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四十二章:龙吟:燕王万岁!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四十二章:龙吟:燕王万岁! (第2/3页)



    就连他编练的一镇新军中,都被家臣元老塞进很多本家子弟。

    也就是这个原因。

    导致这群人敢和父皇脸红脖子粗的争吵。

    “某种程度,咱们陈朝现在的处境,像极了大明朱皇帝建极称帝之初,只要将来把这群老东西礼送出去,咱们再搞雇工身股制也不晚!”

    书房陷入安静。

    陈祖义细细推演琢磨。

    哈哈……

    某刻,爽朗大笑,转身来到陈寿面前,“对,咱们父子的处境和大明朱皇帝建极称帝之初很像,咱们父子就和大明的朱皇帝、明太子父子比比,谁先能真正把明四皇子这一套理念搞起来!”

    至于明四皇子?

    这个人,才俱比天高。

    可恰恰因此,很多人想让他死。

    他也必须死!

    这就是天妒英才!

    他有理由相信,只要明太子登基,大明庞然大物,就算是用人命堆,也能碾死明四皇子。

    朱棣,可惜了……

    历史上,这样为后人可惜的人物,比比皆是。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

    日上三竿。

    朱棣收到陆军大营汇报,检阅一应事项准备完毕。

    如果只是单纯检阅,以燕藩陆军的动员速度,绝不至于拖延到现在。

    主要原因是检阅结束,数万陆军,马上就要开拔。

    开拔前的事项很多。

    王府。

    朱棣和徐妙云寝殿。

    徐妙云仔细帮朱棣整理着崭新军服,已经反反复复整理了好几遍,边整理边叮嘱:“不用为我们担心,虽说只留下一个营将士,可咱们鸡笼屿有岸防炮,百姓动员力也很高,而且,除了朝廷有能力攻打鸡笼屿,现在也没有其他势力,可以靠近咱们鸡笼屿……”

    原本,四郎准备给鸡笼屿留半个混成协的。

    可她得知锦衣卫汇报,吕宋集结了十八九万兵马后,软磨硬泡,好不容易让四郎只留下一个营。

    能攻打东番的力量,现在恐怕只有朝廷。

    父皇在世,这种事就不可能发生。

    至于陈朝?

    大军云集南海。

    陈朝敢偷袭鸡笼屿?

    其实,这些四郎都知道。

    四郎只是担心大军离开,内部出事。

    毕竟,这段时间,已经陆陆续续迁徙来将近十万蒙古人了。

    四郎对此有些不放心。

    说到底,还是太担心她们了。

    “伱征战在外,一定要好好照顾好自己,不要压力太大了,咱们还有时间……”

    朱棣握住徐妙云的手,笑道:“好了,我特别费衣服,以前总找不到原因,现在找到了,就是你这么一遍遍给我整理磨损的。”

    徐妙云含笑瞪了眼。

    外界。

    乃至身边的兄弟们,都以为四郎从大明回来,马不停蹄扩编四个混成协,然后发起征讨吕宋,推及理想的军事动作。

    只是单纯向朝廷展露獠牙。

    可只有他们夫妻才知道。

    这只不过是捎带。

    四郎如此着急,是为将来做准备。

    一旦父皇不在了,大哥登基。

    他们和大明的关系,无法预料,极有可能急转直下,面临来自大明的军事压力,经济封锁!

    军事压力,四郎从来就不怕。

    可经济封锁极为致命。

    如果无法尽快完成对吕宋的统治,开发吕宋的人力物力资源。

    一旦受到来自大明全面经济封锁。

    只依靠东番这二十多万人口,以及小小一块疆土,战争潜力必然会越来越衰弱。

    四郎在抢时间。

    其实,完全可以在大明内部布局。

    一旦大明对他们施行经济封锁,军事压力时,让大明内部生乱,掣肘大哥。

    可四郎不愿意这样做。

    她也不愿意。

    无论怎么说,中原都是故乡,都是养育他们的地方。

    他们是呼吸着中原的空气,喝着中原的水,吃着中原的米,读中原先贤智慧结晶长大的。

    谁都无法做这种事情。

    这种事做了,就得带着内疚活一辈子。

    四郎没有在大明内部布置棋子。

    若说布置,也是给雄英留一份政治财富罢了,护雄英周全。

    示范区如此。

    张大哥、丘二哥、朱三哥除了担心带着他们出海,刺激到朝中某些人,其实也是让三位大哥留下来辅佐雄英,帮衬雄英。

    其他针对大明的布局,就是四郎想和大明进行的谈判。

    可朝中仇视四郎的人在忍着。

    他们希望四郎在征讨吕宋中,栽个跟头,甚至铩羽而归,趁着四郎处于被动处境,才愿意展开谈判。

    其实,大哥如果有意弥补四郎。

    本可以在这个时候,做出动作。

    大哥出面去说服仇视四郎的太子系成员,一定比父皇更管用。

    可这么长时间,大哥没有一丝表态。

    父皇当然可以强行推动,父皇和四郎单独谈时,也提及此事。

    不过被四郎拒绝了。

    四郎此番,主要是想要大哥和燕藩谈判。

    只有大哥亲自签订的谈判契约,才能对未来,产生一定影响。

    若是换做父皇。

    就要面临,人走政息的窘境。

    可大哥的沉默,让人心寒!

