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64章 为何不赏王守仁?  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64章 为何不赏王守仁? (第2/3页)

如何待功臣王守仁的?”

    王琼答:“皇上待仇钺极尽恩荣。不但连升数级,将整个西北的兵权都交给了他。还封了伯爵!跟王守仁的遭遇有云泥之别!”

    常风再问:“知道为何皇上厚待仇钺,寡恩王守仁嘛?”

    王琼道:“不知。”

    常风循循善诱:“仇钺是什么出身,王守仁又是什么出身?”

    王琼脱口而出:“这谁不知。仇钺是边军出身的武将。王守仁是科甲出身的文官。”

    常风点头:“对喽!他俩的差别就在于,一个是武将,一个是文官。”

    “内阁值房关起门来说几句私房话。皇上这些年,一直在寻求从文官手中彻底拿回兵权。推翻自土木堡之变后,朝廷以文制武的权力格局。”

    “若皇上大加封赏带兵的文官王守仁。那皇上之前所做的一切.王老部堂,还需要我把话说透嘛?”

    “所以我说,替王守仁在皇上面前争是无用的!皇上心意已决,绝不可能封赏王守仁。”

    “一味替王守仁去争,反而会引起皇上反感。王守仁原本的南赣巡抚官帽恐怕都保不住!”

    王琼豁然开朗:“竟然是这样。”

    常风道:“王老部堂,你是守仁兄的伯乐。我是守仁兄的至交。咱俩都希望王守仁实现他将心学用于定国安邦的抱负。”

    “我不帮他去争功劳,争封赏。并不是胆小。而是为他着想!”

    “我劝你也不要再上奏疏,替王守仁去争了。”

    “话说回来,守仁兄是淡泊名利之人。功名利禄于他何加焉?他不会因皇上的寡恩而丧志。”

    王琼朝着常风恭恭敬敬的行了个揖手礼:“常帅爷,这真是话不说不明。受教了。”

    杨一清插话:“南赣巡抚一任三年。我是吏部尚书,在他任期结束时,会委以他更高的官职、更大的责任。”

    “王部堂请放宽心,王守仁是金子一般的能臣,总会发光照亮大明的天空!”

    王琼叹了声:“唉。我这个朝廷夏官只懂得打仗。不懂皇上的心思。听了锦安侯一席话,如茅塞顿开。我还是得修炼啊!”

    常风“噗嗤”笑出了声:“王老部堂讥讽我呢。暗嘲我是修炼多年的朝堂老狐狸,对吧?”

    王琼摆手:“老夫绝无此意。”

    王琼离开了内阁值房。众人继续议事。

    梁储道:“接下来议广东西夷人之事。两广居民私通西夷人,夹带夷货,屡禁不止。广东参议陈伯献奏请朝廷颁旨,凡私交西夷货物的百姓,一律斩首示众。”

    “广东布政使吴廷举却是相反的意见。他认为私下贸易既然禁不了,不如巧办兴利。对夷船征收税银。”

    “我以为,封关禁海乃是祖制。吴廷举所谓的‘巧办兴利’,其实是投机取巧,违背祖制。”

    “祖制不能擅动,诸位以为如何?”

    常风笑道:“据我所知,广东参议陈伯献是广州番禺当地人。他的家族乃是整个番禺县最大的海商。”

    “他自然盼着朝廷颁旨,禁绝百姓与西夷人接触。这样他的家族和盟友们就可以垄断广州的海上贸易。”

    “此谓之,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梁首辅提到祖制。难道东南沿海如谢迁家族之类有官府背景的大海商,与倭寇、西夷进行走私贸易就不是违背祖制了嘛?”

    “我看,不如在广州港试行夷船征税通商之事。税率嘛,就按上岸货物的一成征收。”

    梁储惊讶:“侯爷支持吴廷举的建议?”

    常风微微颔首。

    杨廷和、杨一清、蒋冕、毛纪亦表示附议。

    梁储却面露难色:“咱们若奏明皇上,请求在广州港试行什么夷船征税通商恐怕会引得龙颜大怒啊!”

    “诸位可曾记得,弘治十八年腊月,当时皇上登基数月,尚未改年号。弗朗机使者皮莱思曾来京。”

    “皇上亲自召见了皮莱思。皮莱思提出与大明贸易。皇上拒绝了他,将他礼送出境。只留下了通译亚三在宫里做火者。”

    “如今咱们旧事重提,岂不是在说,皇上当年的决断是错的?”

    常风笑道:“梁首辅不必担忧。只需在吴廷举奏疏的票拟上写一句话,皇上一定会欣然应允。”

    梁褚问:“哦?什么话?”

    常风答:“简单——‘所得税银,全部解京充作军饷’。”

    常风这老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要!!!重要!!由于言情小说阁在百度上可能搜索不到了,所以请各位网友们把我们言情小说阁→→→→阅读记录←←←保存到浏览器收藏夹里,打开返回到自己最近阅读的小说页面,以便实时阅读小说最新精彩内容!言情小说阁承诺:所有的小说绝对最快实时更新最新章节,也可以记住我们的域名:www.xianqihaotianmi.org(鲜妻好甜蜜) 谢谢大家的支持!很重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