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零七章 为理想而奋斗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零七章 为理想而奋斗 (第3/3页)

州、永州、全州、桂州等地做好沟通,全力疏通灵渠,加大与广东南路的商贸往来,那边正在广种棉花,湖南也可以引进种植这些经济作物。”

    “修渠可是一件大事。”

    “嗯,所以就需要你们各地沿河的地方官府通力合作,一起把水渠建好。”

    “是。”

    “我了解到民间雇工价格大概在每日50-100文之间,河工贵一些,在150-200文左右。五十万贯能够雇佣三万人大概半年,这钱必须用在刀刃上,以恢复农业、修复河堤为主。”

    “是。”

    “好了,好好安排,灾后重建工作任重而道远啊。”

    “是。”

    陈希亮应了声,随后退去。

    他感觉自己在知院身边能学到很多东西,比如以工代赈的办法,比如原来可以通过这些协商换取地主富户们的支持。

    其实有的时候除了阶级对立以外,人与人之间还是更多需要沟通,有的时候沟通比对立更重要。

    等陈希亮走后,赵骏依旧是愁眉苦脸,并没有因为朝廷赈灾款项到而多高兴。

    他给出的办法其实都是后世比较常规应对灾难、经济萧条、重建工作的办法,历史已经证明,包括美帝在内,这个办法都是确实可行有效的方式。

    但这里有个前提条件是,政府必须有足够的钱。

    要是没有钱,还滥发货币,还要搞以工代赈,那纯粹是找死,国家会很快崩溃。

    好消息是现在朝廷有钱。

    坏消息是快没钱了。

    西北局势愈发紧张,现在还只是个开头,所以朝廷那边有余额支持他重建灾区。

    一旦真正开战,那花的钱就是个天文数字,国库目前有数千万贯的存款,都是这两年省吃俭用存下来,为战争做准备的,开战后怕是很快就会打光。

    即便这两年赵骏抄了很多家贪官污吏,很多个奸商富户,为朝廷带去了超过千万贯的抄家款,送去汴梁的钱不计其数。

    但光靠抄家属于竭泽而渔,杀鸡取卵的办法,不可长久,因此还是要用常规手段才行。

    “也幸好这几年大宋遇到的天灾基本都是小灾小难,即便前几年淮南大旱,只能算中上级别。真正波及数百万人,甚至上千万人的大灾难暂时没有发生。”

    “从前年二月出发,我在地方上行走已经快两年了,这两年我积累了大量基层工作经验,了解到大宋底层生活,也渐渐摸索出了改革道路。”

    “首先是赋税,正税确实轻,税收只有收成的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但苛捐杂税就多得离谱,难怪当年学历史的时候,张教授会说“北宋赋重,众口一词,少有异议”。”

    “但也是靠着赋税北宋才能撑这么久,如果现在进行赋税调整改革的话,可能宋朝要面临严重的压力。看来在减轻农民负担这件事上,还是要一步步慢慢来。”

    “像王安石那样的青苗法是有一定道理的,但只能借鉴,不能全盘接受。还有就是张居正改革和雍正改革,需要等到国内生产力提升,才能推广实施。”

    “不过赋税暂时不好动,还是可以先改革吏治的。难怪范仲淹要先搞吏治,果然只有下基层看看情况才能了解缘由。”

    “至于搞钱的事情,最终还是要开源节流,解决三冗问题,另外就是从日本吸纳金银还要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扩大对外贸易,这也是南宋的路子。”

    “不管怎么样,我必须要寻找到一条属于大宋自己的道路,为了大宋农民,为了所有中华汉人,为了没有靖康耻,为了让汉民族屹立于世界之巅,我都必须加倍努力,不可懈怠。”

    戌时末,夜深了,赵骏继续伏在案前,为自己的心中理想而奋斗。

    感谢书友书友20180106230604207给上两章提出了中肯的意见,我进行了一定程度修改,个人认为更合理,大家可以回头去看看。上一章其实是我忘记写一段内容了,就是写百姓卖儿卖女,导致铺垫不够,让大家觉得主角演讲比较白,是我的问题,让大家代入感不足。其实主角一直是个生活在温室里的人,这段行走天下也是为了弥足这点不足,不然全凭嘴炮属实是空中楼阁。

    有不少朋友说先阶段没那么好看了,确实一是这个月生病了影响状态,二是我是个人是认为主角还是要下乡去走走才能做出实事来,所以剧情稍显不足。

    还是多谢大家指出问题,有合理的意见我会认真倾听,至于那些直接开骂者.我权当没看见。

    (本章完)

    

重要!!!重要!!由于言情小说阁在百度上可能搜索不到了,所以请各位网友们把我们言情小说阁→→→→阅读记录←←←保存到浏览器收藏夹里,打开返回到自己最近阅读的小说页面,以便实时阅读小说最新精彩内容!言情小说阁承诺:所有的小说绝对最快实时更新最新章节,也可以记住我们的域名:www.xianqihaotianmi.org(鲜妻好甜蜜) 谢谢大家的支持!很重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