    当然,大哥也没错,身为大明储君,为大明争取利益,是其储君责任。

    “四郎,等你回来,我在给你生一个小棉袄,就一个,然后我就乖乖听话,好嘛?”

    “好!”朱棣笑着捏了捏徐妙云的脸颊,打趣道:“还和咱们刚成婚时第一天早上一样软绵绵。”

    徐妙云不由想到朱棣所说那天早上的事情。

    两人洞房花烛的第一个早晨。

    四郎在院中劈柴、喂马、扫院子。

    她在做饭,出来抱柴火时,四郎捏了她的脸,她害羞快步进屋,这个坏家伙还小声嘀咕:昨晚怎么没发现,这么软绵绵Q弹。

    成婚已经九年。

    昔日点点滴滴,稍稍回想,清晰宛若昨日发生。

    其实,她真希望,一直过着那样的日子。

    四郎就不会有这么大压力。

    也不会几次三番做噩梦。

    可个人的命运,往往并不受个人掌控,被权力和时代的洪流裹挟,滚滚向前。

    局势把四郎。

    把他们夫妇。

    把他们一家五口。

    把他们这个团体,推到了现在的局面。

    四郎已经不能后退了。

    后退半步,不光是他们这个小家。

    那么多跟随他们,忠肝义胆的兄弟,都会因为他们而遭殃。

    ……

    等朱棣、徐妙云从寝殿来到王府外宅时。

    朱元璋等人已经抵达。

    几个年纪小,调皮捣蛋的弟弟,一个劲儿装出一脸好奇模样,打趣询问:四哥、四嫂你们做什么,害大家等了这么长时间。

    逗得一群人哈哈大笑。

    直到朱元璋发话,一家人的欢笑声才停下。

    朱元璋看看朱棣,“走吧。”

    朱棣脸上依旧挂着刚才的笑容。

    “拜见陛下!”

    一行人走出王府,早已等候在王府外的百官纷纷行礼。

    “免了。”

    朱元璋随意摆了摆手,随即,众人赶往检阅点。

    检阅并不是在陆军大营内。

    而是在码头的一片阔地。

    海湾内的百姓,早已在检阅台不远处聚集着了。

    纷纷激动议论。

    “咱们燕藩终于要向外扩张了。”

    “可不是吗,听说只要打下吕宋,咱们王爷用不了多久,就会建国了!”

    “也就是说,咱们从今往后,就是燕国子民,而非大明子民了?”

    “老张,你想当燕国子民,还是大明子民。”

    “当然是燕国子民了!”

    “听小道消息,将来咱们的穿着发饰都要进行改变,而且改变很大。”

    ……

    “来了!王爷来了!”

    有人激动喊了一声,所有人往燕王府方向看去。

    朱棣、朱元璋带着一群人联袂而来。

    陆续登上检阅台。

    山呼陛下万岁、王爷千岁后,百姓在朱元璋的命令下,纷纷起身,一双双眼睛,静静盯着朱棣时。

    朱元璋见朱棣看来,笑道:“这里是你的治下,该做什么做什么。”

    朱棣笑着点点头,提步,步履稳健来到检阅台边缘。

    正对面。

    无数百姓、商人,眼中饱含激动,眼巴巴看着他。

    这是信任!

    这么多人追随他,他自豪,同时也深知,他得为这些追随者负责。

    深吸一口气。

    爽朗声响起,“大家都知道,咱们燕藩要对外用兵了,这段时间,我听到最多的声音,就是大伙儿在议论,咱们燕藩要对外扩张了,将来的生活如何如何好,如何如何荣耀……”

    ……

    “作为燕藩的一份子,大伙儿以燕藩为荣耀,这是我朱棣的荣幸,也是燕藩所有官员武将的荣幸。”

    “但在这里,我要向燕藩治下的农民、雇工、读书人、文官、武将、将士说明,我们燕藩对外用兵,不是侵略扩张,我们不是去奴役别的,像在场许许多多的辛勤劳作,创造历史的普通百姓,我们此去,是打垮吕宋王朝,奴役盘剥吕宋百姓的一小撮人,把我们中原文明,把燕藩乡土村社、雇工身股制这样先进的,造福所有人的制度,带进去,造福所有辛勤劳作,创造历史、推动历史的普通百姓!

    此去,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要!!!重要!!由于言情小说阁在百度上可能搜索不到了,所以请各位网友们把我们言情小说阁→→→→阅读记录←←←保存到浏览器收藏夹里,打开返回到自己最近阅读的小说页面,以便实时阅读小说最新精彩内容!言情小说阁承诺:所有的小说绝对最快实时更新最新章节,也可以记住我们的域名:www.xianqihaotianmi.org(鲜妻好甜蜜) 谢谢大家的支持!很重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