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零五章:徐妙云的舞台!朱标大捷捷报抵京!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xianqihaotianmi.org
    第四百零五章:徐妙云的舞台!朱标大捷捷报抵京! (第1/3页)

    负责给参观众人烹饪的商贾们,早翘首以盼了。

    见朱元璋走来,慌乱下跪,“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元璋率先往附近一张桌子瞟了眼。

    桌案上放着几样,这个时节能见到的菜蔬。

    萝卜、白菜……

    还有几碟切成薄片,血红血红的生肉。

    桌子中央摆放着一口铜锅。

    铜锅中间还有格挡,把水分为两边,像极了太极。

    锅中水汩汩沸腾着。

    一边的水是红色的,上面还飘着一些拇指粗细,鲜红的果蔬,也不知是何物,估摸着,是从海外带回来的新鲜玩意儿。

    朱元璋身后,百官、孩子们也全都探头好奇看着。

    朱元璋压住内心好奇,沉声道:“平身吧。”

    “谢万岁!”商贾豪强们激动起身,又紧张、惶恐,不知该怎么做,做什么。

    下意识看向徐妙云。

    徐妙云笑着微微一福,“请父皇、母后,入座。”

    朱元璋、马秀英相视一笑。

    朱元璋招呼道:“老大家的、伯温、善长你们和咱做一桌,其他人自己去找地方。”

    索性,商贾们早收到消息,准备足够充分,摆放的桌子够多。

    常氏跟着马秀英落座。

    吕氏、王美人、有些羡慕看了眼常氏,和秦王妃观音奴、晋王妃谢氏一群妯娌以及出嫁的公主们去附近一桌。

    孩子们纷纷在附近桌子落座。

    百官去了稍远些的桌子。

    朱元璋指着桌案摆着的食材,笑道:“妙云丫头,你也坐吧,坐下来给我们说说,如何吃。”

    看样子,应该是把生的食材,自己放入锅内煮着吃。

    这也没什么奇特的。

    秦汉时期,冶铁不发达。

    百姓不就是用陶罐,这样煮着吃东西吗?

    “谢父皇。”

    徐妙云含笑谢恩,却并未坐下,往后面看了眼。

    两名商贾豪强,顿时激动的腿肚子都有些颤抖哆嗦,端着一个大木盘子走来。

    朱元璋瞅了眼木盘中的东西。

    除了有几样像油,他认的。

    其他都或切、或磨成碎末,从形状上难以辨别原本是什么了。

    倒是闻气味,隐约有些熟悉。

    可各种气味混杂在一起,一时又很难区分。

    周围桌子旁所有人,全都眼巴巴看着徐妙云。

    徐妙云娴熟拿起木盘子中的小碗,用小瓷勺将切碎、亦或是磨成粉末的各种调料,调配到碗里。

    “四嫂好优雅!”

    “五姐,将来我长大后,也要父皇给我找一个四嫂这样的!”

    “老十九,该醒醒了,别做梦了,全天下,四嫂这样的就一个,还被四哥拐走了!”

    “四哥这是什么命啊!羡慕!”

    “可不嘛,四哥当初去当农民,四嫂竟然还愿意跟着。”

    ……

    皇子皇女们看着徐妙云给朱元璋、马秀英配置蘸料,纷纷羡慕,低声议论。

    观音奴像个花痴,看着徐妙云优雅娴熟的动作,微微凑向身侧乌云琪格,低语笑问:“怎么样,妙云优秀吧,就算讨厌我们家四弟,和妙云做姐妹,也是件很美的事情,对吧?”

    ‘这是什么虎狼之词!你可是朱家皇子,嫡次子秦王的正妃!’

    刹那间,乌云琪格好看的额头,掉落三条黑线,无语看着观音奴。

    吕氏、王美人、谢氏一群妯娌,被观音奴的窃窃私语声惊动。

    视线迅速交汇,轻轻扫过乌云琪格。

    然后又羡慕看向徐妙云。

    朱家老四,如何对待徐妙云?

    百姓都知道些内幕,经常私下里偷偷议论。

    何况,她们这些皇族女人了。

    朱家老四那是把徐妙云捧在手心里宠着。

    朱四郎在海外创下一番基业后。

    权贵女眷们就在议论。

    如果哪一天,徐妙云想当女‘皇帝’,估摸着,朱老四都会答应!

    就没有不羡慕徐妙云的女人。

    丈夫宠着。

    且才华横压天下。

    儿女可爱。

    听祈婳在皇宫和父皇母后埋怨朱老四,家里面,徐妙云最大。

    朱祈婳虽然号称朱老四的小棉袄,可若是惹徐妙云不高兴,都要被朱老四责罚!

    大家都是越来越年长。

    照镜子,仿若已经能看到容颜衰败。

    可徐妙云给人的感觉,却是越活越年轻。

    朱元璋往窃窃私语声越来越高的孩子们方向看了眼,瞪视!

    收回视线,和马秀英相视一笑。

    马秀英从侧面看着徐妙云,含笑微微颔首,‘他家老四好福气。’

    就连孩子们都感觉到。

    洪武九年,重八盛怒之下,把老四贬为庶民。

    还要把妙云丫头许配给他人。

    当时,甚至都和她说了人选。

    她替老四难受,却又无能为力。

    原以为,这桩婚事就黄了。

    万万没想到,妙云丫头比她当初都有勇气,直接自己跑去土桥村。

    至于妙云现在的一切。

    那都是妙云该得的!

    别人只有羡慕的份儿。

    若是嫉妒。

    那就是拎不清!

    连自己几斤几两都掂量不清!

