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五十五章:救大明!虽千万人吾往矣!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xianqihaotianmi.org
    第四百五十五章:救大明!虽千万人吾往矣! (第1/3页)

    方孝孺抵达燕京的第四天。

    晚膳后。

    方孝孺刚回到下榻的房舍。

    来到盥洗台前,看着陶瓷烧制而成,洁白的盥洗盆,依旧忍不住微微愣怔。

    拧开水阀,简单冲洗一下。

    把手伸入盥洗盆底部,用橡胶堵着的下水口。

    抓住橡胶塞,在塑胶硫化定型时,留下的圆环状小环,轻轻一拉。

    哗啦啦……

    存在盥洗盆内的水,随着拔出橡胶塞,顺着连接盥洗盆的铁管流下去。

    方孝孺看着水流,在下水口,打着旋涡,迅速消失,怔怔出神。

    四天时间,他走马观花看了很多很多。

    之所以用走马观花来形容。

    是因为,可看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如果慢了,根本看不过来。

    在大明时,他从不敢想象,数十个十吨高炉,同时冶铁的场景,数丈高的高炉,稍微靠近些,就热浪逼人。

    滚滚浓烟,冲霄之上九天!

    恐怕,就是天上的仙人,都要为此而震撼吧?

    高炉后面,上千个炼钢的小高炉,一排排排开。

    从高炉内出来的生铁铁浆,刚刚在模具中凝固成形,火红的温度尚未消散,就被一个个工人,用巨大的铁钳合力夹着放入后面一座座小型坩埚炼钢炉内。

    他真不敢相信。

    朝中那些人,看到这样的景象,会有何反应。

    总之,当时哪怕现场温度很高,他却感觉浑身冰凉。

    据介绍,燕藩对钢的使用量,已经达到了钢铁消耗量的五分之一!

    而去岁,燕藩全年钢铁(钢和铁)消耗量,足足十五万吨!

    燕藩才多少人口?

    三百万吧?

    按照燕藩新的计量单位标准,平均每人消耗钢铁一百市斤!

    这些年,一路走来,他早已不是当初那个,只知道圣人大义的书呆子了。

    很清楚。

    人均消耗钢铁一百市斤。

    对百姓的生活,产生多么大影响。

    也不怪,燕藩这些年,农作物年年高产。

    就连普通百姓,吃白花花的大米,都不成问题。

    燕藩的百姓,吃窝窝头,并不是没钱吃不起白花花的大米馒头,而是中原文化传统节俭的原因。

    省下钱来,是为了购买自行车、钟表之类,并非生存必需的东西。

    或者,供孩子读书。

    他参观期间,还见过,女子在美食街摆摊挣钱,供家中男人搞研究。

    这样的男人,还算男人嘛?

    可这样的事情,却真真实实发生在燕藩治下!

    当中原农村百姓,勉强吃饱了,还在变着法儿,想着怎么吃好。

    当中原城中百姓,这些年,随着物价上涨,牢骚满腹,压力颇大时。

    燕藩的百姓,竟然已经开始,追求一些,非生存必须的东西?

    ……

    他看了杨八叔他们开办的飞马牌自行车厂。

    更去看了,为制造自行车,许多商人开办的各种零配件工厂。

    ……

    还有人满为患的大剧院。

    既有元曲,也有中原南北各地的地方曲调。

    同时,还有燕藩自己推行的‘舞台剧’。

    梁山伯与祝英台,每天上午的九点、中午一点、午后三点,据说,晚上八点也会开场。

    天天以梁山伯、祝英台的故事为背景,连续演出不同的剧情故事。

    剧情是连续的。

    每一天的各个时间段。

    都演出相同的剧情。

    百姓只要购买了套票,就可以挑选自己空闲的时间,去看这种剧情连续,据说全部演完要一个月的舞台剧。

    还别说,挺有意思的。

    他在一群孩子的带领下,在到处参观休息时,已经连续看了三天了。

    今天白天时间紧张没去大剧院看。

    这不,一会儿就要出去了。

    这也是他来燕藩,第一次夜间出行。

    据说,今晚就要演到最高潮处之一,梁山伯与祝英台母亲的矛盾冲突。

    咚咚咚……

    敲门声将方孝孺思绪拉回现实。

    杨荣穿着一身新式衣服,站在门口,笑道:“方大人,雍鸣小师弟他们已经准备好了,可以走了。”

    方孝孺看着镜子中,自己的一身新式装束,笑笑,“好,走吧。”

    等二人来到王宫宫门口时。

    一群孩子,已经在外面骑着车子等着了。

    方孝孺看着摆放在旁边,空着的两辆自行车,笑笑,“世子,这应该是给下官准备的吧?”

