想到官家从未出过皇宫,也不忍心这样做,就没有说什么。

    还是过了片刻,赵祯主动放下车帘说道:“没想到城中竟然是这幅景象,”

    “官家是觉得有些失望?”

    曹皇后问道。

    “不,朕是欣慰于如今大宋的变化。”

    赵祯摇摇头。

    他久在宫中不等于什么都不知道。

    事实上就像张择端一样,宫里也有画师会把宫外的场景画下来给他看。

    但如今汴梁日新月异太快了,甚至有的时候站在宫里都能看见宫外的水泥高楼以及不断建设的新式建筑。

    这已经与他印象里的汴梁截然不同了。

    曹皇后罕见地夸赞了一句道:“这截是因为官家造福于万民百姓。”

    “是啊,纵观历史,又有几个皇帝有朕这般魄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要!!!重要!!由于言情小说阁在百度上可能搜索不到了,所以请各位网友们把我们言情小说阁→→→→阅读记录←←←保存到浏览器收藏夹里,打开返回到自己最近阅读的小说页面,以便实时阅读小说最新精彩内容!言情小说阁承诺:所有的小说绝对最快实时更新最新章节,也可以记住我们的域名:www.xianqihaotianmi.org(鲜妻好甜蜜) 谢谢大家的支持!很重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