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五十章:各方云集福建,张三丰、沈万三现身!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xianqihaotianmi.org
    第三百五十章:各方云集福建,张三丰、沈万三现身! (第1/3页)

    皇宫。

    御书房。

    朱元璋拍了拍摆放在面前的酒坛,余光瞥了眼蓝玉、沐英,“你们去一趟土桥村,还给咱带回一坛酒?”

    两人去土桥村,让方孝孺做向导。

    还带上夏时敏。

    怎么可能瞒得过他的眼睛。

    二人的行为,让他很高兴。

    蓝玉当初多么敌视老四,多激进?

    其行为,他表面上没说,心里一度恨得咬牙。

    老四就算被贬为庶民,扔到土桥村当农民,那也是他朱元璋的儿子。

    即便当时他有意让老四当反面典型。

    蓝玉的行为也太过了。

    只是当时不方便出手。

    首先,老四并未受伤,反而蓝玉差点丢了命。

    其次,当时他若出手惩处蓝玉,会给外界释放一个信号,他并不是真的想惩处老四。

    ……

    可蓝玉这样一个对老四,最为激进的标儿支持者。

    现在都想方设法,想和老四搞好关系。

    想替标儿笼络老四。

    让他十分激动。

    或许,他设想中标儿和老四配合,未必没有成功可能性吧?

    只要越来越多人,像蓝玉这样转变……

    朱标站在旁边,见朱元璋夸赞蓝玉,也很欣慰蓝玉的改变,含笑询问:“永昌侯,这酒是土桥村百姓酿的?”

    “是。”蓝玉点头:“不过,陛下、太子爷绝对想不到,这酒是用什么酿造的。”

    蓝玉故意卖关子,引起朱元璋、朱标好奇。

    微微挑眉,看着蓝玉。

    “玉米秸秆!”

    朱元璋、朱标惊讶之色一闪而逝,朱元璋好奇询问:“给咱说说。”

    玉米秸秆?

    这不是喂牲口、烧火、堆肥的原料嘛?

    怎么还能酿酒?

    他可是当过农民的,就从未听说过,庄稼秸秆还能酿酒。

    蓝玉、沐英,你一言我一语,当即把土桥村所见所闻讲述给朱元璋。

    朱元璋、朱标越听越惊讶。

    自从老四离开土桥村这几年,大家就再也没有关注过土桥村。

    毕竟,这么多家国大事,谁有精力会在意一个小小村庄。

    众人以前关注土桥村。

    其实是关注,有朱四郎的土桥村。

    “这才两三年时间吧?土桥村家家户户都盖上了红砖瓦房?”朱标惊讶看着蓝玉。

    很是自责。

    他失职了。

    方孝孺就是他的人。

    还是江宁县令。

    并且经常和土桥村村民打交道。

    这些方孝孺肯定知道。

    只是,他不关注,方孝孺肯定也不敢用这种琐碎小事打搅他。

    蓝玉二人认真点头。

    朱元璋吩咐宫女:“去,取几个杯子来。”

    他要尝尝玉米秸秆酿制的酒。

    片刻后。

    朱元璋、朱标各端着一杯酒仔细打量,酒液清澈,酒花渐渐消散,浓郁酒香扑面而来。

    应该和高粱酿造的酒差不多。

    与米酒不同。

    北方这种高纯度烈酒在民间已经很普及了,南方还更多喜欢喝米酒。

    军中对烈酒的需求量也很高。

    犒赏将士们。

    亦或是战后治疗。

    可以说,土桥村这项发现价值很大。

    随着玉米种植普及,玉米秸秆肯定不少,玉米秸秆酿造的酒普及,一定程度,可以节省很多粮食。

    粮食没有拿去酿酒。

    市面上流通量就增加,更多城内人口,就能买到更低价的粮食。

    ……

    父子二人想着心事,小抿一口,品尝。

    “不错!”朱元璋说着,十分高兴,把杯中酒一饮而尽,放下酒杯,笑道:“土桥村给咱们大明朝,立了大功,当为乡土村社第一村!”

    话中,转头看向朱标,“标儿,下去后,你亲自写一副字,制成牌匾,派人给土桥村送去……”

    沐英旁观着。

    若有所思。

    陛下金口玉言,封土桥村乡土村社第一村。

    并不奇怪。

    土桥村也当得起。

    可为何陛下不亲自题字?

    反而让太子来做这件事呢?

    他猜到了一种可能。

    陛下不想百年之后,后来的皇帝,出于各种不能明说的心思,抹掉老四与土桥村这段历史。

    太子亲自题字。

    就是太子和土桥村绑在了一起。

    抹掉土桥村。

    那就是要抹杀太子!

    他隐约能猜到,陛下这么做的目的。

    无论老四将来是否出走大明。

    新朝每一次清除老四在大明的痕迹,都是清除老四对大明的感情。

    这样的事情多了,老四、老四的后代,对大明就不会再有感情,大明遇到困难,还会帮忙吗?

    陛下用心良苦。

    可陛下为何有这种担心?

    难道陛下发现了什么?

    “另,封杨老八江宁劝农官,协助方孝孺在江宁推行乡土村社,另外,让杨老八他们不要小气,把玉米秸秆酿酒法子,传授给其他百姓……”

    “作为回报,土桥村玉米秸秆酒,赐名玉酒,皇宫每年向土桥村采购部分。”

    他不会白拿一群百姓的东西。

    且皇宫都喝玉米秸秆酿造的玉酒。

    有助于更多人接受。

    他要求不高。

    当玉米种植普及天下时。

    天下酒水一成来自玉米秸秆就行。

    单此,就可以节省出一笔,数额十分庞大的粮食,或许,就可以让数十万人能吃上一口饱饭。

    “儿臣遵旨!”

    ……

    翌日。

    蓝玉、沐英、俞同渊、宋濂、方孝孺……

    一行人动身启程。

    浩浩荡荡的观摩团队伍,想低调都低调不了。

    百姓议论纷纷。

    “观摩团!俺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个叫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nqihaotianmi.org


重要!!!重要!!由于言情小说阁在百度上可能搜索不到了,所以请各位网友们把我们言情小说阁→→→→阅读记录←←←保存到浏览器收藏夹里,打开返回到自己最近阅读的小说页面,以便实时阅读小说最新精彩内容!言情小说阁承诺:所有的小说绝对最快实时更新最新章节,也可以记住我们的域名:www.xianqihaotianmi.org(鲜妻好甜蜜) 谢谢大家的支持!很重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