    这几天,这群孩子教他学骑这种车子了。

    就数祈婳郡主和高煦殿下最调皮。

    这两孩子,给他把着后座,在他骑着走动起来后,悄悄放开,他紧张请求‘一定要把好时。’

    这两孩子口口声声答应着。

    可殊不知,早撒手不管他了。

    等他扭头看到后面没人把着,顿时慌乱时。

    不是撞墙、撞树,就是忘记刹车,冲到王宫内的景观湖中。

    一群孩子,这个时候,就会捧腹笑的前俯后仰。

    雍鸣点头。

    方孝孺笑着来到,分配给他的自行车旁,坐上去,虽然技术还不好,但被孩子们捧腹笑了几天后,勉强已经会骑了。

    “出发喽!”祈婳一只手把着把手,另一只手,抬起,直指前方大剧院方向,然后登着专门为她量身打造的自行车,率先启动。

    “出发喽!”

    一些年纪小的,也跟着起哄,大喊一声,快速登着追上去。

    方孝孺含笑看着,跑在前面这群孩子。

    大多数都已经成婚了。

    虽然没有从政从军,但大多数都在燕藩的各行各业发挥聪明才智。

    就像年龄稍大点。

    和世子一起,跟他慢慢骑行的春晓、东旭、民丰、王靳宓、周潮这些年龄稍大点的孩子。

    都已经有所成就了。

    东旭研究出重力加速的具体数值、论证了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

    对这些,他也不懂,但据说对研究火铳、火炮产生了巨大作用。

    决定火铳、火炮威力、射程的初速度论,就是东旭提出来的。

    这些他听的迷迷糊糊,不太懂。

    但有一点他懂。

    比如为了研究重力加速度,东旭联合匠人,结合中原已经发明的日冕,又根据十二天干地支六十甲子发明出的钟表!

    他去沈家钟表工厂参观了。

    那种钟表,对时间的精确度量,实在是太准确了。

    给陛下和王爷制作的那种钟表,每隔整点,还会发出叮叮咚咚的提醒声。

    ……

    夏原吉制定了燕藩度量标准。

    ……

    王靳宓跟随俞靖出海探索,寻找到一块十分特殊的钢铁。

    从而受到启发,提出‘适用于不同用途的钢铁,一定在炼制过程中,高温融入了其他矿石的’假想。

    这一假想,尚未得到有效的理论依据。

    还不知,这一假说,到底是否成立。

    但这个大小伙子,还有其他成就。

    王靳宓认为,现在燕藩的百斤小坩埚炉炼钢效率太低。

    结合中原早已出现的生铁、熟铁灌钢法。

    提出,可以直接将生铁熔浆和熟铁熔浆,通过两条熔浆导槽,灌入一个可以转动的高温炉子内,高温中进行均匀混合,就能大规模,大批量炼钢。

    对此,他问过匠人。

    匠人们都说,根据早已就有的灌钢法,这种炼钢工艺,极有可能成功。

    成功率至少八成!

    现在,王靳宓正在和工人们,一起琢磨攻克一整套生产线。

    这群人的野心很大。

    他们设想中,不是把生铁块和熟铁块扔进尚未攻克,可以转动的炉子内。

    而是希望,同时设计两座高炉,一座冶炼生铁,一座冶炼熟铁,铁浆流出来后,就第一时间流入可以转动的高温高炉内。

    节省工序,提高产量同时,实现降本增效的目的!

    他初闻整个设计规划时。

    就忍不住想,‘燕王麾下这群人,怎么就这么敢想敢干!’

    生产线的设计、转炉技术……

    等等一切,都未攻克,就花了燕王三万两银子。

    后来他慢慢想明白了。

    王靳宓以及那些钻研的匠人,敢想敢干的动力,来源于燕王!

    这群人,如果搁在大明,他们的想法只要说出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nqihaotianmi.org


重要!!!重要!!由于言情小说阁在百度上可能搜索不到了,所以请各位网友们把我们言情小说阁→→→→阅读记录←←←保存到浏览器收藏夹里,打开返回到自己最近阅读的小说页面,以便实时阅读小说最新精彩内容!言情小说阁承诺:所有的小说绝对最快实时更新最新章节,也可以记住我们的域名:www.xianqihaotianmi.org(鲜妻好甜蜜) 谢谢大家的支持!很重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