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30章 后妃共生六子,朕要立霍家血脉为太子!  朕非汉废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30章 后妃共生六子,朕要立霍家血脉为太子! (第2/3页)

了韦玄成和刘安民四十多岁,戴宗、禹无忧和阮扬三十多岁之外,其余的人都已经六旬有余了。

    十五年,对一个帝国而言太短,对一个人而言又太长。

    除了在场这些老面孔之外,还有一些不在此处的新人也开始崭露头角。

    这些人都是与禹无忧一齐侍奉刘贺的郎官和谒者。

    水衡都尉兼东扶桑公司掌印李章,大司农丞何曦之,大匠作谢朗、大匠丞华承、曾长乐,京兆尹向安、安息都护李安定等。

    他们地位仅次于九卿二府的长官,年龄更是在四十岁以下,日后升迁的机会还很多。

    这些人和世家大族有关联的已经很少了,除了刘安民和韦玄成来自世家大族之外,都出身普通。

    不只是他们,包括天下的郡国守相在内,大汉比二千石以上的官员,出身世家大族的人恐怕只剩下两成了。

    这就是科举取士的作用:正像刘贺所想的那样,慢慢斩断世家大族的根。

    再过个十几年,世家大族在朝堂上的人,恐怕会更少,到时候就真的没有什么所谓的世家了。

    这样最好不过。

    右侧是刘氏亲眷,左侧是朝堂肱股,在舞乐的声影之下,众人觥筹交错,推杯换盏,好不热闹。

    皇榻上的刘贺紧紧地握住霍成君的手,心思有一些游离。

    大汉一切向好,但仍然有一片阴影笼罩在未央宫上空——有人的地方就有利益之争,又怎么可能真的平静呢?

    他看向了殿中年龄最长的韦贤和资历最老的张安世,不由地皱了皱眉头。

    世家大族虽然正在逐渐衰落,在天下也消停了许久。

    但是最近一段时间,刘贺听到了一些消息:韦贤和张安世这世家大族最后的代表,似乎有一些不安分。

    他们对一件大事着急了。

    刘贺看了看身边的霍成君,把对方的手握得更紧了一些。

    这件大事,就是立储之事。

    大汉承续宗庙,自然有一套固定的成制。

    其中最根本的一个原则就是嫡长子继承制。

    所谓“嫡”就是嫡出,必须由皇后所生,或者名义上由皇后所生的皇子,才能被称为“嫡”。

    所谓“长”就是出生时间靠前,哪怕早出生一天也是长。

    《谷梁传·春王正月》中将此事说得很清楚: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子以母贵,母以子贵。

    十六年前,昌邑王刘贺被选为大汉宗庙的承续者时,靠的就是这一条成制。

    登基之前,他要先过继给当时的上官皇后,获得嫡子的身份,再被立为太子,最终才名正言顺地继承帝位。

    大汉的历代先君,即位的时候都有不少波折,但说到底几乎都符合这一成制。

    孝惠皇帝是太祖高皇帝的嫡长子,即位名正言顺。

    孝惠皇帝无后,孝文皇帝小宗变大宗,以高皇帝在世诸子最年长者即位。

    孝景皇帝乃孝文皇帝长子,当时又无嫡子,即位亦合理,立为储君之后,生母窦姬立为皇后,更名副其实。

    孝武皇帝之母王娡出身寒微,通过各种手段,于前元七年四月十七被立为皇后,七日之后,刘彻立为太子。

    唯有孝昭皇帝算是一个例外,孝武皇帝为了自己的身后名,将所有成年长子都排除掉了,只剩下孝昭皇帝。

    最后就是现在的刘贺了,他也符合嫡长子继承制的成制。

    嫡长子继承制选出来的继承人最没有争议,所以刘贺暂时不打算更改。

    当然,若有皇子靠强力夺取大位,又另当别论了。

    如今的刘贺不到三十五岁,正是如日中天的时候,当然不会允许这种情况出现。

    既然如此,不出意外的话,大汉帝国未来的继承人就是刘贺和霍成君的长子刘柘。

    往后排就是霍成君的其他两个儿子刘永叔、刘幼安。

    再往后才是张婕妤之子刘子辅、蔡婕妤之子刘延,张婕妤之子刘子康。

    顺序清楚明白,几乎没有任何的争议。

    霍成君能够抢先生下三子,而且能在年龄上与之后的三个弟弟拉开差距,不是一种运气,而是一种经验。

    刘贺脑海中的一些“经验”,让这子嗣的年龄分布完美地契合他的心中所想。

    对这六个儿子和七个女儿,刘贺自然都疼爱有加。

    但是,帝位只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要!!!重要!!由于言情小说阁在百度上可能搜索不到了,所以请各位网友们把我们言情小说阁→→→→阅读记录←←←保存到浏览器收藏夹里,打开返回到自己最近阅读的小说页面,以便实时阅读小说最新精彩内容!言情小说阁承诺:所有的小说绝对最快实时更新最新章节,也可以记住我们的域名:www.xianqihaotianmi.org(鲜妻好甜蜜) 谢谢大家的支持!很重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