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一十七章 饿不死,但很穷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一十七章 饿不死,但很穷 (第3/3页)

外的田间有一个老妇人正躬在田里翻找着什么,保正见此,就又道:“村民不得已,现在只能找些红薯、土豆子果腹。”

    “有没有饿死人?”

    章庶立即问道。

    “这倒是没有。”

    保正忙道:“村里青壮都下山去给别人做短工维持生计去了,家中不耗粮食,留了些存余吃食。”

    章庶走进了村子,村子在山间,有凹凸不平的田野,如村口道路一侧就是个低谷,下面有三四层梯田,每层约两米高的田埂,杂草丛生,树木较多。

    目光所及,有不少老人小孩顶着烈日在山谷附近寻找野菜、土豆、红薯之类的作物。

    这些东西平日里他们不吃,经常随手种了喂牲畜,但恰逢遇灾,稻米歉收,人都没得吃了自然也不至于嫌弃。

    “刘大保,通判来了。”

    保正见到村口不远处的田里有个中年汉子正在锄地,就向他喊了一句。

    那汉子听到声音,回过头去,见到一行人,连忙扔下锄头小步跑来,向章庶连连拱手作揖道:“小人刘四见过通判。”

    宋代村庄虽然已经有了村镇乡概念,但不设村长、镇长和乡长,而是以户为单位设保甲、大保、都保、保正。

    其中十户为一保,由保甲为主。而每五十户设一大保,设大保长。所以如果一个村子只有十户人甲,那村长就是保甲,超过五十户,就是大保。

    丰源村是山里超过五十户的大村子,附近十多座山头,方圆得四五公里都是一个村。虽然村民分散得厉害,村头走到村尾得走一两天,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毕竟山区里的村子人员分散的厉害,有的时候一个山头就一两户人家,总不能按照山头来划分,显然有点不合适。

    大保刘四刚好就住在村口附近,下面的梯田当中就有他的几块地,正在田里挖红薯。

    章庶就拉着他问了一下情况。

    原来夏天东南丘陵的山区干旱缺水是常有的事情。

    唐代不是有首诗吗?

    “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

    即便不是灾荒年月,山下有水,山上就不一定有水。

    从山下的小镇进山走山路都得一两个时辰,稻田要的水非常多,就几乎不可能挑水进来。

    所以山里时常闹灾。

    这种现象要到后世有了自来水,可以走管道从山下的河流里抽水上山来解决。

    而在古代,这是一个无解的问题,只能靠天吃饭。如果运气好下那么一两场雨,通过挖的池塘、水井蓄水,就能解决。

    但可惜今年运气不佳,从四月份到五月份一个月山里都没有下雨,导致稻田干旱死了,只能捡点土豆维生。

    “今年算是好的了,最近几年朝廷推广这红薯土豆子,不要多少水就能养活,在山里还有那么几眼泉水,虽然不能用来种田,可浇地自己喝还是够了。”

    刘四双手叉腰,田埂间摇着头道:“但可惜的是雨一点都没下,村民们也就够自己吃的,怕是今年的税纳不上去了。”

    “这个你不用担心,朝廷对于灾情的地方自然有免税的政策,上报申请了赈灾粮吗?”

    “上报了,县里昨天派人来调查了,估计要不了多久就会到。”

    “嗯,此事我会关注。”

    章庶双手背负在身后,目光看到远处挑水的队伍正深一脚浅一脚地从山下艰难地挑水上来,可这些人都是四五十岁以上,有些甚至是老人,于是问道:“现在有多少青壮?”

    刘四说道:“咱们丰源村其实就是附近十多座山里的百姓居住地,有村民三百余人,青壮将近百人。”

    “他们如今在何处?”

    “在山下打短工,帮人割点稻谷,赚点吃食。”

    “每日多少文?”

    章庶追问。

    刘四挠挠头道:“不给钱,就给点吃的。”

    “唔”

    章庶抬起头看向四方。

    山林茂密,林间绿荫森森,光看景色,却是不错。

    但空气里燥热,村庄仿佛没有人烟,村民地里翻找着红薯,小孩和老人在山里挖着野菜,犹如没有生机,只有死寂。

    可即便是如此,比往年也好了许多。

    如果没有朝廷赈灾,没有红薯土豆,按照以前,怕是会死不少人。

    在这一刻,就连章庶这样的官员都不由得感觉到朝廷这几年的变化,让天下百姓都受益。

    谁能做到这样深山老林里在发生旱灾的时候不死人呢?

    可这还远远不够。

    章庶步入村子里,沿着田埂间走着,双手背负在身后,向刘四了解着村子里的情况。

    衢州山区很多,除了丰源村以外,还有一些山里的村庄也是如此。

    山里出不了大地主,最多就是几个土财主,灾年的时候连土财主都自身难保,所以哪怕能生存下去,最多也就是勉强生存。

    有几口红薯土豆吃,不至于让人饿死,可若是生病了就要等死,这就是目前大宋最贫困村庄的现状。

    “走吧!”

    章庶最后又看了眼这深山,随后说道:“回去好好合计合计,朝廷要招募村壮,想办法在山里修一座储存水的大水库,兴许以后就常年有水了。”

    现在正是朝廷颁布政策全国大基建的问题,水库就包含在其中,但水库需要水泥厂,而朝廷二月新政后,衢州官府就已经根据上面的指示在筹备水泥厂和砖厂,也许这件事情会有着落。

    (本章完)

    

重要!!!重要!!由于言情小说阁在百度上可能搜索不到了,所以请各位网友们把我们言情小说阁→→→→阅读记录←←←保存到浏览器收藏夹里,打开返回到自己最近阅读的小说页面,以便实时阅读小说最新精彩内容!言情小说阁承诺:所有的小说绝对最快实时更新最新章节,也可以记住我们的域名:www.xianqihaotianmi.org(鲜妻好甜蜜) 谢谢大家的支持!很重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