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五十七章:朱标,不希望朱棣回去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xianqihaotianmi.org
    第四百五十七章:朱标,不希望朱棣回去 (第1/3页)

    金陵。

    洪武大道主干道。

    一家足有数百平方的店铺,络绎不绝的百姓进进出出。

    一辆马车停靠在殿门不远处。

    朱樉撩起帘子,坐在车厢另一侧的朱棡,也凑过去,顺着马车窗口,看着斜对面,写着:土桥村综合商铺的店铺。

    “咱们这个侄儿媳妇,到是挺会赚钱的,瞧瞧这人流。”朱棡笑着说道。

    这是整个金陵城,第一家红砖瓦顶的房舍。

    虽在这种建筑,在金陵周边广大农村,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情了。

    但在金陵绝对是第一家!

    单凭这种新旧结合的建筑风格,以及‘综合’二字,想不吸引人都不成。

    朱樉笑笑,“那是,这丫头是老四和妙云小妹亲自调教出来的优秀学生,听说,雄英在土桥村养的那一千‘兄弟兵’,老早就不需要朝廷支付钱粮了,全都是咱们侄媳妇名下一系列商铺赚出来的,那一千人,可谓是武装到牙齿了,而且各个考取童生,还有人考取了院士,真正允文允武啊,也不知道,这几年,到底砸进去多少钱。也不知大哥怎么想的,竟然给雄英选了马家大丫头做侧妃,光禄少卿马全那可是保守派中,喊得最凶的之一。”

    “走,咱们下去看看,这家今年新开的综合商铺,到底是个什么样子的。”朱棡撩开马车帘子,笑着下车同时说道:“听说,这样的综合商铺,是从老四燕京那边学来的。”

    他们是为了雄英成婚而刚回金陵。

    自从去岁年节后,就在没回来了。

    毕竟,外封的藩王,无召不得入京。

    也就是父皇还在世,每年年节这个全家人团聚的日子,他们才能回来一次。

    等父皇母后不在了。

    恐怕,再想回金陵,可就难喽!

    曾今,一直以为,老四异军突起,大哥必然慌乱中出错。

    或许,只要老四没有问鼎之志。

    他们这些兄弟,都能争一争。

    可这些年的发展,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大哥战略定力很强。

    又因老四施政理念的缘故,除少数开明革新派,整个大明保守腐朽的精英层,竟然牢牢团结在大哥身边。

    就是那些开明革新派,也是大哥太子系的。

    这些人与那些保守派一样,都支持大哥。

    唯一不同之处,就是这群人希望大明能积极紧跟老四燕藩,进行革新。

    这种想法何其难。

    不知,同样有问鼎之志的二哥有没有尝试。

    他尝试过。

    他观察到,大明腐朽的保守派,全都团结在大哥身边,察觉没机会拉拢保守派。

    于是就在他晋王封地内,完成乡土村社后,想试着搞一搞雇工身股制。

    当初他十分谨慎,打着自己想赚点钱,意图扶持几个,依附他晋藩的商贾去搞身股制。

    他的本意是在晋藩封地内,扶持一批和大哥格格不入的革新派,将来依托这批革新派打开局面。

    保守派他笼络不了,扶持革新派为己所用。

    可差点捅了马蜂窝。

    刚放出风声。

    就有很多人来和他打招呼。

    包括晋藩麾下军中将领、晋藩封地内的士绅、以及他晋王府内的属臣。

    瞧瞧这阵势!

    当时他立刻就收手了。

    因为他看的很明白。

    不等他开始实施,他晋藩治下的精英层就要反对他。

    可想而知,采绿这丫头,这些年,承受了多么大压力。

    “嗯。”

    朱樉下马车,轻嗯一声,和朱棡并肩而站,看着对面人流进进出出的商铺,“就因为这丫头第一个在金陵城标新立异,效仿老四燕藩,以及,这么多年,很多人明里暗里警告,却始终不肯去掉土桥村三个字,这丫头,这些年被很多人记恨着呢!”

    “走吧,进去看看。”朱樉提步,往对面走去。

    朱棡忙跟上。

    “两人贵客,欢迎光临。”

    二人刚踏入殿门,一名身穿统一服饰,长得眉清目秀的大小伙子就迎上来,笑着做了个请的手势,“两位贵客看着陌生,应该是第一次来本店,需要为两位贵客介绍吗?”

    朱棡看了眼店小二,点点头。

    “不知两位贵客想买点什么?”

