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百九十章 一年不如一年  大明第一贡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九十章 一年不如一年 (第2/3页)

,连于乔陛下都不顾往日之情分,我等还有什么可争的。不争……也是为我们的抗争,最近也不要为谁出缺的事而去奔走,就全当不知。”

    李东阳明显不太甘心。

    虽然他内心也认为,刘健说的没错,现在争也争不来。

    可就这么放任吏部尚书和入阁大学士外流到政敌那边,自己这头却连争取一下都不做,他还是忍不了的。

    刘健道:“陛下这两年身子骨大不如前,朝政逐渐外放,而张秉宽又常年不在京,这对我们来说是好事,即便是我们不做什么,就不信某些人还会一直跟张秉宽保持步调一致?”

    “等他们生内斗?”李东阳皱眉。

    显然这招,太被动。

    自己不做什么,等着对手出错?这好像不是我们该做的。

    我们作为文臣的代表,难道就这么怯懦,甚至连争都不敢争了?

    刘健显得很冷静,厉声道:“张廷勉也快要回京,就不信他回京之后什么事都不做,且如今张秉宽于朝中做事甚多,已为地方皇亲国戚所忌,而今对他的非议也会越来越多。”

    李东阳点头道:“明白了,先前我们与张秉宽对着来,那些皇亲国戚以为张秉宽有对手,或不会跳出来。可一旦我们偃旗息鼓,那皇亲国戚是首先坐不住的。”

    “对。”刘健道,“包括张廷勉,估计也是这心思,都是想坐山观虎斗,可一旦两虎之中有人先退了,那这只猛虎就会令山峦不安,就算只是蛇虫鼠蚁,在面对猛虎时也该做点事。不能什么事都指望我们。”

    “谁……更合适出来当挑头的?”李东阳一边思索,一边问道。

    刘健道:“宾之啊,有些事不用我们去勉强,会有人替我们做,大明从开国,各处设置那么多的藩国,就想到有一天,大明朝中有乱臣贼子,既如此,那我们就先等等看。这次的事,我们就先按兵不动,暗地里……先把陆全卿的劣迹找出来,至于入阁的人选,也不必再想,就让王济之来,他不是心生顾虑吗?就是他!他既为张秉宽的座师,就看他入阁之后,到底是匡扶朝政,或只是为了把持朝政!”

    李东阳点点头。

    虽然他不太认同王鏊的政治立场,但论能力,王鏊绝对是可以胜任内阁大臣的身份。

    ……

    ……

    西暖阁。

    朱祐樘手里拿着两份奏疏,一旁站着陈宽、韦彬和杨鹏三位司礼监太监。

    陈宽道:“吏部的部议已经上来,推举的乃是礼部尚书林瀚,以及户部尚书佀钟,也有推兵部尚书张周的,但因只是部议,一切都做不得准。若是放到廷推,估摸也是从此三人中选择。”

    朱祐樘微微皱眉道:“没有他人?”

    “并无。”陈宽道。

    朱祐樘道:“这倒是很稀奇,吏部左侍郎怎么没被推上来?按照以往廷推的规矩,六部各尚书出缺,左侍郎都是作为候选者,甚至南京在任的尚书也是可被遴选的,为何到这次……却好像……”

    朱祐樘也感受到了这次人事变动上的不寻常。

    虽然理论上,谁当尚书是由他这个当皇帝决定的,但其实大明的廷推制度决定了,所有人想上位,都要过朝廷人言这一关,如果这个人就是不得人缘,那在朝上就是不会被推崇,皇帝一般也不会逆着大臣的意思而来。

    可这次,大臣好像太识相了,至少推举上来的三个人,朱祐樘看起来都还觉得凑合。

    杨鹏道:“陛下,最近吏部左侍郎傅瀚,并未有何不寻常的举动,甚至在部议之事上,他也主动推辞,目前朝中传闻,有说他即将往南京去的,倒是听说私下人有议论,认为翰林学士也可出任吏部尚书。”

    杨鹏作为提督东厂的太监,负责京师内外的情报,他可以将一些风闻变成自己的奏事。

    朱祐樘道:“他争不争,也就那样,让秉宽回来任尚书吧。”

    朱祐樘的态度仍旧不变。

    早就说好了让张周升吏部尚书,准备这么半天,计划是不会被打乱的。

    杨鹏道:“最近户部中,出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要!!!重要!!由于言情小说阁在百度上可能搜索不到了,所以请各位网友们把我们言情小说阁→→→→阅读记录←←←保存到浏览器收藏夹里,打开返回到自己最近阅读的小说页面,以便实时阅读小说最新精彩内容!言情小说阁承诺:所有的小说绝对最快实时更新最新章节,也可以记住我们的域名:www.xianqihaotianmi.org(鲜妻好甜蜜) 谢谢大家的支持!很重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