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一章 少内斗,多干事(感谢云哥盟主打赏)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一章 少内斗,多干事(感谢云哥盟主打赏) (第2/3页)

续说道:“如今大宋官员四万两千多众,门荫入仕者达十之八九,没有职事者足有四分之一,朝廷每年要为他们发俸禄四百余万贯”

    “这还只是基础俸禄,其余职钱、餐钱、茶汤钱、职田、绢布、春冬服、从人衣粮、茶酒、厨料、冰炭薪、禄粟、恩赏钱、香料钱,林林总总,加起来国库一年要花去一千六百万贯钱。”

    “并且朝廷已经待他们极好,可下面有大量的地方官吏,在拥有职田的情况下还继续扩充田土,偷税漏税,拒不履行缴纳税费,且贪污成性,目无法纪,肥私亏公。”

    “我想问问大家,四万两千多名官员,其中还有一万多人没有职事,只是领着各衙门的寄禄名头,就能在家无所事事,每月领到几十上百贯。”

    “这是应该的吗?”

    “还有若是只养这些人就罢了,可他们的子孙后人会继续门荫入仕,继续领着这些不该属于他们拿的钱,长此以往,国将不国,还有谁会愿意做事?”

    “难道吕相、王相你们觉得这样下去对于大宋来说,是一件好事?亦或者伱们觉得,这些事情并不能动摇大宋的根基?”

    说到了最后,范仲淹已经直接将矛头指向了吕夷简王曾等人,因为他们现在是利益集团的老大。

    但不得不承认的是,他说的是事实。

    既然要对冗官下手,范仲淹自然是早早地做了许多功课,里面的内容可谓是触目惊心。

    先不说偷税漏税的问题,单说四分之一没有职事,就意味着一万多官员每天在家随便玩,然后每个月领钱,享受着国家供养,比蛀虫还蛀虫。

    关键要是宋朝工资低,那勉强还能忍。可问题是宋朝官员工资福利巨高,堪称历代王朝之最。

    后世《清平乐》里范仲淹说自己年入三十万钱,也就是三百贯。

    实际上那是影视剧乱说,真正的范仲淹在做参知政事的时候月薪就六百贯了,这还只是参知政事一个头衔收入,其余寄禄官、散官、勋官、贴职、爵位等加起来,年入三万贯。

    这一点在《宋史·职官志》以及《嘉祐禄令》上是有记载的,还有包拯做开封府尹的时候,光现钱收入就有两万贯,其它收入加起来,大概有两万一千多贯。

    哪怕他们是二三品高级大员,享受的福利和津贴最高,中下级官吏没那么多,但普通官员每年几十上百贯还是有,工资收入绝对不能算差。

    这么多官员,还有大量的官员不干事,就只领工资,哪个国家受得了?自然也就造成了宋朝的冗官问题也成为历朝之最。

    吕夷简听完默不作声。

    赵骏和赵祯同样没有说话,赵骏是现在才了解冗官的具体情况,赵祯则是早就已经清楚,无力改变。

    还是王曾开口提醒道:“希文公,莫忘了,正因为天下官员多由门荫入仕,才会引发众人群起而攻。纵使我们都认可你的变法改制,天下官员会认可吗?”

    “那难道就眼睁睁地看着这些蛀虫腐蚀国家?看着他们肆意妄为而无动于衷?”范仲淹十分不忿地道:“这天底下难道就没有公理了吗?”

    “赵骏,你怎么看?”

    赵祯望向赵骏,之前赵骏不太了解实情,也说了一些建议,如今范仲淹把具体情况谈了下,他希望听听他的看法。

    赵骏摇摇头道:“这一点我的建议是先调研清楚,再做决定。不过就算调研清楚了,也别想一下子大规模裁减官员,老范你历史上的方向是对的,但方式错了。一下子搞掉那么多,人家不和你拼命才怪。”

    “难道什么事都不做吗?”

    范仲淹很执拗,认准了的事情九头牛都拉不回来。

    “不是什么事都不做,而是要讲究方法。比如细分职权,把那些没职事的官员调去当地方官,一个县里,有个县令,两个副县令,四五个县丞不就行了吗?”

    赵骏解释道:“让他们各自去分管经济、农业、教育、统计、林业局、矿业、交通、治安等等,做kpi绩效考核,卷死他们。”

    “之前就听你说过一次,什么是kpi?”

    范仲淹皱眉。

    赵骏笑道:“就是考核制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要!!!重要!!由于言情小说阁在百度上可能搜索不到了,所以请各位网友们把我们言情小说阁→→→→阅读记录←←←保存到浏览器收藏夹里,打开返回到自己最近阅读的小说页面,以便实时阅读小说最新精彩内容!言情小说阁承诺:所有的小说绝对最快实时更新最新章节,也可以记住我们的域名:www.xianqihaotianmi.org(鲜妻好甜蜜) 谢谢大家的支持!很重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