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0 章 被吐蕃人疯狂打脸的基哥  盛唐挽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xianqihaotianmi.org
    第110 章 被吐蕃人疯狂打脸的基哥 (第1/3页)

    牛仙客潇潇洒洒的回凉州去了,奏折也递上去了,不过寻找铁矿的事情,却依旧是没有什么实质性进展。

    在“圣子”的预言提示下,张掖县这边不少已经进入农闲状态的人,都背着箩筐到山丹县龙首山附近去寻找所谓的“重石”。方重勇也是没有料到,方来鹊这张牌居然如此好用,如此有感召力。

    简单点说,比官府直接下令好用多了。

    而基哥的政令在河西诸州执行得很通达,牛仙客来到凉州后,便亲自督办,向甘州输送了两千汉民,两千粟特胡的团结兵兵员。甘州这边的府衙,只需要负责团结兵训练的日常开销即可。

    与之配套的补贴,第一批两万匹绢帛已经配给到位。

    这年秋天,河西走廊格外的平静,预料之中的吐蕃人大举进犯,根本没有发生。

    那么吐蕃人的进攻方向到底在哪里呢?

    其实现在结论已经很明确了,吐蕃人正在派兵狂攻陇右,压根就没想在河西跟唐军纠缠。

    此前吐蕃军拿下位于高原地区的西沧州后,便重兵攻打洮州(甘肃临潭)。

    基哥命陇右主力临洮军南下救援,让陇右节度使杜希望差点吐血!

    理论上说,基哥的办法是好办法,陇右各军各守其地,由机动兵力,编制最大的临洮军负责支援。可问题是,陇右的道路,比河西的道路难走了许多,大片地区都是山路!

    河西赤水军可以一军当大哥打遍河西五州,临洮军却没法及时增援陇右边境各军。

    果不其然,在吐蕃人的围攻之下洮州府城临潭被攻陷,莫门军撤退到洮州东面的崆峒山脚下,守住通往岷州(甘肃定西市岷县)的咽喉要道。

    基哥震怒,下令临洮军加快速度南下救援。杜希望不得不抛弃辎重,亲自带兵走山间小道南下,累死在山道上的骡马不计其数。

    然而,正当唐军的兵力向洮州聚集,打算将入侵的吐蕃军合围在洮州的时候,吐蕃人又虚晃一枪,将洮州大肆劫掠后分兵!

    吐蕃军一部撤回高原,屯守西沧州,运走了劫掠来的财货;一部走山路,舍弃盔甲辎重,翻过雪山,从北面攻打叠州!

    同时吐蕃国内又从西面,过境党项人控制的玛曲地区,出兵吸引唐军的注意,然后利用北面的兵马偷袭。

    唐军在叠州的防守很薄弱,只有一个合川守捉作为预警之用,兵马不过一千人而已。

    腹背受敌之下,合川守捉军队被打散,残兵狼狈退到东面的常芬县。吐蕃军再攻常芬,拿下守备空虚的常芬县,随即孤军深入,拿下宕州(甘肃舟曲),兵锋直指陇右重镇武州(甘肃陇南市武都区)!

    吐蕃这一连串的组合拳,把陇右的大唐边军给打懵了。

    唐军原本的计划,是跟吐蕃争夺吐谷浑故地,打算在青海湖一线,跟吐蕃人较量。只是没想到的是,吐蕃人根本就不按基哥的设想出牌。他们放弃了跟唐军在兵力雄厚的河湟(西宁市及周边)地区争夺,在北线按兵不动,却是把突破口放在了陇南一线!

    陇右节度使麾下可以调动的野战军,基本上都已经被调动到了陇右节度使防区以北的河湟一线,导致陇南兵力空虚,被吐蕃军趁虚而入,一线边镇失守!

    武州已经是陇右节度使防区的二线,要是再守不住,让吐蕃人攻占了,则大唐西南面将出现一个巨大的防守黑洞。

    吐蕃人占据武州,东可以攻汉中,南可以攻蜀地,实在不行,向西还可以撤回高原!大唐边防局势将会进入“短板效应”的模式。

    无论河西这边防守得有多好,吐蕃人都可以从陇南拿到他们想要的东西,而避免在唐军兵力充沛的地区用兵。

    当杜希望带着临洮军“不负众望”赶到叠州时,一路劫掠的吐蕃人早已逃之夭夭,并将抢来的辎重财货分了一部分给玛曲地区的党项人之后,施施然离开了党项人的地盘。

    没错,吐蕃人今年压根就没想攻占武州,他们这一战的战略目标很明确:抢了就跑。因此出兵的时间,比往年要早一些。

    而党项人在大唐与吐蕃人的战争中谁也不愿意得罪,经常干这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事情。

    这次不过是杜希望大意了没有闪,没有料到玛曲的党项人居然会允许吐蕃军过境。

    这种死无对证的事情,大唐又不好明着找党项人的麻烦,并且还担心对方在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nqihaotianmi.org


重要!!!重要!!由于言情小说阁在百度上可能搜索不到了,所以请各位网友们把我们言情小说阁→→→→阅读记录←←←保存到浏览器收藏夹里,打开返回到自己最近阅读的小说页面,以便实时阅读小说最新精彩内容!言情小说阁承诺:所有的小说绝对最快实时更新最新章节,也可以记住我们的域名:www.xianqihaotianmi.org(鲜妻好甜蜜) 谢谢大家的支持!很重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