    “先带我们看看。”朱樉看着一排排货架,林立在店铺中,连个柜台也没有,绝大多数购买东西的百姓身边,连个看守的人也没有。

    难道就不怕被偷?

    朱樉十分好奇。

    却也没有立刻问出来。

    “两位客人,那我们先从左边开始看吧。”店小二做了个请的手势。

    左边是卖粮油的区域。

    店小二介绍道:“本店是咱们大明第一家综合店铺,全面效仿燕王燕藩的一种商贸方式,几乎包含了百姓日常生活,所有需求的东西、米面粮油、针头线脑、布料绸缎……”

    ……

    “我们主打平价销售,让光顾我们店铺的顾客,得到切切实实的实惠。”

    朱樉抓起一把大米,看着标注价格的牌子上写着四十文,不由惊讶:“一市斤大米四十文?北平的大米都五十文了!”

    店小二闻声停下脚步,笑着介绍:“贵客咱们金陵的米价比北平便宜,虽然也涨了,涨幅不大,最高一市斤四十五文。”

    朱棡顿时感兴趣了,指着价格牌:“那你们的大米,是如何做到这么便宜的?”

    “主要有两方面原因,首先,我们的大米,一部分来源于与我们合作的数百个乡土村社,总号和合作的乡土村社签订了收购价格,每年都以高于平均收购价,收购合作乡土村社村庄的所有富余粮食,粮食从百姓手中,贩卖到商人手中,其实价格并不高,一市斤只有十几文,我们总号收购价格高,也就二十文。”

    “一市斤稻谷,平均可出米六两,其实,只要出米五两,本店卖四十文就能保证收支平衡了,再加上碾米过程中,产生的糠麸、碎米糟米,总号在土桥村有自己的养殖场,这部分产生的附加利润十分可观……”

    ……

    “二,总号和燕王燕藩的海商有合作,燕藩每年都要向我们提供,大批量的低价燕藩大米,燕藩大米价格,一市斤才二十文,几乎等于咱们大明稻谷收购价格了。”

    朱樉、朱棡惊讶相互对视。

    老四燕藩,如何做到,米价如此低廉!

    纵观历史,也没这么价格低廉的米价吧?

    店小二还以为朱樉、朱棡二人惊讶于他们价格的便宜,自豪道:“两位贵客,正是由于本店遍布金陵的商号存在,整个金陵范围内的米价,才能控制的这么好,其他竞争店铺,只敢加个两三文,据说,近一年,金陵之外,其他各地的米价,已经上涨了两成,而咱们金陵,因为本店存在,连一成都不到。”

    朱棡、朱樉含笑看看满脸骄傲自豪的店小二。

    这店小二恐怕不知道。

    也恰是因此,他们背后的主事之人。

    未来的太孙妃,已经成为很多人的眼中钉肉中刺了。

    金陵境内,与他们合作的乡土村社,大多是练子宁、方孝孺两人曾经治理过的县府。

    这两人是朝中革新派的中流砥柱。

    凭借曾经在两个县主政过,给当地百姓留下一笔宝贵财富,以及当地人脉关系。

    才勉强让数百个乡土村社和侄媳妇的商号合作。

    原本是整整两个县。

    瞧瞧这些年,在保守派不断悄悄针对下。

    两个县也只剩下数百个乡土村社,敢和他们商号合作了。

    ……

    朱樉、朱棡足足在占地数百平的综合平价商铺,转了大约一个时辰,才从里面出来。

    坐上马车后。

    再次撩起帘子,看着百姓进进出出的店铺。

    都有种感觉。

    这特立独行的店铺,被无数古老的建筑包围着,艰难的坚持着。

    哎!

    朱棡放下帘子,叹了口气,“侄媳妇这个学习老四燕藩的店铺,就好像革新在咱们大明的处境一样,被腐朽团团包围着,让人看着,都有种压抑窒息感,真不知,老四把燕藩建设成什么样了。”

    “很快就知道了,听说,老四依托马尼拉湾,建成了他燕藩都城,想来立国不远了,到时候,咱们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nqihaotianmi.org


重要!!!重要!!由于言情小说阁在百度上可能搜索不到了,所以请各位网友们把我们言情小说阁→→→→阅读记录←←←保存到浏览器收藏夹里,打开返回到自己最近阅读的小说页面,以便实时阅读小说最新精彩内容!言情小说阁承诺:所有的小说绝对最快实时更新最新章节,也可以记住我们的域名:www.xianqihaotianmi.org(鲜妻好甜蜜) 谢谢大家的支持!很重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