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九十章 搞个长久计划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九十章 搞个长久计划 (第2/3页)

,能在三楼上直接看到汴梁的风景。

    老范透过阳台看到下面街道来来往往士子无数,不由得感慨道:“又是一年春闱马上就到了,真是让人怀念啊。”

    “怀念以前当士子的时候?”

    “不是,怀念我在东华门外唱名的时候。”

    “果然,人就只会怀念自己最风光之时,不会怀念受苦之时。”

    赵骏翻了个白眼,坐到了圆桌上。

    几乎是他刚上楼的时候菜就已经端了上来,因为他出宫门的时候,就立即会有人来樊楼报信。

    尊客肯定不能等着上菜,所以往往是他们才落座的时候,菜就已经上齐。

    里面有辣椒炒肉、辣子鸡、小炒牛肉、豆腐炒肉等等。

    特别是他喜欢吃的辣椒炒肉和豆腐炒肉,这几道菜樊楼厨子天天往死里学,硬生生给抄出了他家乡的味道。

    菜上齐后人都撤了出去,雅间里三层外三层的卫士,但房间内就只有赵骏和范仲淹两人。

    老范也从阳台边过来坐下,赵骏看着桌上的湖南菜,一边拿筷子一边笑着说道:“我们后世的辣椒经过各种培育和改良,种类繁多,现在带回来的就差了一些,多是普通青椒和红椒,不过也还行。”

    青椒原来产于美洲,很早的时候就被印第安人带到了墨西哥以及北美,后来从红色演变成青色,辣度也变淡了许多。好在里面还有红椒,不然让赵骏有些不尽兴。

    范仲淹看着赵骏把青椒塞嘴里直接吃,就不自觉地能感觉到身上有股火辣触感,额头竟落下了一滴汗,举起筷子迟疑不定。

    “吃啊,为什么不吃?”

    赵骏边咀嚼边用筷子指了指那几道菜道:“这辣子鸡十分的美味,不来两口?”

    “行吧。”

    老范视死如归,夹了一块放进嘴里。

    登时差点没把他辣死。

    显然什么吃一口当地特产就觉得是美味只能出现在故事里。

    现实就是不能吃辣的人整一口,那酸爽能让人想哭。

    反正老范就给整出眼泪了,含泪把那块满是辣子的鸡肉吞下去,随后擦了擦额头的汗,说道:“先说正事吧。”

    “你接下来什么打算?”

    “什么打算?”

    赵骏放下筷子,想了想道:“该做个长久规划了。”

    范仲淹好奇问道:“细说。”

    “搞个五年计划吧。”

    赵骏给自己舀了一碗汤,说道:“蒸汽机需要橡胶,明年顺利的话,橡胶回来,就开始在广州、海南等地广为种植,而且金鸡纳树非常重要,有金鸡纳霜,缠绕了岭南上千年的瘴气就迎刃而解了。”

    古代岭南并不适合居住,所以成为了流放犯人的地方。究其原因,就是疟疾肆虐,古代把它称之为瘴气。

    虽然中国本土的黄花蒿能提出青蒿素治疗疟疾,问题是想提取青蒿素可不是说把黄花蒿捣碎取汁就行的,需要进行严格的化学实验以及复杂的提取过程才能做到。

    一来赵骏不是化学专业,没那本事。

    二来就算他有那本事,大宋也没有那实验室的条件啊。

    反观金鸡纳霜就简单多了,就是金鸡纳树的树皮晒干后捣碎成粉末物,几乎没什么技术含量。

    所以有了金鸡纳霜,以后广东福建等岭南地区,乃至如今瘴气肆虐的台湾,都再也没有任何阻碍,汉人的足迹踏遍整个东南亚都不成问题。

    “你是想开发岭南吗?”

    范仲淹问。

    “不止,这个计划还是比较庞大和宏伟,一时半会跟伱说不清楚。”

    赵骏喝了一口汤,随后放下碗道:“先说点简单的吧。橡胶流入我国之后,蒸汽机的密封性问题将彻底解决,蒸汽机可以实现量产,你觉得应该干嘛?”

    “火车!轮船!”

    范仲淹精神一振,他看过西部片,西部片里就经常有火车和轮船,那些东西不仅让他向往,整个政制院的人都向往。

    “错了。”

    赵骏摇摇头道:“可以实现量产,不代表立即就能量产。我们的玉米土豆红薯花生带了几万斤种子回来,可要实现推广全国,还得农业部大规模在城外种植,种了两个季度,产出数百万斤种子才能分发下去,橡胶树能做到吗?”

    “额。”

    范仲淹一想也是,橡胶树是树,树的生长周期可比农作物慢了许多,怕是得要好几年了。

    “即便他们在船上搞了很多树苗乃至成品树木,在船上用土壤种植,减少了一定生长周期,但移植到南方去,还有很多问题和麻烦要解决。”

    赵骏指出问题的关键所在:“先不谈成活率问题,单说即便都能活下来,结出很多种子,可真正广为种植,至少也得几年乃至十几年后去了,所以在这段时间,我们就必须做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规划。”

    “嗯,有道理。”

    老范也是听明白了,主要他对橡胶树又不了解,这才闹了个乌龙。

    赵骏说道:“因而真正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不仅仅是搞几个钢铁厂就能完成,还要提高生产力和生产效率。蒸汽机普及开来,我预计至少得十年后,而这十年间,我们需要做哪些准备?”

    “你说说吧,这些事情你在行。”

    范仲淹也懒得自己瞎猜了,反正以他的能力没办法想到。

    “首先是人口,工业时代到来势必需要大量的人口进工厂干活,现在大宋的生产力和粮食养活一两亿人没问题,只要再让红薯等作物继续扩大种植面积,到三四亿人都绰绰有余,那为什么我们的人口没有爆发性增长呢?”

    赵骏反问。

    “摊丁入亩吗?”

    范仲淹试探性问道。

    “这只是其中一条,摊丁入亩确实能激起百姓生育,但同样也有很多隐户。”

    赵骏说道:“上次人口普查,有部分隐户愿意出来,那是因为朝廷给他们减免税收,且分发土地。可大部分隐户依旧愿意过着黑户生活,这就意味着很多隐户其实还是被隐瞒了起来。”

    “唔”

    范仲淹沉吟着点点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要!!!重要!!由于言情小说阁在百度上可能搜索不到了,所以请各位网友们把我们言情小说阁→→→→阅读记录←←←保存到浏览器收藏夹里,打开返回到自己最近阅读的小说页面,以便实时阅读小说最新精彩内容!言情小说阁承诺:所有的小说绝对最快实时更新最新章节,也可以记住我们的域名:www.xianqihaotianmi.org(鲜妻好甜蜜) 谢谢大家的支持!很重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