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二十二章 学生们的双倍快乐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二章 学生们的双倍快乐 (第3/3页)

孟承起就带赵骏往里屋去看,后面还个院子,这里是做雕版的地方,到处摆放了雕刻好的印版。

    这些雕版基本都巴掌大小,每一个字都要雕刻好,可见难度有多大。

    有六个雕刻师在里面正在雕刻。

    当时的雕版不是说有了成套就能够一直用,不仅会有磨损,而且还因为书籍每年都会更新,如注释、解读之类,导致经常要雕刻新的模板,工程量和成本都非常大。

    赵骏注意到旁边角落里有个大圆盘,圆盘似乎可以转动,上面密密麻麻摆放了几百个汉字模块,不由得好奇道:“那是什么?”

    孟承起看了一眼,便说道:“那是杭州一位雕刻匠人发明的,叫活字印刷术。这位老匠人雕刻技术不错,可惜就是没用到正道上,非要做些没什么用的事情。我之前也一直想请他来汴梁,他推辞说老了,不想离开杭州,倒是更加可惜。”

    “这老匠人是不是叫毕昇?”

    赵骏睁大了眼睛。

    孟承起惊诧道:“公子知道毕匠人?”

    “略有耳闻。”

    赵骏含糊应了一声,随后说道:“这活字印刷术挺好的,怎么无用了?”

    孟承起苦笑道:“当初去杭州请那位毕匠人的时候,确实觉得挺好,就买了一些回来。结果回来后发现,这花销可比雕版还要大,哪里用得起哦。”

    他也就买了几百个汉字,但一套满足排版需求的活字印刷术的话,最少也得有几万个活字,不同的活字排列成套。

    这样大的数量,制作成本很高,花费时间很长,一般私人的印刷作坊投资不起。

    而且普通雕版都是用泥巴烧制,泥活字的主要问题是容易破碎损坏,木活字纹理不均匀,接触水后,容易高低不平,金属活字是水性墨在铜活字上附着性很成问题。

    所以实际上活字印刷术听着不错,可在需要整套书籍的古代,还是雕版成本更低,花费的时间更短,这也是中国古代活字印刷术未普及的主要原因。

    除非是刊印文章之类,不是书籍,活字需求量比较少才能满足。

    可这不巧了吗?

    赵骏打算印刷对付无忧洞、鬼樊楼的告示,并且以后打算创办报纸,活字印刷术就派上了用场。

    当下他就拍板道:“这可是好东西啊,孟东家,你这印刷坊什么价,所有的东西我都一并买了,开个实诚价吧。”

    “好东西是好东西,就是贵了些,平日里也没什么用处.等会,公子刚才说什么?”

    孟承起一开始没听清,然后惊诧地看向赵骏道:“公子真的要买这印刷坊,每年亏空可不是个小数字。”

    “孟东家,你说汴梁的人喜欢诗词吗?”

    赵骏问。

    孟承起笑道:“若是好诗词,自是无不喜欢的。便如那柳推官,当年在汴梁时,几首词出来,引得汴梁纸贵。不管是青楼小姐,还是大家闺秀,无不争抢他的诗词集,那时咱们这印刷坊,也是赚了不少。可惜柳推官考上了功名,去了外地为官,咱汴梁就再也没有这盛景了。”

    “你的意思是说,如果有新的好词出现,印刷坊就能够开工印刷,大量贩卖诗词集?狠狠地赚它一笔?”

    “那是自然!”

    “呵呵。”

    赵骏就笑了起来,从怀里拿出小一摞纸递过去道:“东家不如帮我看看,这些词,能卖多少?”

    孟承起就略微疑惑地接过这些纸来,看了第一张,就瞪大了眼睛。

    接着第二页,第三页,第四页。

    他的呼吸愈发急促,脸色也渐渐变得潮红,在这晚秋初冬时节,两个鼻孔好似能冒出热气。

    “赵公子,这些词”

    孟承起抬起头,充满惊喜地问道:“是公子写的吗?”

    “是的。”

    赵骏笑道:“若是要用这些词在汴梁打出名气,我的印刷坊,何愁不能赚钱?”

    对不住了北宋以后的南宋、明、清各位诗词名家们。

    为了维持住皇城司的开销。

    为了让自己能有一份小产业。

    为了以后兴办报纸,占领舆论高地。

    就只能先委屈一下伱们了。

    哦。

    当然还有后世的学生们。

    想来未来的诗词大家们即便被抄光了,以苏轼,李清照、陆游、辛弃疾这些人的才华,说不好还能写出更好的。

    所以学生们将感受到的是双倍快乐,不用太感谢我哦。

    (本章完)

    

重要!!!重要!!由于言情小说阁在百度上可能搜索不到了,所以请各位网友们把我们言情小说阁→→→→阅读记录←←←保存到浏览器收藏夹里,打开返回到自己最近阅读的小说页面,以便实时阅读小说最新精彩内容!言情小说阁承诺:所有的小说绝对最快实时更新最新章节,也可以记住我们的域名:www.xianqihaotianmi.org(鲜妻好甜蜜) 谢谢大家的支持!很重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