    “父皇、母后……”

    徐妙云的声音打断马秀英思绪。

    只见徐妙云将一个个精致小碗摆放在朱元璋、马秀英面前,“我依着父皇、母后以前的口味,给父皇母后调制了一种蘸料,另外两种蘸料,有一些皇宫内没有的香料和食材,我搭配了一些,父皇母后可以尝尝鲜。”

    她和大嫂小时候,都跟在母后身边好几年。

    知道父皇和母后的口味。

    朱元璋含笑点点头。

    招呼道:“给他们也配置吧。”

    随即,其他商贾在众人征询打听中,给每一桌每一个人配置蘸料。

    朱元璋点了点马秀英旁侧空着的位置,“坐下来,我们边试吃,伱边给我解释。”

    徐妙云谢恩后落座,指着火锅介绍道:“父皇、母后,四郎把这种吃法,称之为火锅,分为清汤和红汤,红汤主要是加了一种海外的野生植物的果实,我们称之为辣椒……”

    辣椒之物。

    不是他们发现的。

    是海商。

    在福建开始海贸后,四郎就嘱托海商出海后,收集各地的农作物、果蔬,无论是野生的,还是驯化种植的。

    军情司成立后。

    四郎还让毛骧,专门成立了一个农情科。

    暂时隶属军情司。

    从福建重金招揽一些,对百草十分有研究的郎中、以及喜好读杂书的老学究。

    军情司在海外各国布局。

    除了打探各种情报。

    另外一个很重要的任务。

    就是收集各国各种植物。

    能结果实的植物,更是重中之重。

    这些植物,会通过海商这条情报线,被移栽回东番军情司总部,专供郎中以及那些喜欢杂学的老学究们去研究。

    四郎说,将来立国。

    各部成立后。

    农情科要单独设立在农政部下面。

    甚至还要给农情科建立一支科考船队,让他们跟着海军探险队,深入大海更深处去探索。

    若是发现陆地。

    陆地上有什么势力都不重要。

    首先要搞清楚,这块陆地上有什么植物、作物、动物……

    “这辣椒是一种野生植物,海商发现,一个生产能力十分落后的海岛部落,就食用这种野生辣椒,确认无毒无害后,我们就尝试,发现,这辣椒很开胃,缺盐少油的食物,若是配上辣椒,粗糙的饭食,也就不那么难以下咽了,海商这些年海航又发现,多吃腌辣椒,配合腌酸菜,可以很好防止毒血症……”

    毒血症很多人都知道。

    听闻这种红色小东西,竟然还有这种作用。

    众人纷纷或是夹着菜,或是夹着肉,学着徐妙云的样子,用公筷放入火锅内。

    孩子们迫不及待,在红汤内涮了肉片后,学着雄英、雍鸣、祈婳在蘸料中沾沾,就迫不及待塞入嘴里。

    顿时,又烫又辣,呼叫声连连。

    “好辣!”

    “太辣了,四嫂骗人!”

    ……

    雄英、雍鸣、祈婳三个调皮蛋,偷偷对视一眼,暗暗偷笑。

    一群大人看着孩子们辣的直吐舌头。

    全都小心谨慎。

    小口小口品尝。

    经历了最初接触时的麻辣。

    很快,所有人都被辣椒以及香料搭配的蘸料征服了。

    尽管都吃过午膳了。

    可全都感觉越吃越想吃。

    麻辣鲜香充盈口中、喉咙,十分开胃。

    朱元璋正在大快朵颐时。

    马秀英放下筷子低语,“想吃可以再吃,你都这么大年纪了,不要暴饮暴食。”

    徐妙云和常氏相视一眼,低头暗笑。

    朱元璋注意到两个儿媳的小动作,瞪了眼马秀英,又恋恋不舍往锅里看了眼。

    最终放下筷子。

    这火锅,尤其是有辣椒的火锅吃的人很爽。

    可他岂能连这点自制力都没有。

    朱元璋接过太监递来的毛巾,擦了擦脸,询问:“现在给咱说说,老四研究这吃到底要做什么?”

    一个开创基业者!

    竟然不务正业去研究口腹之欲。

    要不是这个人是老四。

    妙云丫头又表示,老四这样做另有深意。

    恐怕,他恨不得现在就派锦衣卫去申饬老四!

    孩子们还在大快朵颐。

    可坐在附近,为首的大人们,闻声,全都放下筷子,好奇看向徐妙云。

    徐妙云放下毛巾,盯着桌案中间,汩汩作响的火锅,“父皇,我们以外来统治异域,想要把海外大小林立,各种习俗,乃至语言都不同的族群整合起来,势必要效仿始皇帝一扫六合后,施行书同文、车同轨……”

    朱老四好大的野心!

    许多人听到朱棣将来立国后,要搞书同文、车同轨,全都忍不住惊讶。

    朱元璋、刘伯温、李善长等人则微微点头。

    什么族群人种。

    只要文化统一。

    人种族群就能统一。

    纵观华夏历史,不就是如此吗?

    商朝时期。

    如今济宁的邦国势力。

    还被商朝人称之为东夷人。

    秦汉时期。

    福建、川蜀、云贵这些地方,各种族群多如牛毛。

    可当中原文化随着中原兵锋开疆拓土,传播到这些地方后,慢慢的,大家都是汉人了。

    现在残存的一些土司部落,相较于千年前,已经十分小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nqihaotianmi.org


重要!!!重要!!由于言情小说阁在百度上可能搜索不到了,所以请各位网友们把我们言情小说阁→→→→阅读记录←←←保存到浏览器收藏夹里,打开返回到自己最近阅读的小说页面,以便实时阅读小说最新精彩内容!言情小说阁承诺:所有的小说绝对最快实时更新最新章节,也可以记住我们的域名:www.xianqihaotianmi.org(鲜妻好甜蜜) 谢谢大家的支持!很重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